將攜月背土壤返回,嫦娥六號探測器53天任務接近尾聲

將攜月背土壤返回,嫦娥六號探測器53天任務接近尾聲
2024年06月25日 11:58 媒體滾動

6月21日,嫦娥六號探測器的官方新媒體號發布信息表示,來自月球的“神秘包裹”正在運輸中,運輸進度已超70%。

昨天晚上7時,嫦娥六號探測器又在新媒體號上發了這么一條消息:“聽說今天四子王旗的天很藍、云很白還有一群可愛的人等小六回家”,并配了藍天白云和一望無際的大草原。

嫦娥六號是5月3日發射的,按照發射時所說的整個采樣返回任務共53天的周期來看,很快,嫦娥六號就要回到地面了,我們期盼“嫦娥”旅途一切順利,希望“嫦娥”從月球背面帶回的土壤。能為人類更大程度地揭開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紗。

深空測控網,引領嫦娥六號回家

當前,搭載月壤樣本的嫦娥六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在經過多次軌道調整后,正在返回地球的路上。作為此次任務測控系統的主體部分,我國深空測控網持續為任務提供穩定測控支持,一路引領嫦娥六號回家。

當前,嫦娥六號正在返回地球的途中,由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佳木斯深空站、喀什深空站、青島測控站等站點組成的深空測控網持續接收、記錄探測器遙測及數傳數據、實施上行遙控、軌道測算以及干涉測量原始數據的采集記錄與傳輸等工作。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 張云亮:軌返組合體距離地球越來越近,崗位人員嚴密監視設備狀態調整,及時調整設備參數,保持設備良好的運行狀態。

在此前嫦娥六號的月面著陸、月背采樣、月面起飛等關鍵任務環節,深空測控系統借助鵲橋二號中繼星實現測控工作。由于探測器構成復雜、關鍵任務節點密集,怎樣協調好測控資源,是科技人員必須面臨的問題。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 彭鑫:為確保設備滿負荷狀態下的可靠運行,我們加強設備巡檢維護,合理安排任務排班,加強設備維護保養,共同配合完成了嫦娥六號著陸器整個月面工作連續不間斷,順利完成月面采樣工作。

不同于衛星的測控工作,深空測控的任務弧段往往長達幾個小時,扎根在祖國邊陲的科技人員任務階段24小時值班,晝夜堅守在護送“嫦娥”回家的崗位上。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 彭鑫:我們可以說是離“嫦娥”最近的人,無論是遙控發令還是接收遙測數傳數據,都感覺“嫦娥”是在跟我們對話一樣。我們將高標準維護好設備運行狀態,守護好“嫦娥”的回家路。

觀風測雨,為嫦娥六號回收提供氣象保障

為了迎接嫦娥六號返回器著陸,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氣象分隊提前一個月進駐四子王旗著陸場,為任務提供氣象保障。

6月21日、22日,四子王旗著陸場持續大風伴有揚沙,瞬時風速最大達到16米每秒。這樣的強對流天氣,給嫦娥六號返回任務前期準備帶來了較大影響。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康林:四子王旗是北邊低南邊高,這就導致了夏季強對流天氣的發生頻率要高很多,再疊加上高空的冷空氣系統,它是一個異常活躍的狀態。

據氣象室統計,本月四子王旗著陸場已經出現16次降水和13次大風過程。如果返回器著陸時出現大風或短時強降水,空中分隊直升機很可能無法起飛實施搜索救援,地面分隊很可能因道路沖毀無法快速到達著陸點。為了提供更加精準的氣象保障,氣象分隊整理匯總了近十年700多萬條氣象數據,并重點利用轉場雷達對可能出現的強對流天氣進行氣候背景分析。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石建平:這部天氣雷達能監測周圍150公里范圍內的強對流天氣,這樣就能很好彌補落點周圍區域天氣雷達產品的缺失。通過24小時不間斷實時監測,就能發現強對流天氣的發生、發展、變化過程,從而能夠對我們的雷暴、大雨、大風等天氣進行有效的監測,也為我們前沿指揮部提供決策、提供依據。

除了雷暴、降水以及地面淺層風帶來的影響,能否準確預測高空風向和風速,直接關系到搜索回收分隊能否順利找到目標。如果風速過大,返回艙極有可能遠離理論落點或者飄出指定著陸區域,增加搜尋難度。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康林:返回艙開傘之后已經是無動力的這樣一個狀態,所以高空風可能會對于落點帶來一個偏差。我們必須要以高空風作為一個輸入,然后再做一個落點的預報,精確的高空風預報可能會幫助我們的地面分隊、空中分隊更快地找到返回艙。

新浪科技公眾號
新浪科技公眾號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

創事記

科學探索

科學大家

蘋果匯

眾測

專題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數碼 新浪手機 科學探索 蘋果匯 新浪眾測

公眾號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為你帶來最新鮮的科技資訊

蘋果匯

蘋果匯為你帶來最新鮮的蘋果產品新聞

新浪眾測

新酷產品第一時間免費試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學家新聞,精彩的震撼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