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輝
為考清華大學復讀14年、參加15次高考,廣西小伙子唐尚珺多次被中國政法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名校錄取,卻愣是不去讀,一門心思只考清華大學,結果卻一次次失敗。據媒體報道,唐尚珺今年考了594分,然而當他終于下定決心去上大學時,卻遭到了4所大學的退檔。網上有一些人開始指責他浪費教育資源、自不量力、嘩眾取寵。
理論上說,為考清華大學復讀14年,是唐尚珺的權利和自由,也是他個人的選擇,公眾并沒有理由去攻擊和指責他。這么多年過去了,唐尚珺的人生選擇到底對不對、值不值得,這其實是沒有一個標準答案的。但是,看到一個人從少年到接近中年,為了一個“考清華”的執念,白白耗費15年時光,我們難免會感到一陣心酸:換位思考,誰愿意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變成下一個唐尚珺呢?
一些人批評唐尚珺是個“高考釘子戶”,攻擊他嘲諷他。但筆者試圖從媒體報道中探尋唐尚珺為什么“釘”在高考路上“釘”在清華大學不動。他出生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上思縣的一個小山村。從小父親就告訴他: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他的一位同鄉考上了清華大學,畢業后不僅衣錦還鄉,還有了很好的事業與生活,更是為自己的家鄉修了一條路。從此,考清華的執念就縈繞在唐尚珺心頭。
可見,唐尚珺執著的出發點是為了改變命運、光耀門楣,是為了走出大山、實現階層的上升。為了這個執念,他押上了十幾年青春、近乎孤注一擲。而對于很多家庭條件好的孩子,考大學、讀大學只不過是完成一次人生的階段性學習而已。
兩相對照,這種心理壓力、精神負擔上的差距背后,固然有個人性格的原因,但又何嘗不是源于一種對不充分、不均衡的現實的反抗?尤其是,高考失利對不同家庭背景孩子的心理打擊程度是截然不同的。筆者希望,整個社會對唐尚珺多一份理解、同情乃至幫助,而不是惡語相向、幸災樂禍。
解決山里的唐尚珺們與城里孩子之間在精神負擔、對高考價值判斷上的差異問題,根本途徑還在于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努力彌合城鄉差距、縮小貧富差距,讓更多農村子弟享有更多元的階層上升通道,更理性地看待高考和擇校,而不至于年紀輕輕就背負過于沉重的人生乃至家族“使命”,在“用力過猛”中消耗年華與青春。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