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設為書簽 Ctrl+D將本頁面保存為書簽,全面了解最新資訊,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載桌面快捷方式。點擊下載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頁 | 新浪導航

好萊塢式“正確”在中國走到盡頭

2023-07-23 11:25:27    創事記 微博 作者: 市界   

  曾經所向披靡的好萊塢電影,如今在中國撲得毫無水花。對國人來說,好萊塢已經從閃耀的英雄主義,逐漸蛻變為世界觀設置落后、“正確”價值觀令人生厭、題材千篇一律、敘事套路化,與中國的現實更離題萬里。特別是如今的電影營銷,要倚賴于下沉市場和短視頻等平臺,而“傲慢”的好萊塢與國人的距離只能更加漸行漸遠。

  作者 |張繼康

  編輯 |李   原

  運營 |賈天宇

  “過去總愛說國產片保護月,以后恐怕要變成好萊塢保護月了。”一位天津的影院經理對「市界」調侃道。

  所有人都沒想到,上映剛剛一星期,好萊塢的著名勞模阿湯哥不僅被《長安三萬里》的李白反殺,《碟中諜7》這個延續了快30年的經典大IP,連“東北話”動畫片《茶啊二中》都打不過了。

  7月14日,好萊塢經典大片《碟中諜7:致命清算(上)》(以下簡稱《碟中諜7》)在中國正式上映。上映前一周,在某影院經理群里,人們調侃:如果《碟中諜7》還不能幫好萊塢回血,“以后就沒人再敢給好萊塢排片了”。

  上映首日,《碟中諜7》的走勢尚可。據貓眼電影顯示,當日票房超過5000萬,位列票房第3名,與《長安三萬里》大致持平。不過上映僅3天后,《碟中諜7》便開始急轉直下。

  經過一個周末后,《碟中諜7》單日票房從5000萬直接腰斬到了2000多萬。與之相對,《長安三萬里》則在周末沖破億元大關后,只略微回落到了6000多萬。

  上座率不景氣,也直接導致院線給《碟中諜7》的排片量一落千丈。首映當日,《碟中諜7》的排片量約為25.4%,高于《長安三萬里》的12.7%。三天后,《碟中諜7》的排片量便降至了13.5%,比上映快一個月的《消失的她》還低。而《長安三萬里》的排片則完成了反殺,一路高歌來到了23.3%。

  ▲(《碟中諜7》上映三天后票房情況  來源:貓眼電影)

  進入本周,《碟中諜7》的頹勢仍在持續,排片數量已經比與其同日上映的國產動畫《茶啊二中》還要低。7月21日,《碟中諜7》的票房排名跌至第7位,進賬不足當日新晉上映的國產喜劇《超能一家人》的十分之一。

  由于上映一周,《碟中諜7》票房還未能突破3億;票務平臺對其預測的最終票房也從6億跌至了3.96億。

  ▲(圖注:《碟中諜7》首映一周后各大影片排片情況)

  好萊塢電影這是怎么了?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今年好萊塢電影在中國的第一次“撲街”了。回顧上半年,在國內上映的好萊塢大片成績表現均十分平庸。其中票房最高的《速度與激情10》,甚至沒有突破10億元的大關。

  而在5年前,《碟中諜6》在中國的票房還一度以12.45億元,創下了《碟中諜》同系列最佳票房的成績。現在來看,《碟中諜7》逆襲的機會已經十分渺茫。每一部《碟中諜》票房都能刷新前作的歷史,也勢必將在這一部迎來終結。

  “我家最近一年給好萊塢片搞慘了,已經不敢再排片了。”前述天津影院經理對「市界」說。

  今年,好萊塢的經典漫威系列電影已經撲得毫無水花,《黑豹2》的首映票房不到2000萬,創下了漫威自2012年以來在內地市場的最差紀錄。

  而今年上映的《蟻人3》總票房更只有1.06億,與2015年的《蟻人1》和2018年的《蟻人2》曾經分別拿下6.7億和8.3億的票房成績相比十分寒酸。連被寄予厚望的、“十年磨一劍”的《阿凡達:水之道》,在內地的票房最終也僅收獲了16.9億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幾部在國內遇冷的好萊塢電影,在海外依然延續著較高的熱度。

  目前《碟中諜7》在爛番茄上的新鮮度為98%,外媒稱這部電影是“好萊塢的奇跡”和近十年來最好的動作片。去年在北美首映的《黑豹2》則打破了北美歷史上11月的首周末票房冠軍;《阿凡達:水之道》則拿下了2022年最賺錢的好萊塢電影榜第一名。

  實際上,只是中國觀眾,不再喜歡好萊塢的敘事了。“馬上今年的電影票房前十名,將沒有一部好萊塢電影出現”,有影評人指出。

  目前來看,“2023年電影票房前十”的榜單中只剩下一部好萊塢電影《速度與激情10》,總票房為9.83億,排名第七。而不久的將來,它便會被《長安三萬里》趕超。據平臺預測:《長安三萬里》的最終票房將在15億元左右。

  而好萊塢在中國不斷遭遇滑鐵盧,已經讓影院經理和發行人產生了更為悲觀的預期。

  7月21日,《芭比》新晉上映。首日僅收入了不足1000萬票房和3.2%的排片。對于接下來將陸續登場的克里斯托弗·諾蘭導演的《奧本海默》,經理們也難以投入更多信心。

  “好萊塢在國內有影響力的導演不多了。《阿凡達2》才賣了十幾個億,諾蘭的這部《奧本海默》不是他擅長的科幻片,而是傳記歷史片。別看現在炒得挺熱,傳記片從來都不好賣。”前述影院經理對「市界」說。

  好萊塢大片究竟為什么被中國觀眾拋棄了?

  “好萊塢電影公式化、模式化的制作流程已經讓觀眾疲勞”,某影視行業制片人對「市界」表示。“好萊塢電影拿手的英雄主義敘事讓觀眾很容易一看到開頭就能猜到結尾,因此也就產生了對于此類電影的審美倦怠。”

  “一切都太老套了。”這是Kiko看完《碟中諜7》的第一感受。

  作為碟中諜系列的忠實粉絲,她還清楚地記得5年前看《碟中諜6》時,電影院人滿為患的場景。她回憶,當時禁止“盜攝”還未成為觀眾的共識,不少人會興奮地在湯姆·克魯斯徒手扒直升機時,打開手機攝像頭拍照。

  而到了今年,她發現身邊幾乎沒有人再對《碟中諜7》感興趣。也沒人在意阿湯哥在電影中又突破了怎樣的極限。

  Kiko連著詢問了好幾個朋友,是否想一起去看《碟中諜7》,都得到了否定的回答。無奈之下, 她只好一個人走進電影院。

  觀影時據她觀察,看《碟中諜7》的觀眾的確少了很多。Kiko表示,電影間隙不僅有觀眾提前離場,還有人因無法忍受164分鐘的時長,在劇情走到后半程時起身站到影廳側邊,一邊活動筋骨一邊觀看。

  “當看到大屏幕上出現的湯姆·克魯斯,我的第一反應是麻木。因為突然發現自己不能接受只有美國‘白男’才能拯救世界的戲碼了。”

  Kiko還提到,“之前一直覺得《碟中諜》系列的女性角色都很出彩,現在看來她們仍然充當著為男主角榨干價值的工具人存在,而且死因還都莫名其妙。”

  除了不能接受刻板單一的人物設定,落后的世界觀設置以及最具賣點的阿湯哥“跳崖搏命”也不再能吸引中國觀眾為此買單。

  人類大戰人工智能的劇情在時下的影視作品里已經屢見不鮮,而62歲的湯姆·克魯斯在特效技術如假包換的今天,仍然堅持真人拍攝、駕駛摩托飛身懸崖跳傘的“古典主義”也被看作是“沒必要”與“不值得”。

  ▲《碟中諜7》劇照   圖源:視覺中國

  “什么是陳舊好萊塢,碟中諜系列就是陳舊好萊塢,too old for everything”,在豆瓣的熱門評論欄里,有人如此評價道。

  一個顯著的事實是,除了情懷粉仍愿意去電影院買單外,《碟中諜》系列已經難以再帶動新粉絲。

  近年來,中國電影市場的票房成績更多是依賴國產影片產出。而好萊塢的價值“正確”也在與中國觀眾漸行漸遠。

  對于好萊塢曾經令人血脈僨張的特效、刺激節奏、拯救題材,如今觀眾也更青睞于國產電影的表述。和好萊塢式的英雄主義敘事相比,中國宇航員拯救地球的《流浪地球》系列,以及中國軍隊英勇無畏的《長津湖》系列,如今更對國人的胃口。

  事實上,中國觀眾并非是對所有海外影片都一概拒之。今年,與好萊塢電影集體撲街的情況不同的是,《鈴芽之旅》《灌籃高手》等日本電影在國內都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

  其中,《鈴芽之旅》的國內票房甚至超過了日本的本土票房。《灌籃高手》在掀起了一波波的“回憶殺”后,又罕見地宣布內地第三次密鑰延期,累計票房已經突破6億元。這兩部電影雖然題材不同,但其中體現的人文關懷和細膩情感卻是殊途同歸——而這也正是近年來好萊塢電影“文戲”中最薄弱的環節。

  而反觀好萊塢,“他們如今的意識形態和政治正確對中國觀眾來說太極端,比如黑色美人魚就是為了迎合這種正確取向,但中國觀眾會在意這些嗎?”一位來自長沙的院線經理表示。

  在日漸豐富、多元的電影藝術培養下,中國的觀眾已經完成了一場審美的再教育。

  前述制片人提到:“隨著近幾年文化語境的回溯和遷移,我們逐漸發現,國內觀眾更加關注自身的題材取向。會偏向于觀看貼近真實生活、產生情感共鳴的現實主義影片。而好萊塢電影中飛檐走壁、刀口舔血的情節已距離觀眾的生活越來越遠。”

  此外,過去3年,好萊塢影人被動地遠離了中國市場,國內的電影受眾卻在同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據燈塔研究院發布的《2022年中國電影市場年度盤點報告》顯示,三四線城市觀影人群占比首次超過了40%。這意味著,目前國內的電影市場,已經完成了由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的下沉。

  “1億票房的門檻在于話題度,5億票房的門檻在于能否吸引一二線城市觀眾,若想達到10億以上的數量必須要靠下沉市場”,前述制片人對「市界」表示。

  而一貫更習慣于討好一二線城市觀眾、“躺著收錢”的好萊塢,在打開國內下沉市場、尋找增量的路上屢遭瓶頸。

  例如,如今短視頻平臺早已成為了各大電影宣發的前沿陣地。《八角籠中》便是先在短視頻平臺上引爆了多個熱點,進而完成了票房的“逆跌”。《茶啊二中》則是以討巧的“東北屬性”在短視頻平臺先期展開密集宣發。

  反觀好萊塢電影,卻遲遲未能打入短視頻這塊腹地,甚至對于新的宣發營銷全無投入計劃。

  「市界」搜索發現,僅在抖音平臺,近期熱播的電影幾乎都開通了官方賬號,粉絲數也均在百萬左右。其中《茶啊二中》粉絲數最高,達到了近1500多萬——而《碟中諜7》甚至連官方賬號都不存在。

  曾幾何時,作為先進電影工業的代表,好萊塢強悍的文化滲透能力,讓國產電影不得不使用一些“保護”和配額調劑手段,以保護本土電影產業的發展。

  1994年,華納兄弟在國內首次發行電影《亡命天涯》,這也被看作是好萊塢進入中國的開始。據當時媒體報道,影片上映期間曾一度遭遇業內聯合抵制,最終仍收獲了2500萬的票房成績。有些地方的電影票從原來的15元炒至50-60元。

  4年后,《泰坦尼克號》登陸國內院線,以3.6億票房的紀錄登頂了中國影史票房冠軍,也由此拉開了好萊塢電影統領中國電影市場的序幕。

  2012年前后,國內將進口分賬大片的配額從每年20部提高至34部,同時將美國的電影票房分成比例從13%提高到了25%。

  由于對國外大片引進數量的不斷增加,對于外來文化侵襲的擔憂甚囂塵上。“國產電影保護月”(每年暑期不引進海外分賬大片)的說法也從這時流行開來。

  “國產電影保護月的說法從來沒有下發過正式文件”,但一些進口大片在過去暑期檔被延緩引進,事實上起到了對國產電影的票房拉動作用。

  例如,2004年要上映的《蜘蛛俠2》《怪物史萊克2》,在北美定檔時間是5月和6月,而在國內的定檔時間則被推到了8月份。取而代之的是張藝謀的《十面埋伏》,在空檔期上映,最終拿下了1.6億的票房成績。

  2015年,《碟中諜5》的北美定檔時間為7月31日,國內上映的時間則為9月8日。2018年,《碟中諜6》的北美定檔時間是7月21日,國內上映的時間則是8月31日。

  不過即便如此,好萊塢電影在中國市場仍一度所向披靡。據國家電影局數據,2012-2017年,中國電影票房從170億元增至559億元,進口電影票房也從88億元擴充至258億元,翻了將近三倍。

  2013年,《鋼鐵俠3》成為首部在中國舉行全球首映禮的好萊塢影片,再次刷新了漫威影業的中國票房紀錄。2017年的票房前十中,好萊塢電影占據了半壁江山,包括《速度與激情8》《變形金剛5》《加勒比海盜5》等IP大作。

  2019年,在《復仇者聯盟4》的宣傳期中,迪士尼舉辦了漫威影業堪稱在華最盛大的首映禮。包括“美隊”克里斯·埃文斯在內的四位主演與導演羅素兄弟在上海亮相,引起了全民追“復聯”的火熱景象。

  ▲2019年主演們在上海參加首映禮 圖源:視覺中國

  不過,這部《復仇者聯盟4》一舉收獲的42億票房,也被看作是好萊塢電影最后的落日余暉。

  就在這一年,中國電影總票房增至642億元,進口片票房則仍停留在230億元左右。在當年的國內票房前十中,好萊塢電影已只剩下《復仇者聯盟4》與《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兩部。

  ▲2019年票房總榜  來源:貓眼電影

  《復仇者聯盟4》成為最后的絕響,除了中國電影的飛速崛起,也與好萊塢的“傲慢”不無關聯。在《復仇者聯盟4》之后,好萊塢接連上映了幾部被批評為“辱華”的電影,包括《尚氣》《奇異博士2》《黑寡婦》等,而這些電影均未通過國內的上映審批。

  “受到民族文化沖突以及地緣政治的影響,好萊塢電影在國內市場消失了一段時間”,上述制片人表示。“而觀眾的觀影是一個連續性的習慣,一旦出現斷代,便很難再將用戶的習慣培養起來。”

  此外,好萊塢自身也在近年來,逐漸陷入“大IP+數字技術+宏大敘事”的重復套路,曾經百花齊放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也開始走向末路。

  “好萊塢實際不僅僅意味著大制作的類型片,還包括曾是情節劇為主體的中等預算、中等制作規模的影片。正是后者成就了與美國乃至全球中產階級日常生活互動、對話,甚至水乳交融的電影。然而,這類電影在走向衰退和消失”,北大教授戴錦華曾表示。“在這種情形下,電影喪失了捕捉、對話現實的能力,本身就是電影危機的表征。”

  某種程度上,讓好萊塢濾鏡破碎的,正是陷入了路徑依賴的自己。

  “如今,行業內希望讓大片帶動更多票房上座,已不再對好萊塢電影施加限制。但從今年好萊塢電影表現低迷來看,未來也不太會有保護月這個說法了”,業內人士對「市界」表示。

  對于內容創作方來說,工業化生產始終是一把橫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誠然,環環相扣的工業化流程能夠帶來穩定長久、持續不斷的內容生產,但也令其陷于無法跳出舒適圈的桎梏中。

  此次,《碟中諜7》在系列中被首次同步引進。在今年的暑期檔,所有的好萊塢分賬片也都獲得了同步上映的機會。但從實際的票房來看,未來好萊塢電影的“撲街”或許還會持續下去。

  特別是近期,好萊塢開始了63年來的首次全行業大罷工。這讓《怪奇物語》《最后生還者》等熱門劇集制作推遲,也讓《碟中諜8》《死侍3》《毒液3》等好萊塢大片暫停拍攝。湯姆·克魯斯因此停止了《碟中諜7》的巡回宣傳;諾蘭新片《奧本海默》首映后的座談會上演員離席舉牌抗議,現場只尷尬地出現了諾蘭和制片人。

  這次大罷工緣起于流媒體的興起,導致行業收益分配模式的不均;疊加人工智能的崛起給演員、編劇帶來了生存威脅。

  顯然,好萊塢的編劇演員們已經意識到自己職業將被替代的危險。當AI可以熟稔地將演員換臉、換聲音,甚至于參與影片制作,當AIGC能夠自動生成劇本初稿并進行潤色;那時,也就不再需要一個只擅長規模化復制的好萊塢了。

  (文中Kiko為化名)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