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袤的深海中,一定存在著很多人類目前不得而知的秘密,這也吸引了很多科學家的持續關注。
4月3日消息,據媒體報道,科學家在日本南部拍攝到蝸牛魚(Snailfish),他們在日本南部伊豆小笠原海溝,也是海底8336米處,使用名為“著陸”的自動機器拍攝到這種蝸牛魚。
在這之前,在最深海底發現到魚類的記錄,是馬里亞納海溝的水下8178米,隨著這次的新發現,也把這個記錄往下延伸了158米,科學家推測,伊豆小笠原海溝的海水溫度比馬里亞納海溝更為溫暖,這可能是魚類能夠生存在海水更深處的原因。
很早之前,科學家經過研究就認為,魚類可在深海生存的最大極限可能在海平面下8200米至8400米之間,一項數字顯示,8000米以下的海域,魚類所承受的壓力是海面壓力的800倍。
據了解,“蝸牛魚”大概有300多種,其中大部分實際上是淺水生物,但由于沒有魚鰾和類似膠狀的身體,適應力極強,不過這種魚一旦被打撈上岸,就會瞬間融化成“果凍狀”。
之所以會如此神奇,研究認為它們為了適應這種極端的生存環境,身體進化成了柔軟的果凍狀,這種狀態可以抗高壓和低溫,但是也需要依靠極高水壓及極度寒冷的環境來支撐軀體,一旦浮到水面就會因為壓強和溫度的變化而不能維持它們原有的身體,就會迅速融化。
蝸牛魚
【本文結束】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快科技
責任編輯:落木
新浪科技公眾號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