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于見專欄
數據爆炸的時代,云計算市場在早年間就已經成為火熱的競爭賽道。包括亞馬遜、微軟、阿里巴巴、金山等國內外互聯網企業均有所布局。
不過即便是IT技術領域的行業,也逃不開價格戰的命運。金山云在云計算賽道上半場,曾經短暫地享受過野蠻生長帶來的紅利。只是如今行業馬太效應明顯,金山云的日子一點也不好過。
日前,金山云發布了今年第二季度的財報。在2023財年的上半年,金山云實現營收37億元,同比下降9%;同時上半年累虧金額達到了11億元。盡管虧損規模同比有所減少,但金山云卻依然無法輕松起來。
近的來說,在金山云連續五個季度營收持續下滑的狀態下,其股價也跟著跌跌不休。遠的來看,在整個云計算市場的競爭格局里面,金山云已經從黑馬選手變成“others”。
不管是遠憂還是近慮,在“高手如云”的云計算市場,金山云的壓力只多不少。
1
背負重擔成長的金山云,后繼乏力
2012年1月,金山軟件拆分金山快盤業務,成立獨立子公司金山云。獨立后,金山云包括三個板塊的業務:金山云儲存平臺、金山快盤和游戲云。
在金山內部,金山云也被當作二次創業的項目,相當受重視。在金山云進行對外融資之際,金山軟件與小米科技達成一項股權出售協議,將金山云9.87%的股份以182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給小米。完成交易后,金山、小米以及金山云管理層,分別持有金山云72.56%、9.87%和17.57%的股份。
2013年8月13日,金山云宣布完成2000萬美元A輪融資。但在發展前期的金山云,完全是處于燒錢階段。因此A輪融資資金維持不了多久,光是2013年就虧損了6000萬。
眾所周知,云計算是一種重資產經營模式。2014年8月份,雷軍提出“all in”的云服務戰略,即在三至五年里,投資10億美元,豪拼云服務,發展金山云。
彼時金山軟件十分有信心,相信金山云在云計算市場中有一定勝算,才會投入這一場豪賭中。只是,用10億美元托起的金山云,最終并沒有取得預想內的成績。
作為先入局者,金山云也曾躋身云市場前列,市場份額也曾闖進前三名。但隨著時間推移,行業中的玩家越來越多,金山云的市場份額不見上漲,反而被蠶食掉了不少。從2021年開始,IDC市占率榜單上已經沒有了金山云的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是華為云和天翼云的后來居上。
盡管在成立之際,雷軍對金山云寄予厚望,覺得站穩第一梯隊是可以實現的目標。但現實讓人清醒,雷軍隨后指出金山云應該深耕垂直領域,從細分市場找到一席之地。因此,2020年金山云開始重點布局游戲云和視頻云領域。
但從經營關鍵指標來看,轉戰垂直領域的金山云也并沒有釋放出向好的訊號。不管是游戲云還是視頻云,都是算力+內容的模式。這兩個領域的算力消耗比其他領域都要來得更多,而算力消耗越多,其云計算的成本也越高。令人擔憂的是,深耕游戲云和視頻云之前,金山云自己會先撐不住了。
盡管從2020年至2021年期間,金山云的營收有所上漲,但外界對于金山云何時才能實現自我造血發出了疑問。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金山云背后最大的股東,金山軟件集團同樣深陷發展困境。2022年金山軟件實現營收僅為6.3億元,凈利潤則由盈轉虧。金山軟件在拆分金山云之際曾經說過,未來十年,賭的就是金山云。
如今,十年期限已過,押注在金山云身上的籌碼卻難以收回。
2
業績依賴“娘家人”,金山云自我造血能力不足
從近幾年金山云的財報數據里面可以發現,金山云走的是“大客戶策略”,其收入來自極少數的客戶群體。2021年,金山云所定義的“高級客戶”,貢獻了全年98%的營收占比。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客戶群體里面,小米系和雷系企業的身影清晰可見。
早期,憑借小米系和雷系企業的訂單,金山云快速在市場站穩腳跟。一直到今天,金山云也無法脫離關系戶的身份。
另外,金山云長期依賴娘家人的輸血,大客戶的數量恐怕十分有限。其中,字節跳動就曾經是金山云的大客戶之一,在2020年為金山云貢獻了28%的營收。但從2021年開始,字節跳動表示已經開始把集團內部業務往自家火山云上遷移。
大客戶的流失,必然會讓金山云的業績遭遇重挫。這也是大客戶策略的副作用,風險過于集中。
金山云的營收曲線轉折點,發生在2022年。金山云實現營業收入81.80億元,同比減少9.72%,首次出現全年營收負增長。
盡管金山云方面解釋說營收下滑的主因來自企業戰略收縮,但在規模效應尚未成型的時候就開始收縮,結果可想而知。
從營收結構來看,企業云和公有云是兩大收入來源。這兩項業務在2022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同比下滑,其中公有云是總營收下滑的“罪魁禍首”,2022年同比減少約13%。在今年上半年,這兩項業務依舊維持著雙雙下滑的態勢。
其實金山云的先天條件是相當不錯的,左手握著“金山辦公”,右手牽著小米生態。在一眾獨立云廠商里面,金山云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
問題出在哪?要知道,金山云比阿里云早了四年進入云計算市場,更別說最后進場的華為云和三大國有云了。
事實上,云計算企業,其盈利的核心在于客戶規模的大小。正是因為客戶規模沒有跟上,才讓金山云的虧損窟窿跟個無底洞一樣。金山云在2021年虧損15.9億元,到了2022年虧損規模同比擴大68%,達到了26.8億元。
2023上半年金山云虧損規模收窄,來自自身的嚴控費用,各項開支均以雙位數幅度同比減少。但削減成本的效果十分有限,只降本不增效終究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另外,除了金山云自身的經營問題,還有行業整體增速放緩的大背景。隨著三大國有云和華為云逐漸上位,阿里云和騰訊云的頭把交椅也無法安穩。阿里云雖然守住了榜一的位置,其市場份額在半年內就下滑了五個百分點,而騰訊云更是直接被擠出了行業前三的位置。
就國內發展現狀而言,云廠商之間互相排斥問題嚴重,行業生態遲遲無法在統一和諧的方向邁進。最后,與海外云計算市場的競爭格局對比,國內云計算的市場集中度還有繼續往上提升的空間。
這也意味著,未來行業幾家頭部廠商廝殺程度只會更加激烈。那么,金山云的前景不僅會打上問號,甚至有可能被犧牲掉。
3
云計算掀起價格戰,金山云恐成犧牲品
金山云在發展前期以虧損換市場,等到市場規模擴大后再賺取盈利,這是無可厚非的策略。事實上,這個賽道上許多玩家都使用著同樣的招數。但是,金山云的市占率逐年走低,持續燒錢沒能換來該有的成績。
最明顯的就是,依靠“借勢”偷跑的金山云,卻沒能保持住領先優勢。金山云發展最風光的時期,應該是在2017年。根據IDC統計,2017年金山云在中國公有云IaaS中的市場份額居于第三名,僅次于阿里云和騰訊云。
股價是企業經營的表象,2020年在納斯達克上市后,金山云股價一路飆升74美元,此后股價開始持續震蕩下行,不見好轉。
在資本市場之外,金山云也禍不單行。2021年底,金山云苦于經營壓力,上演裁員潮。2022年,云計算增長放緩,多家頭部云服務商都指望通過降價促銷的策略提振業績。
今年5月,京東云高調宣布參加行業降價潮,甚至用上電商平臺的玩法,承諾“買貴就賠”。京東云顯然打算直接用低價策略沖擊現有的市場格局。
殘忍點說,價格戰是最有效的洗牌手段。在頭部云廠商帶頭掀起價格戰之后,首先被淘汰的就是一眾中小云廠商。盡管這個方法屬于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但對于像阿里云、天翼云這樣的頭部玩家來說,只是另一種燒錢換市場的方式而已。
金山云同樣跟上了價格戰的節奏,其中CDN業務和云數據庫Reds成為金山云降價策略的“前鋒”,兩款產品的降價幅度超過了50%。但CDN作為金山云的營收支柱之一,其長期保持在微薄利潤水平線上,因此增收不增利也成了金山云后面幾年的業績主旋律。
4
結語
在云計算市場野蠻生長的時代,金山云一度沖上了行業頭部位置,但巔峰時期只維持了短暫的幾年時光。如今,走過十一年風雨的金山云不僅深陷虧損泥潭,還面臨著生存空間被壓榨的困境。
目前,新一輪云計算市場的價格戰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接下來,金山云要如何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以及是否還有機會能夠翻身逆襲,都將成為未來的看點。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