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于見專欄
近日,媒體報道稱,新上市的個股大面積處于破發狀態,近一年上市的數百只個股中,近4成破發。而華寶新能作為2022年9月上市的個股,更是因其破發幅度超過60%,而被調侃為“破發王”。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是因為便攜儲能賽道熱度不再,寒冬已至。另一方面,華寶新能近年的內部經營管理,自然脫不了干系。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剛剛過去的2023年上半年,華寶新能能歸母凈利潤告負,而此前公司由盈轉虧。
實際上,華寶新能的頹勢,早有預兆。在經歷了2020年收入和扣非凈利潤分別暴增了2倍和4倍后,華寶新能的業績在2021年就急轉直下,收入利潤只有1倍和17%的增長。時至2022年,其財報數據同樣不及預期,營收微增2.64%,凈利潤則原地踏步。
在業績不斷下滑的同時,華寶新能的股價也是“一蹶不振”。彼時,華寶新能股價在上漲2成之后幾乎是一路向下,相較于最高點已近乎腰斬。而回溯其上市近1年的表現,破發幾乎是常態。由此,業內人士也十分關心,曾經站在便攜儲能風口的華寶新能,為何很難借助資本起飛?
1
業績下滑轉盈為虧,華寶新能“失寵”
據華寶新能發布的2023年半年度業績報告,公司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9.21億元,同比下滑29.93%;歸母凈虧損5104.43萬元,同比由盈轉虧。相比去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1.60億元,華寶新能凈利潤同比下滑了131.82%。與此同時,扣非凈虧損8230.00萬元,去年同期為盈利1.51億元。
對此,華寶新能官方的解釋是,一方面與去年下半年庫存壓力大、成本高,加上銷售不及與其有關。另一方面,各項費用均有不同程度地增加,也讓華寶新能不堪重負。例如,銷售費用當期增長了8.07%、研發費用當期增長了72.4%、而管理費用同比甚至翻倍。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華寶新能的各條產品線的表現,都不容樂觀。其中,便攜儲能產品、光伏太陽能板的收入同比都出現了大幅下滑,分別下滑23.67%、51.53%。
而從其海外、國內市場的業績構成來看,雖然國內市場的收入同比增長兩成,但是收入占比不足10%,而在貢獻業績大頭的海外市場,公司便攜儲能產品收入同比下降33.19%。
據分析,華寶新能在海外市場的業績下滑,或許與去年同期其業績對比基數處于高位有關。彼時,歐洲能源危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費者短期內購買便攜儲能產品的需求。
不過,在當地天然氣價格回歸正軌后,這種危機也不復存在,因此其儲能產品的銷售也隨之進入平穩期。與此同時,海外市場的各種競爭也日趨激烈,讓寶華新能不僅面臨增長壓力,而且原有市場也被蠶食。而海外市場作為華寶新能的基本盤,也因此正有搖搖欲墜之勢。
據了解,為了應對海外市場的下滑,華寶新能也在嘗試進行渠道布局、產品布局等方面的調整。一方面,對于線下渠道占比僅三成左右的現狀,華寶新能試圖加大海外市場的線下渠道布局。另一方面,在便攜儲能新品方面之外,華寶新能還在加速推進固定式家庭儲能產品上市,以彌補現有產品所覆蓋的消費場景不足等短板。
與此同時,對于其轉盈為虧,公司也表示會開源節流、降本增效。只是,這些都是華寶新能針對當前業績疲態的應對策略,具體如何落地,以及最終成效如何,尚待進一步觀察。不容忽視的是,在業績表現差強人意之時,其在資本市場也已失勢,在投資者那里已經“失寵”,股價更是跌去大半。
2
上市之后質疑不斷,頻繁被指“蹭熱點”
眾所周知,近幾年能源類個股,尤其是新能源賽道的個股,都是資本眼中的香餑餑。甚至但凡蹭上“儲能股”的概念,都能成為投資者眼中的“潛力股”。不過,此儲能或許不等于彼儲能。華寶新能此前的產品,主要是“電小二”品牌的充電寶。
早年,在共享經濟的熱潮下,電小二也在市場上有一番作為,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而華寶新能也正是通過充電寶,挖到了創業的第一桶金,因此得以擴展業務,開始布局戶外電源。因此,華寶新能的戶外便攜儲能產品,也被視為是大號的“充電寶”,在二級資本市場并無太多故事可講。
究其原因,消費市場對于戶外電源的認知度不高,而且從消費場景來看,這是一個十分小眾的賽道。因此,業內人士認為,如今以“大號充電寶”為主營業務的華寶新能,有蹭儲能風口的嫌疑。這種說法也并非沒有依據。
目前資本投資看好的標的,是寧德時代、比亞迪等真正的儲能品牌,其創業故事也多是集中在新能源技術的研發、降低能源損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方面,而非只是像華寶新能的充電寶,只是做了“電能”的搬運工。
很顯然,二者無法同日而語。因此在資本市場自然會被投資者區別對待。除此以外,華寶新能自上市以后,股價就跌跌不休,甚至長期處于破發狀態,也引發了很多投資者對其上市“投機”的質疑。投資者依然還記得,華寶新能IPO之時, 華寶新能因為境外銷售占比過高、甚至出現管理層上市前夕的突擊分紅、公司高管簡歷被刻意修改等現象而被各種質疑。
彼時,據其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1H1期間,華寶新能境外銷售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91.53%、87.27%、90.09%和 93.29%,尤其是來自美國的收入在報告期內占比超過4成。而在中美貿易摩擦頻繁的當下,華寶新能過于依賴海外市場的風險不言而喻。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一年多過去,華寶新能并沒有改變其海外市場權重過高的現狀,因此當海外市場出現波動時,其整體業績也“一損俱損”。由此可見,華寶新能自上市以來,就一直面臨這種爭議之聲。
甚至對于其上市后即出現股價大跌、業績下滑,有投資者懷疑其此前的業績數據或許存在“水份”。而一些因此投資血虧的投資者,更是用“禍害”等來形容華寶新能,并表示保薦機構應該對此責任。種種跡象表明,華寶新能正在面臨來自消費市場、資本市場多重壓力。
3
歐洲庫存壓力仍在,恐難擺脫第三方渠道依賴
據觀察,華寶新能的挑戰,還在于其對亞馬遜等第三方電商平臺依賴過重。雖然公司也有獨立站,但是從銷量占比來看,亞馬遜渠道營收依然是大頭。
與此同時,華寶新能的渠道銷售也是短板。以此前公開的2021年上半年數據為例,彼時公司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占比僅為9.83%。由此可見,華寶新能過于依賴亞馬遜的風險在于,一旦亞馬遜等三方渠道的平臺規則有變,其在該渠道的銷量必然受到影響,甚至被“連根拔起”也不無可能。
要知道,近年亞馬遜等海外電商平臺處于“嚴管期”,批量封號事件也時有發生。僅2021年,媒體統計涉事的賬號就高達5萬余個,企業千余家。國內商家預估損失甚至超過千億元。由此可見,華寶新能對第三方電商平臺渠道的過高依賴度,也存在著極大的風險。
實際上,為了應對這樣的風險,華寶新能也在積極進行渠道布局與深耕,試圖進行多元化。例如,2023年上半年,華寶新能在線下已進入全球超6000家知名零售商門店,線下營業收入占比同比提升7.57個百分點。與此同時,華寶新能還在全球重點地區新增若干獨立站,包括澳大利亞、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歐盟、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累計已進駐15個站點。
盡管此類布局在提升華寶新能的品牌知名度、渠道多元化方面,已經獲得了一些正向反饋,例如,上半年隨著國內消費者對品類認知的提升,公司中國市場同比增長19.97%。
但是線下渠道的布局,是一個耗費巨大、回報周期相當長的大工程,未來華寶新能能否以此實現逆襲,尚未可知。另外,此前受歐洲市場增長疲軟,讓華寶新能業績下滑的影響仍在。
例如,據華寶新能近日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由于歐洲能源危機常態化、天然氣價格回落、通脹持續加劇,歐洲市場的庫存仍有一定壓力,下階段公司將積極采取各項措施,將公司歐洲市場庫存下降至正常水平。
不過,可以預見的是,下半年,華寶新能的業績增長仍將繼續承壓,能否順利扳回一局,依然存在變數。
4
結語
作為便攜儲能第一股,華寶新能在上市之初,可謂頭戴光環,何其幸運?只是,一路破發的境況,也讓華寶新能的各種發展問題暴露無疑。
尤其是其股價“喋喋不休”,讓很多投資者被深深“套牢”,更是招來了諸多的質疑之聲。在其產品與渠道過于單一,對海外市場及第三方平臺又過于依賴的多重隱患之下,華寶新能的未來也十分堪憂。內憂外患之下,華寶新能儲能概念股的故事,恐怕并不好講。
但愿昔日曾經經歷過高光時刻的華寶新能,能夠重振旗鼓,找到一條改變命運的新路徑。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