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柯達、鈴木、雷諾等相繼退出中國市場。
作者丨潘磊
編輯丨海腰
來源丨創業邦
“中國的市場競爭非常激烈。我們將考慮所有方案,并做出決定。”
大眾汽車旗下的斯柯達CEO克勞斯·澤爾默(Klaus Zellmer)近日表示,可能會在明年退出中國市場,“我們可以在中國銷售汽車,不一定在中國生產汽車”。
如果斯柯達最終選擇退出,這將是繼10月底“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宣告破產,并停止在中國運營JEEP品牌之后,最新一個敗走中國市場的合資品牌。
在JEEP之前,包括歐寶、鈴木、雷諾等在內的一些合資品牌,也已經停止了在華業務。
目前還在維持運營的一些合資品牌也岌岌可危。
今年10月份的巴黎車展上,旗下持有標致和雪鐵龍品牌的Stellantis集團CEO唐唯實(CarlosTavares)強調,通過進口形式進行銷售的“輕資產”模式利潤豐厚,這種模式也適用于標致和雪鐵龍。
他的這番表態被解讀為標致和雪鐵龍也將退出中國市場。
另外,包括起亞、現代、馬自達等合資品牌,中國市場份額也在急劇縮小。
起亞2016年的在華銷量高達65萬臺,但2021年下降到約16.3萬臺。
這些“二線合資品牌”丟掉的份額都去哪兒了?
答案是被中國的自主品牌搶走了。
“我們沒辦法和中國品牌競爭。”一位合資車企高管無奈地說,中國品牌可以(在一段時間內)賠錢賣車,但合資車企完全做不到這一點。
但對于“賠錢賣車”,行業人士有不同看法。
“合資車企的確走在崩潰的道路上。”曾在某造車新勢力擔任高管的李明認為,不能將合資車企競爭力下降完全歸咎為中國品牌賠錢賣車,“事實上這些車企的性價比太低了,根本打不過中國車企”。
技術被中國廠商反超
“合資車企來中國就是掙錢的”,李明稱,這決定了合資車企推出的車型幾乎談不上什么性價比。
合資車企往往追逐所謂的“品牌溢價”——這在市場上升期不是什么大問題,但是當市場進入微增長階段,且競爭對手越來越多時,這種策略就不再奏效。
而且經過20年的發展,中國本土車企縮小了與合資車企的技術差距,甚至還有所反超。
在大約兩三年前,就有消息稱長安和福特的合資車企“長安福特”,可能會采用長安自己研發的“藍鯨”發動機,并搭載在福克斯車型上。
這個消息后來沒有下文,但表明長安的發動機已經被百年福特認可。
類似這種技術趕超,讓合資車企對位中國本土車企時,不再擁有代差優勢。
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合資車企中的外方,往往對于所謂的“技術泄露”極為敏感。
2012年,大眾稱自己的合資伙伴一汽涉嫌“盜用”專利,主要涉及MQ200變速器和EA111發動機——這讓雙方20年的合資關系陷入尷尬。
匪夷所思的是,MQ200是一款手動變速器,EA111也是一款技術老舊的發動機,但對于大眾來說這些都是秘不外傳的看家寶貝。
不過隨著中國自主品牌的技術進步,合資車企實際上已經失去了技術先進性。
但真正改變游戲規則的還是電動車。
當豐田這樣的全球巨頭都被迫和比亞迪合作,采用后者的電池和電控技術推出新車“bZ4X”時,表明在電動車技術方面,合資車企已經完全落于下風。
這是真正的逆襲——比亞迪最初的爆款車型F3,正是來自于對豐田卡羅拉的“模仿”。
另外,中國車企在插電混動、增程式技術等方面也實現了突破。
比亞迪、長城、奇瑞、吉利都推出了相應的插混車型,這種車型因兼顧純電動和燃油發動機的平衡而出名,適用于大多數出行場景。
在油價高企的背景下,用戶更注重性價比,尤其是用車成本,并對合資車企的燃油車失去興趣。
“買電動車就是為了不用加油。”一位蔚來車主如是描述購買電動車的原因。
另一位比亞迪元車主也表示,這款車很省錢。“我買的早,落地價差不多10萬。我專門算過一筆賬,只要跑夠5年,就能省出來這臺車錢。”
從使用成本角度看,電動車每公里的花費只有1毛錢左右,僅為同級別燃油車的五分之一,甚至更低。
還有一點在于,合資車企甚至沒有足夠的電動車去承接市場的新能源需求。
根據乘聯會公布的數據,11月中國的自主品牌中新能源車滲透率為56.5%,主流合資品牌中僅為5.2%。
“所以合資品牌根本打不過中國的自主品牌。”李明說,不僅僅是斯柯達,連合資巨頭大眾可能都難以避免被自主品牌踩在腳下。
但技術不是唯一影響合資車企競爭力的因素,中外股東50:50的股比也限制了運營效率。
股比成為“絆腳石”
1984年,當大眾汽車董事長卡爾·哈恩推動成立“上海大眾”(現上汽大眾)后,可能預料不到當時設置的50:50股比,會在日后成為大多數合資車企難以解決的癥結。
在上海大眾之后,多數合資車企都按照50:50的股比成立。
這個股比實際上沒有大股東,權責難以統一,導致有些合資車企出現了運營效率不高的現象。
曾在某合資車企工作了超過20年的張林表示,合資車企事無巨細都需要“雙簽”——也就是中方和外方負責人都要簽字同意。
“比如銷售部每天都會跟蹤競爭對手的價格變化,我們當然也要跟著變”,他說,但價格調整計劃需要提交到營銷總部“雙簽”,“市場變化以天計算,但審批過程可能一折騰就是一周”。
“消費者買車時都是要算賬的,市場終端便宜幾千塊,足以影響最終選擇”,他認為,合資車企冗長的決策鏈條,導致其流失了大量用戶。
另外,為了粉飾業績,合資車企中的中方,有時甚至出現“銷量造假”的情況。
這往往引發中外雙方管理團隊的內部爭端。
領動插電混動車型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北京現代。
這家由北汽和韓國現代按50:50股比成立的合資車企,在成立的第二年就出現了不和諧跡象。
其中原因在于,韓方掌握了開發、采購、銷售等部門,而中方則負責生產、人事和財務——韓方利用采購權扶持自己的零部件配套業務,中方配套企業只分到了類似于雨刷器這種邊緣業務。
中國人想搞“競爭采購”以壓低成本,而韓國人則更青睞基于韓系零部件企業的“戰略采購”,正是后者推高了合資車企的運營成本。
這種話語權之爭,還蔓延到了車型導入、本地化等多個關鍵環節——根據公開報道,韓方甚至不愿意導入最先進產品。
在合資公司業績上佳的情況下,這些矛盾被掩蓋了,一旦銷售形勢不好,就會重新冒出來。
比較典型的表現在于,合資車企一般都會經歷頻繁的人事調整。
據統計,從2011年開始北京現代差不多換了8位韓方負責人,其中多人任職時間不到一年半。
一位熟悉韓系車企的市場人士稱,這些韓方高管往往剛搞清楚中國市場的特點,就被調走了,“這讓合資車企付出了巨大的管理成本”。
而從“內訌”角度看,合資車企的不穩定因素之一,就是外方不滿50:50的股比。
無法提升股比,干脆退出中國
在合資車企股比完全放開之前,外方股東早就對50:50的股比感到不滿。這種不滿甚至直接成為合資品牌退出中國的導火索。
今年1月底,Stellantis集團突然宣布,將其在合資車企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的持股比例由50%提升至75%,并稱這筆交易已獲得廣汽同意。
但廣汽的辟謠證明,提升股比只是Stellantis的一廂情愿。
這讓Stellantis的CEO唐唯實大為光火,很快做出了JEEP品牌退出中國市場的決定。
還有消息稱,唐唯實也向另一個合資車企神龍汽車(旗下有標致和雪鐵龍兩個品牌)提出了把股比從50%提升到70%的要求,但未能獲得批準。
再次碰壁之后,唐唯實就在10月份的巴黎車展強調了有關神龍汽車“輕資產”運營模式的觀點,威脅退出中國市場。
到目前為止,標致和雪鐵龍依然在中國保持運營,但這倆品牌是不是已經被唐唯實列入“退出名單”,外界不得而知。
現在Stellantis在其他區域市場運營良好,唯獨在中國遭遇困境,這增加了其放棄中國市場的可能性。
插混版天逸
不過對于已經解決了股比問題的合資車企而言,退出中國并不劃算——因為外方已經變成了擁有多數股權的大股東,并砸下了真金白銀。
這方面大眾是一個典型。
因為一汽-大眾的股比是一汽、大眾和奧迪分別持有60%、30%、10%股權,大眾最早在2004年就有擴大股比的想法,但始終未能如愿。
上一任大眾CEO迪斯也曾想提升另一家合資車企上汽大眾的股比,但被上汽集團拒絕。
最終,大眾在和江淮汽車的合資公司“江淮大眾”打開了缺口——江淮大眾經過增資后,股比由之前的50:50變更為75:25,其中大眾中國占了大頭。
但動作最快的是華晨寶馬。
2018年4月,在發改委松綁汽車行業外資股比限制后,寶馬強硬要求時任華晨董事長祁玉民出售合資車企華晨寶馬25%股份,把雙方的股比變成75:25。
祁玉民說,談判進行了長達80個日夜,他身心俱疲,最終接受寶馬的條件,以36億歐元價格出售合資公司25%股份。
拿到華晨寶馬多數股權后,寶馬開始大手筆擴建工廠,今年落成的里達工廠耗資高達150億元。
不過真正實現股比提升的屬于少數,多數合資車企依然未進行股比調整。
明銳PRO,圖源:斯柯達官網
掙不到錢,退出屬于自然選擇
從現在的情況看,選擇退出中國市場的合資品牌,無一不是因為業績大幅下滑,導致經營難以為繼而不得不關門。
斯柯達、JEEP、鈴木都是賣不動了,才被迫離開中國市場。
2018年斯柯達還在中國賣出了34萬臺新車,但今年1-11月的銷量只有4萬臺。
斯柯達被稱為“廉價大眾”,但在大眾專門推出低端品牌“捷達”的情況下,斯柯達在中國實際上已經失去了位置。
而且相對于“捷達”在中國的知名度,斯柯達這個來自捷克的舶來品并不能提供額外的情懷價值。
另外,作為合資品牌,斯柯達的價格依然偏高。
就職于某頭部造車新勢力的李浩表示,合資車企的價格沒法降低,“因為是合資,賺了錢還要股東雙方來分,售價必然相對較高”。
而且用戶也變了。
“以手機為例,以前人們買個諾基亞能聊QQ就很開心,但現在都想買一臺微型電腦。”他說,汽車也在經歷類似轉型,但合資車企沒有跟上這個趨勢,所以競爭力喪失了。
他強調,中國很多造車新勢力的創辦者都來自互聯網,這些人都是研究用戶的專家,張嘴閉嘴用戶體驗,而且還發展出了換電這樣的護城河,“這對合資車企來說都是天方夜譚”。
基于此,他認為合資車企的市場份額將被持續壓縮。
在這個過程中,斯柯達如果明年真的退出中國市場,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乘聯會數據顯示,11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64.9萬輛,同比下降9.2%,其中燃油車同比下降幅度達到了27%——這是合資車企的基本盤。
另一方面,中國的自主品牌市場份額卻在持續上升,11月零售份額占比為53.4%。
除了斯柯達退出中國的消息之外,馬自達中國今年下半年以來已經不再公布具體銷量,本田甚至考慮打造“去中國化”供應鏈。
在銷量之外,合資車企的下滑看上去是全方位的。
與合資車企有業務往來的林海銘稱,合資車企過去能夠吸引高素質人才,包括市場和傳播專家,但現在接觸的合資車企相關人員,素質已經下降了不少,“很多人根本不了解合作項目,也不清楚傳播目標”。
在他看來,這導致了一些莫名其妙的烏龍事件,比如某品牌廣告文案被指抄襲,等等。
“合資車企如果在中國掙不到錢了,退出也是自然的選擇”,李明說,但離開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回去也不一定就能撈到好日子”。
注:文中李明、張林、李浩、林海銘等均為化名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