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李軒
來源:略大參考(ID:hyzibenlun)
在零售行業,商業的本質始終沒變:交易的更先進及更高效率。以數字化的手段提升商家經營效率,是抵御風險贏得競爭的最關鍵核心。
01
耐力
2022年的“雙11”,沒有了具體的GMV數字。
天貓官方表示,今年天貓“雙11”穩中向好,交易規模與去年持平。這也意味著,今年天貓“雙11”的交易規模仍然穩定在5400億的量級。
雖然GMV已經不再重要,但并不代表這個“雙11”沒有硝煙。今年的大形勢決定了這個“雙11”不會普通,來之不易的“持平”背后,處處彌漫著商家奮起反擊的味道。
幾乎所有人都清楚,這會是一場惡戰。從宏觀數據看,今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約21萬億元,同比下降0.7%。疫情帶來的暫時性困境,在廣大商家心上投射出一道陰影。
暖意出現在三季度,7到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7%、5.4%、2.5%,帶動前三個季度數據同比增長0.7%。陰霾消散了一部分,但落到具體的細分行業,情況便又不容樂觀。比如,今年1至9月,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總額減少4% ,化妝品類減少2.7%、家具類減少8.4%。
降本增效,已然成為箍住商家敏感神經的緊箍咒。他們反復撥弄手里的計算器,核算成本和收益,嚴格控制現金流。期望活的久一些,再久一些。借用游戲中常用的術語“血厚”,這大約也是這屆經營者最想掌握的生存技能。
他們渴望從“雙11”獲得回血。作為全年成交量最大,參與人次最多的促銷活動,“雙11”鏈接一、二、三產業,貫穿生產、分配、流通、回款多個環節。它是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共同參與的消費狂歡,是商家不想放棄的增長機會,也是一年之中最具確定性的促銷活動。而今年,它的現實意義已經遠遠超越了交易量、GMV這些數據,而成為消費信心的晴雨表。
變化便由此滋生。比如,更多人跳出了數據的牢籠,去尋找更加長久的“血厚之術”。
在杭州,168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落著無數大小不一的電商園區,每年“雙11”前后,都是它們夜夜燈火通明之時。一場成功的大促,完全可能把一家電商直播公司送進租金更高的園區,比如,從九堡搬到更貴的蕭山或濱江。
精準把握市場變化,是直播機構的安身立命之本。電商運營哆啦所在的公司,位于行業鄙視鏈頂端的杭州濱江,今年她發現的最大變化是,往年“雙11”總在電梯里出現的“你們組今天賣了多少”小聲詢問,被類似“你們拆了哪些數據”的討論所替代。
拆數據,成為電商從業者在今年“雙11”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哆啦的復盤表格里,最重要的幾項指標包括:用戶留存率、觀看時長、用戶互動。它們都以同樣的黑色四號字體醒目存在著。而此前幾年,公司在“雙11”有且只有一個目標:沖刺GMV。
哆啦記得,在前幾年的每日復盤表格里,不管是什么品類,整個頁面最醒目的就是“GMV”三個字母,紅色,三號字體,是任何人一眼看過去都無法忽視的存在。至于表格中的其他指標,就顯得有些可有可無了。
類似情況在行業中普遍存在。作為直播電商公司,成立12年的遙望科技算是行業先行者,旗下合作明星主播包括張柏芝等人,此前深耕在抖音平臺。它在今年入駐淘寶,平臺穩定性是最重要的選擇原因。此外,阿里巴巴從2016年就開始的“去GMV”化,也更符合遙望這家老牌直播電商公司眼下的節奏。
今年“雙11”,遙望科技總裁方劍直接做出了“不定銷售KPI”的決定。相比GMV,更多能代表用戶喜好的數據維度,對于遙望這樣的公司也更有價值。比如,在“雙11”開播當晚,遙望科技直播間的粉絲量就突破了150萬,10月24日當晚,場觀突破1000萬。如何留住這些用戶,延長消費服務周期,是遙望科技下一步的工作重點。
這些改變,直接原因是電商行業正在掀起的“去GMV化”。阿里巴巴在2016年開始提出這個說法。
作為行業的重要風向標之一,今年4月,大淘寶的用戶發展及運營中心主要關注指標,由年活躍買家數改為日活躍用戶數。
類似的觀點正在成為行業共識。拼多多董事長兼CEO陳磊在2021年財報會議上談到:“公司正在適應(市場增長)放緩,把重心從營銷轉向研發,追求長期的高質量發展。”京東干脆沒有公布今年一季度的GMV,表態要將重點放在提高用戶的購物體驗上。落到雙11,一個鮮明的改變便是,今年預售開啟后,以小時甚至分鐘為計時單位的戰報消失了。
當然,戰火并未熄滅,只是轉移到了新的賽場。在這里,GMV不再是區分勝負的唯一標準,數據的深度和厚度成為更加重要的考量。而它們共同指向了一個關鍵詞:經營效率。
02
效率
在直播帶貨領域,從“交個朋友”、劉畊宏到遙望科技,幾位頭部主播向淘寶直播的遷移,是今年“雙11”最受關注的大事件。有人將之稱為淘寶直播的閃電戰,也有人揶揄前人栽樹后人乘涼。但這場遷移的背后,其實與電商平臺、商家的“去GMV化”一樣,都是商業本質的回歸,即,對經營效率的追尋。
這與當下的經濟形勢和行業背景有關。
不確定的經濟環境帶來的最大風險,便是流動性困境。就像巴菲特關于現金流的那句評論:“現金是氧氣,99%的時間你不會注意它,直到它沒有了。”人們對現金流的重視,往往會直接轉化為對效率的追求。
而在零售行業,商業的本質始終沒變:交易的更先進及更高效率。
互聯網上半場的競爭聚集在前者,以數字化的手段讓交易更加先進與便利。下半場進入存量時代之后,后者的權重便隨之提高。提升經營效率,成為抵御風險贏得競爭的最關鍵核心。
阿里巴巴的國內AAC已經在2022年第一季度達到10億。今年第二季度,微信月活同比增長僅3.8%,QQ已經出現用戶下滑。那些尚未觸頂的互聯網產品,則需要為流量爬坡支付更加高昂的成本。互聯網獲客成本正在成倍上漲。數據顯示,快手的平均獲客費用,從2018年的31元,提升到2019年的88元,2021年為139元,2022年為177元。
當效率取代速度成為更重要的指標,改變也隨之出現在數字經濟的各個環節。
以電商行業為例,從前端的獲客轉化,到后端的銷售服務,效率革命正在逐步深入。比如淘寶直播在今年重點推行內容化戰略,明確新的價值主張,“專業有趣的人帶你買”。
不難理解淘寶對內容化的看重。某種程度上,是外部環境與過往積累把它推向了這樣的歷史使命。截至今年9月的數據顯示,目前年成交量超百萬的直播間已經達到2.5萬個,成交過千萬且增速超過100%的品類達334個。此外,淘寶直播為品牌引導沉淀1.2億新會員,創造了人均20次的高復購率,以及超過30元的日均ARPU。
這些數據,沒有前幾年那些讓人頻頻發出驚嘆的GMV數字那么光鮮,但它們組合起來,可以匯成一條更加寬廣平緩的河道,容納更多的船只,也提供更加安全穩定的航行條件。
當然,淘寶直播本身也還在繼續進化。國際知名咨詢機構貝恩指出,電商行業發展重點需要從促銷優惠轉向消費者忠誠度,也就是俗稱的“消費者粘性”。想要繼續經營效率,提升粘性,淘寶直播首先在用戶的消費決策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內容種草成為它提升效率的手段之一。中國品牌的啟蒙老師、“定位”理論之父杰克·特勞特曾經提出經典理論:勝負在于潛在顧客的心智。體現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便是無處不見的內容種草。手機令用戶的時間變得碎片化,消費場景也變得隨機,很多人只是無目的地刷手機,順手就完成了下單。
消費行為的碎片化,也在重構商業模型。
過去,具有一定規模的品牌方都喜歡搭建CRM系統,用來統計會員數、老會員復購率等。但實際情況是,系統存儲幾萬、幾十萬甚至更多的會員,卻缺少觸達、互動和轉化的手段。如今,消費決策與行為散落全網,捕捉難度增加,尤其對于數字化程度尚不高的傳統商家。
此時,平臺就需要承擔起更多,針對“偶遇式”的消費行為,設計更新的路徑。比如天貓在站外建立了淘寶聯盟,聯動小紅書、知乎、B站等內容種草渠道,通過淘寶客,擴大前置用戶。站內,淘寶直播承擔起內容種草和消費轉化的主要功能。在流量分配方面,淘寶把主要指標從以前的“成交”,改成了成交、內容的雙指標。也就是說,內容好、轉化高的直播間,會得到更多的公域流量。
腰部主播顯然從這些變化中獲得更加直接的效率提升。在淘寶直播于11月9日發布的天貓“雙11”階段成績榜單中,服飾類主播第一名,是主打設計師款小眾品牌的90后姐妹佳雪佳敏,她們擁有7年時尚買手經驗,積累了充足的選品和內容能力。
而Timor 小小瘋、盛太雪糕、小小玉米 corn 等 10 名主播,則成為淘寶直播“雙11”的“年度同比增長王”。他們的交易額實現了超 200%的同比增長。
比增長數量更重要的是增長質量。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天貓副總裁吹雪把“增長質量”拆分為兩項:一方面是消費者的體驗,一方面是商家如何參與,以及在“雙11”的體驗。
具體來看,在消費端,天貓將購物車上限從120個擴容至300個,最長價保時間從15天延長至27天,買貴一鍵退差價。此外,天貓聯合菜鳥宣布,要在未來三年加大對家裝電器等大件配送的投入,建立萬人送裝團隊,實現大件100%“一次上門、免費送裝”。
在商家端,天貓也加大了對中小商家的扶持力度,通過天貓平臺的重要營銷工具——阿里媽媽,針對中小商家提供專屬流量扶持和小額專屬投放包,幫助其以較低的成本精準引流。成本方面,回款周期平均縮短7天,緩解商家大促期間的資金壓力,優化現金流。對于部分訂單,商家可實現發貨即可0賬期回款。
當一切回歸到商業的本質,不確定性反而會減少。對于商家和品牌而言,選擇經營場的標準更加清晰。砸錢換量帶來的虛假繁榮失去了意義,由增長率、ROI和復購率等指標組成的經營效率,成為最直觀的標準。
確定性標準帶來的意義,就像探險家有了指南針,便不至于在大海中迷航。濃霧再重,也有了穿越的方向。
03
去GMV化
十年前的“雙11”,天貓曾經推出過一個創新之舉:用實時大屏顯示當前成交額以及其他數據信息。從0點開始,數字就不停歇地增加,每次刷新紀錄,都能引發現場圍觀者的驚嘆。從去年開始,這塊屏幕消失了。它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正如天貓“雙11”曾經用不斷刷新的GMV提振過上個時代的消費。
GMV的數據價值正在被重新審視。
商業要有骨架,也要有肌理。GMV是衡量電商平臺的數據之一,卻不見得是最重要的指標。就像衡量一個人的健康程度,體重是指標之一,體脂率、肌肉含量、骨密度等等指標也是需要考量的參數。
當去GMV化成為共識,“雙11”也成為這場效率變革的中心舞臺。從平臺到商家乃至消費者,運營效率提升帶來的變化,會落到每一個參與者身上。
這場變革的來路和所圖都足夠清晰。今年5月的一場與300多家國內外消費品企業的線上交流活動,去年年末上任,執行淘寶天貓融合任務的阿里巴巴國內數字商業板塊總裁戴珊表示:“幫助商家穩大盤、有增長,是我今年最重要的事情。”
也是在那場交流會上,戴珊首次對外披露淘系的核心戰略和未來三年的發展目標:培育100個用戶規模過億的超級品類,助力10個戰略伙伴獲得1億會員。”依然沒有提及GMV。
可以預見的是,這場去GMV化的浪潮還會帶來更加廣泛和深遠的變革。
比如,消費品牌營銷策略的改變。電商平臺提供的不再只是交易場景,更多消費品牌會選擇將它作為新品發布的陣地。畢竟,精準的用戶畫像、天然的用戶消費習慣以及流量推廣,都能幫助品牌更好地提升效率。今年“雙11”前,迪奧在天貓發布了4款新品。9月以來,包括香奈兒、圣羅蘭、阿瑪尼等在內的國際奢侈品牌的25款新品,陸續登陸天貓。聚集了全年最高流量的天貓“雙11”,已經成為品牌實際意義的上新季。
比如,向更多中小商家傳遞信心,并通過具體措施提供助力。
幫助中小商家,助力實體經濟復蘇,是這場變革更重要的意義。在“雙11”啟動會上,戴珊強調,在商家體驗上,今年天貓“雙11”進一步簡化規則、降低門檻、降低商家經營成本,幫助更多中小實體企業參與,更好承接商家對生意的期待與信心。為了更好支持商家生意的確定性,平臺的底層技術和產品也進一步升級,提升商家的數字化、智能化經營能力。“雙11已成為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共融共生的集中印證。”戴珊說。
相比實力雄厚的大品牌、頭部主播和MCN機構,中小商家對抗風險的能力更弱,更需要保持財務收支數據的健康。也因此,他們更需要關注核心用戶規模和復購,深挖目標用戶需求,做好深度運營。平臺提供的系統和工具,此時便能發揮更重要的價值。
回到電商行業本身,它也注定會帶來競爭格局的調整。
零售的核心在用戶端創造極致的消費體驗,在商家端創造極致的履約效率。不同平臺之間競爭的本質在于比拼誰做的更極致,更有效率。誰能做到在任何消費場景,把用戶變得可識別、可觸達、可分析,在供給側,實現商品的泛內容化,并具備快速反應、大規模定制、迅捷配送的能力,誰就是能為用戶和商家創造最大價值的平臺。
如今,去GMV的趨勢已經足夠明顯,但并非所有玩家都要足夠的決心,告別曾經的路徑依賴,并建立起新的方法論,推動高質量增長。當競爭回歸到效率以及商業的本質,還在試圖尋求捷徑的玩家,就要面臨落后甚至被淘汰出局的風險。
不過,去GMV化,也并非是與GMV“一刀兩斷”。這更像一場持久戰,戰爭的目的依然是取得勝利,去GMV化變革所要謀求的,也是活得更久、更好。
不追求GMV并不意味著不發展,也不意味著不增長。
阿里巴巴上一季財報透露,過去12個月,有1.23億用戶在阿里巴巴的全年消費超過1萬元,并且留存率高達98%。
一項名為CLV的指標正在被行業越發關注。CLV,customer lifetime value,即用戶生命周期價值。它一般用來衡量一個用戶在一段時間內對企業所產生的價值,包括幾個關鍵因子,比如:留存率、ARPU、獲客成本、GMV等——也就是說,GMV只是其中的一項組成部分。
這背后是對用戶價值的回歸,也是平臺競爭力的真正體現。未來的競爭,一定不是取決于脈沖式的成交,而是取決于平臺全生命周期運營消費者和運營商品的能力。
CLV的流行,對應的正是電商平臺的去GMV化。說到底,也還是回歸到商業的本質:服務好用戶,深度挖掘用戶價值,實現高質量增長,提升商業效率。
刻著GMV的窗戶關上了,但通向更廣闊世界的大門正在被打開。鑰匙藏身之處并不難尋,只是,并非所有人都認為它足夠重要,并愿意付出足夠的努力去找到它。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