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荊玉
來源/巨潮商業評論(ID:tide-biz)
快遞市場的火熱和資本市場的追捧正在形成一種“和諧共振”。經歷了慘痛的價格戰后,快遞行業正在重新吸引市場的關注。
11月17日,天眼查消息顯示,極兔速遞新增17.35億美元的C輪融資。該輪融資由D1 Capital領投,博裕資本、淡馬錫、紅杉資本等明星機構跟投。此輪融資完成后,極兔速遞的估值達到197.7億美元。
就在前一天晚上,順豐控股(SZ:002352)的定增結果正式出爐,其定增獲配名單大牌云集,知名國內公私募、券商、保險,外資機構、主權基金均有現身。
在此之前,由于雙11快遞量再破新高(國家郵政快遞局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1月1日-16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攬收快遞包裹68億件,同比增長18.2%),二級市場快遞板塊集體走強,龍頭企業如圓通速遞(SH:600233)、韻達股份、中通快遞股價反彈可觀。一二級市場齊齊看好這個行業。
值得一提的是,明星投資機構們并非只關注行業的最頭部公司。10月20日,圓通速遞的投資者交流會就吸引了超過200家知名的投資和研究機構,其“咖位”不輸順豐。
究其原因,首先雙11快遞量的新高為行業定下了積極的主基調——快遞市場仍然有增量。
此外,在國家及部分地方政府旨在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一系列監管政策和指導意見下,各大快遞公司自9月起普遍上調派費,提高業務員投遞報酬,行業的價格競爭態勢短期內有所放緩。顯然機構投資者們對于新競爭態勢下快遞公司利潤的改善抱有期待。
回顧此輪快遞價格戰的始末,新入局的“鯰魚”極兔速遞在背后資本的護航下,以極低的快遞價格快速搶占市場,也拉低了整個行業的單價和盈利能力。
如今首戰告捷——極兔速遞“拖垮”了百世集團(NYSE:BEST)的快遞業務,并在10月宣布以約合11億美元的價格將該部分業務收入囊中,極兔也將成為中國第四大電商快遞公司。是時候停下來喘口氣,讓整個行業都緩一緩。
極端狀態告一段落
隨著快遞價格的逐漸回升、競爭重點的轉變,未來行業的整體盈利水平將逐步改善。
2019年,來自東南亞的J&T收購了龍邦快遞,拿到了進入國內市場的許可證,并更名J&T極兔速遞。2020年3月,極兔正式在中國起網,為了搶占市場,開啟了價格戰。
眾所周知,菜鳥系一向以貨源優勢,打壓快遞的定價權,在極兔入局之前快遞行業內已經開啟多次價格戰,快遞運費也在逐年下降中。但新玩家極兔入局之后,將價格壓縮到了極致,將戰局進一步升級。
據悉,在電商快遞的發貨重鎮義烏,物流公司的快件價格曾經低至“不到1元全國包郵”的水平,可以說是“發一單虧一單”。
過度的價格戰對行業環境影響太大,引起了政府監管部門的注意。今年4月,義烏郵政管理局對極兔等快遞企業下達警示函,要求該公司對低于成本價格傾銷的行為進行整改。
隨后,各地政府也陸續出手,調控快遞行業價格。今年七月份,交通運輸部、國家郵政局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做好快遞員群體合法權益保障工作的意見》,對快遞員的經濟利益、職業發展做出相對明確的規劃。
響應此意見,9月1日起申通、中通、圓通、百世、韻達和極兔等6家快遞公司正式上調0.1元每票的派件費,并強調通過各種方式確保這次價格上漲“最終落實為快遞員的收入”。
9月下旬以來,主要快遞公司又相繼發布了區域內規范快遞市場服務價格的通知,提升快遞服務的單價。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以來,受末端派費上漲和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快遞單價呈現環比上升。其中,同城從7月的5.4元上升至9月的5.7元,異地從7月的5.5元上升至9月的5.6元,國際/港澳臺從7月的61.7元上升至9月的63.2元。
在監管政策的影響下,整個快遞行業從虧錢打價格戰的極端狀態中走了出來,行業整體迎來一段修復期。圓通快遞就在10月的調研中指出,隨著快遞價格的逐漸回升、競爭重點的轉變,未來行業的整體盈利水平將逐步改善。
資本下注邊際改善
快遞企業的業績已經出現了邊際上的改善,正在不斷向好當中。
由于快遞公司的集體提價發生在9月,對于三季度業績的正面影響較小,因此快遞企業的三季報的業績表現仍然處于承壓狀態。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順豐、中通、圓通、申通和韻達均實現了營收正增長,但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則是一致的下滑;分別同比下滑了43.49%、2.83%、25.68%、39.9%和1.25%。
不過,隨著監管介入帶來價格戰的緩解和行業的集中提價,快遞企業的業績已經出現了邊際上的改善,正在不斷向好當中,尤其體現在單票收入上。
以圓通為例,雖然第三季度業績仍然同比下滑,但其單票收入已出現了連續的改善。其公開披露的數據顯示,公司單票收入已于2021年7月觸底,今年7至10月,公司單票收入分別為2.02元、2.13元、2.28元和2.29元,呈現一路走高的態勢。
順豐的單票收入也出現了連續3個月的環比回升,其7-9月的單票收入分別為15.96元、15.98元、17.6元,不過10月的單票收入受收購嘉里物流的數據第一次并表影響又出現了下滑,為15.92元/票。
資本市場的嗅覺素來敏銳,意識到行業的基本面有改善,并不等新財報出爐,不少資金已早早介入了其中。因此出現了企業業績仍然承壓,但資本態度樂觀的現象。
可以看到,圓通速遞的股價自今年7月末觸底之后,隨即出現反彈,目前股價距離7月末的最低點已經接近翻倍。尤其在9月1日上調派件費、9月下旬提升快遞服務單價,以及雙11期間出現連續上漲,走勢喜人。
同樣的,韻達、申通、順豐的股價也在7月末達到階段低點,隨后開啟反彈,雖然漲幅不及圓通,但仍有比較可觀的反彈。
資本市場正在押注:隨著快遞價格的逐漸回升,未來快遞行業的整體盈利水平將逐步改善。而雙十一國內快遞量再創新高、順豐定增獲得明星機構認購以及圓通高管的增持的消息都為其增添了信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從第三季度數據來看,雖然快遞公司的單票收入環比回升,但普遍尚未恢復到2020年的同期水平。
“內卷病”難以根除
快遞價格仍然在逐漸回升過程中,但顯然不可能持續環比增長下去。
展望未來一段時間的行業發展,隨著快遞價格的逐漸回升、市場競爭強度和緩,行業的整體盈利水平得以提高是大概率事件。
國家對于快遞行業不正當價格競爭的監管下,快遞市場避免了再次陷入過往極端的價格戰中,而為快遞企業的業績設定了“下行的安全邊界”。
但對于行業上行的邊界在哪里,市場尚未博弈出結果:快遞行業是短期反彈,還是長期反轉?行業的“內卷病”可以根除嗎?
短期來看,快遞價格仍然在逐漸回升過程中,但顯然不可能持續環比增長下去,經市場博弈到達某一市場平衡點之后將會停止上漲,隨后繼續保持動態平衡。
長期來看,如果極兔對百世的收購完成,快遞行業將由“四通一達+京東和順豐”為主的格局轉變為“三通一達一兔+京東和順豐”。
在這種CR8(行業排名前八位所占市場份額)超過80%的市場格局當中,要想形成價格上的某種“共謀”是非常難完成的任務,運費價格大幅度上漲的概率極低,尤其是考慮到快遞公司們還背靠著不同的電商陣營。
巨潮曾在《一次非典型的快遞漲價》一文中指出,在資本市場和零售巨頭眼里,電商是比物流更大的利益,因此會盡可能拉低物流價格,以確保電商商業模式成立。目前來看,這一因素仍然存在,快遞行業的“內卷”很難根除。
值得注意的是,快遞行業對于資本的吸引力之一還在于其依仗的電商市場不斷擴大,市場一直有增量。
電商行業過去多年其實一直沒有經歷過真正意義上的“寒冬”,也是疫情的受益者。統計局數據顯示,10月份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9937 億元,同比增長8.7%,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99.5 億件,同比增長20.8%。
但這種狀態能否持續,卻存在著不確定性。如阿里就在近期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消費市場整體疲軟的局面可能持續下去。
寫在最后
抖音、快手、美團等巨頭的電商業務崛起之后,2021年來自阿里系電商平臺的快遞訂單近十年內首次跌破50%。阿里對于快遞行業的話語權相對下降,可能使得不同背景的快遞公司間的競爭變得更加復雜。
因此,極兔對于百世的收購很難說是快遞大戰的結束,而更像是行業進入新一輪整合期的開始。
極兔此前的目標是要用最短的時間成為位列中通、韻達之后的“中國加盟制快遞第三”。而即使對百世的收購完成,極兔距離這一目標仍有距離。
快遞服務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下,要達成目標最直接有效的手段,目前來看還是價格戰,雖然在政策監管之下,價格戰有了一層安全墊的保護。
可以預見,在一段時間的行業休整之后,快遞行業的價格戰還是會繼續打下去,整個快遞江湖的格局還會重新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