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作者/陳沛
來源:陸玖財經(ID:liujiucaijing69)
素有茶飲界“拼多多”之稱的蜜雪冰城,終于叩響資本市場的大門。
9月30日,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蜜雪冰城)擬在A股市場上市,目前接受輔導備案。這意味著,蜜雪冰城有望成為繼奈雪的茶(02150.HK)之后,國內的茶飲“第二股”。
蜜雪冰城之所以受到關注,一方面,蜜雪冰城是國內首家門店數量破萬的茶飲品牌,龐大的門店數量讓它備受資本市場青睞;另一方面,蜜雪冰城的低價戰略和加盟模式,與目前主流新消費茶飲品牌的直營模式與高端路線,分化出截然不同的命運分野,人們也更期待兩種模式在資本市場的各自表現。
相較于其他新消費品牌在沖刺IPO上的高調,成立于1997的蜜雪冰城顯得有些過分低調。而從多方信源來看,“不差錢”的蜜雪冰城不像一些燒錢的新消費品牌急于上市融資。
那么,此時急于上市的蜜雪冰城,意欲為何?除了領跑的門店數量,蜜雪冰城又該如何講好未來的資本故事?與美團一樣下沉到縣鎮級市場,蜜雪冰城的生意真的好嗎?
沖刺IPO
國慶前夕,蜜雪冰城上市的消息最終落定。
9月30日,根據河南證監局披露,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蜜雪冰城”)擬在A股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正在接受廣發證券對其進行輔導,已于2021年9月29日在河南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蜜雪冰城上市地從早前盛傳的港股變為A股。相較于香港資本市場,A股的業績門檻要求更高,也折射出蜜雪冰城對自己業績的自信。
根據企查查顯示,去年12月蜜雪冰城完成股份制改造,公司名稱從鄭州兩岸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變更為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而在今年3月,完成股份制改造的蜜雪冰城注冊資本增至3.6億元。
目前,蜜雪冰城的股份高度集中在創始人張紅超、張紅甫兄弟手中,兩人分別持股47.5%,此外部分高管如總經理時朋等持有少量股份。在2021年年初,據相關媒體報道,蜜雪冰城獲得了由美團龍珠及高瓴資本為首的資本機構的 20 億元的融資,市場預計估值高漲至 200 億元人民幣。但從工商注冊信息上看,并未有高瓴資本與美團龍珠等外界資本入股的痕跡。
公開資料顯示,蜜雪冰城成立于1997年。業內對蜜雪冰城最大關注在于其門店數量。截至2020年6月,蜜雪冰城線下門店數量突破1萬家,是國內首家突破萬家門店的茶飲品牌。短短1年時間后,蜜雪冰城門店數量已經接近2萬家。
蜜雪冰城的瘋狂擴張,離不開其對下沉市場的重倉。相較于奈雪、喜茶等新消費品牌在價格、品質上的高舉高打,蜜雪冰城憑借“3元的冰淇淋、4元的檸檬水、均價8元的奶茶”的定價策略,走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路徑,并在行業內殺出重圍。
據了解,在中國餐飲連鎖市場,與蜜雪冰城同樣擁有上萬家門店數量的品牌,只有絕味、正新雞排和華萊士等三家。門店數量龐大,足夠下沉,應該是蜜雪冰城的優勢之一。
成立25年,很少靠外來融資,卻據說一直處于盈利狀態,如此接地氣的奶茶品牌,為何在此時此刻選擇上市這一資本動作?
奈雪的B面
當下來看,蜜雪冰城有望成為繼奈雪的茶之后,國內的茶飲“第二股”。不過,相較于喜茶等新消費品牌登陸資本市場,行業內對蜜雪冰城登陸資本市場抱有更大的興趣。
因為,蜜雪冰城的低價戰略和加盟模式,與目前主流新消費茶飲品牌的高端路線與直營模式,分化出截然不同的命運分野,人們也更期待兩種模式在資本市場的各自表現。
事實上,如今奈雪股價接近腰斬,也表明了投資人對“奈雪們”的邏輯并不買單。在業內人士看來,奈雪定價過高,后期幾乎沒有上調空間。而奈雪大部分資金投入都在原材料、房租上,且原材料和房租依然都處于增長態勢,這也意味著,奈雪后期的利潤還將被進一步攤薄。
那么,蜜雪冰城的加盟模式與平價策略,是否會為茶飲市場提供新的思路?
陸玖財經了解到,蜜雪冰城品牌目前由三個公司共同服務: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主導管理運營,河南大咖食品有限公司主導研發生產,鄭州寶島商貿有限公司提供倉儲物流服務。三個公司共同協作形成完整產業鏈。
“和市面上其他的茶飲品牌通過加盟費來盈利不同,蜜雪冰城的盈利模式更類似于安利等直銷公司模式。”河南一業內人士告訴陸玖財經,蜜雪冰城的加盟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其主要通過銷售生產設備和食品原材料來盈利,這也就意味著,蜜雪冰城的增長曲線與門店盈利狀況、門店數量形成強鏈接。
蜜雪冰城一高管告訴陸玖財經,蜜雪冰城的邏輯是:先建模、保證模型賺錢、再把模型向所有的門店輸出。“對于總部來說工作只有兩項:讓模型更賺錢、把模型復制給門店。這些也決定了蜜雪冰城的發展不是靠加盟費賺錢。”上述高管表示。
根據這個商業邏輯,蜜雪冰城測算出一套創業型茶飲店的最低成本:5-8萬的裝修成本。此外,為了降低成本,與奈雪、喜茶的儀式感相比,蜜雪冰城將杯蓋簡化為封口、不使用杯套等,“將茶飲周邊不能吃的東西全部舍去”。
食品安全風波
不過,蜜雪冰城在不斷降低創業門檻,保證門店數量極速擴張的同時,也埋下了食品安全隱患。
今年5月,蜜雪冰城被媒體爆出個別門店存在篡改開封食材日期標簽的食品安全風波。隨著事件的持續發酵,蜜雪冰城多家門店停業整頓,總部也向公眾發出了致歉信,并作出整改計劃。
“按照蜜雪冰城的品控標準,一杯茶飲有著4小時最佳品嘗期的要求,如果超過期限就必須倒掉,這樣的標準下,不乏有門店不愿意執行或者對抗總部的監督體系。”蜜雪冰城上述高管坦言。
為何會產生對抗情緒?幾名茶飲從業者向陸玖財經直言不諱地表示:“相對于個體從業者,每份原料都是真金白銀地購買,需要核算成本。”在他們看來,蜜雪冰城定價偏低,也讓利潤空間進一步被壓縮,難免會有門店出現違規操作。
“品牌方有完善的制度,但店家沒有自我驅動的內生動力,一個團隊巡查、管理一個區域,死角太多。”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茶飲從業者用“打游擊”這個詞,向陸玖財經形容雙方的關系。
蜜雪冰城方坦言,早在2015年的時候,蜜雪冰城亦出現過類似的事件。事件發生后蜜雪冰城將2015定義為“盤根”,全員梳理職責、環節、標準等,堵住漏洞。那一年,控制門店規模增長和人員規模增長成為蜜雪冰城的主要工作,希望把企業發展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最大化地解決掉。
“5年之后我們又經歷了一件相似的事,這讓我們意識到我們管理邏輯在落到終端執行上時,我們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該高管認為,凡事都有兩面性,5月份的食品安全事件,是整個公司的一次警醒和刮骨療傷,對蜜雪冰城下一個5年的發展有積極影響。
不過,基于“加盟制”生長模式的蜜雪冰城,門店數量即是它故事的核心要素,同時也考驗它對加盟商及供應鏈的管控能力。“從目前來說,多數加盟品牌都面臨與蜜雪冰城同樣的問題,如何破局,并非一朝一夕能夠解決。”業內人士認為。
據透露,目前蜜雪冰城也聘請了行業重量級大咖負責店面運維品控,希望能夠逐漸解決食品安全問題。
為何急于上市?
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蜜雪冰城在食安風波尚未完全落定之時啟動IPO,選擇時機并不十分有利。據媒體此前報道,接近蜜雪冰城的知情人士透露,2019年蜜雪冰城收入為60億元左右,凈利潤約8億元,而蜜雪冰城也并未進行過股權融資。
換句話說,“不差錢”的蜜雪冰城不像一些燒錢的新消費品牌急于上市融資。那么,屢屢公開否認各種上市傳聞的蜜雪冰城,為何突然決定此時沖刺IPO?
業內認為,原因之一,或是以股權形式加固利益共同體。目前蜜雪冰城品牌方與終端門店還處于單純的買賣關系;只有形成俱榮俱損的利益共同體,才能進一步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和“連而不鎖”的門店管理問題。
據蜜雪冰城方透露,目前加盟蜜雪冰城主要有三個梯隊,其中第一、二梯隊都是擁有數十家甚至上百家蜜雪冰城門店的優質創業公司,這些公司也是蜜雪冰城大力扶持的對象。對于這些創業公司來說,大部分已經實現財富自由,但做茶飲又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
此外,在開店策略上,蜜雪冰城信奉7-11的密集開店策略,可以減少配送成本。蜜雪冰城方認為:“如果實行區域保護政策,則是給競爭對手留空間。”那么,如何不會造成無序競爭?“不少區域內多家密布門店,實際上屬于同一個加盟商,他們對市場感知更敏感,可隨時根據業績調整該區域門店數量。”蜜雪冰城方解釋。
有業內人士認為,通過加盟蜜雪冰城實現財富自由的頭部企業,可能存在換賽道的想法,或許只有通過股權的方式,才可以將其綁定在蜜雪冰城的戰車上。“未來上市后的蜜雪冰城,首批新股持有者大概率優先的是這些中堅加盟商,通過這種形式來加固利益共同體,增加歸屬感,在管理上也能更加協同。”該業內人士認為。
不過,相對于新消費品牌的高調,蜜雪冰城并不擅長講故事,甚至創始人也極少在公共場合露面。如果登陸資本市場,在規模化以外尋找新的增長點,講好新的資本故事,則成為蜜雪冰城的當務之急。
今年8、9月份,蜜雪冰城摁下了“快進鍵”——設立子公司重慶雪王農業有限公司、成立雪王投資公司,并在宣布沖刺IPO的第二天,就發布了招聘海外市場招商顧問的信息,宣布其邁向全球市場的野心……顯然,謀求更宏大布局的蜜雪冰城,也希望通過資本市場分擔風險。
但是,一旦亮相在資本市場的“鎂光燈”下,蜜雪冰城能否滿足資本市場對它的期待,仍需等待時間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