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時刻之后,消失于何處?
文/黎炫岐 編輯/文婕
來源/鋅刻度(ID:znkedu)
“共享汽車消失了?”
身在西南地區的喬羽在國慶節突然發現,在附近商圈的停車場已經很難尋覓到共享汽車的身影,“無論是GoFun還是盼達用車,以前滿街跑的共享汽車現在都少見了。”
另一邊,在蘇州的陶穎也發現,“從過完清明節回來,打開GoFun就發現蘇州哪兒都沒車可租了”。更早些時候,貴州日報曾發布報道稱,不少共享汽車品牌退出貴陽……
這些直觀的感受背后,是共享汽車正被遺忘的現實。2021年,無論是消費者,還是資本市場,似乎都快速遺忘了這個曾火極一時的賽道。
玩家們或黯然退場,或艱難求生。前有包括EZZY、友友用車、途歌等平臺先后倒閉,后有盼達用車在今年1月宣告破產,而作為行業頭部玩家的GoFun也不斷傳出融資不順、CEO離職等消息。
“寒冬”之下,大量的共享汽車消失得悄無聲息,直至節假,才被人們偶爾想起,卻無從尋覓。
消失的共享汽車去哪兒了?
如果不是時逢國慶,一時興起想租輛車周邊游,喬羽也不會打開手機里沉寂已久的共享汽車客戶端。然而,打開地圖之后喬羽才發現,此前滿城站點的共享汽車,如今所剩寥寥。
事實上,喬羽所在的重慶曾是眾多共享汽車品牌的投放地。
其中,早在2018年,GoFun就正式進入重慶市場并首批投放300輛共享汽車;更早些時候,重慶本地的共享汽車品牌“盼達用車” 自2015年11月業務系統上線運營測試后,盼達汽車用兩年時間在重慶、杭州、成都、綿陽、鄭州、濟源等地建設分時租賃站點 500 個,投入運營車輛6400余臺;另一本土共享汽車品牌長安出行的站點也一度從重慶主城區推廣到永川區,璧山區,江津區,涪陵區……
然而眼下,鋅刻度走訪多個共享汽車站點后發現,GoFun在重慶江北區、解放碑、南岸區、沙坪壩等多個區域的站點不超過5個,而站點的可用車輛也大多不超過5輛;長安出行在重慶全城的站點也是一片無一輛車可用;至于盼達,更是在今年年初發布通知稱,“或許最近打開APP的你們,看見站點關閉、車輛減少也有發現,由于公司經營原因,自2月1日起暫停運營。”
“之前這邊經常有共享汽車出入,長安出行和盼達比較多,但是慢慢地就沒有了。”一位停車場的收費工作人員表示,由于其負責的停車場在距離商圈和社區都近,本來是共享汽車主要的取車點和還車點,但現在場內基本上只有私家車進出了,“前段時間也有過一些新品牌的共享汽車進來,但很快也開走了。”
“我們小區一千米距離左右,有個商圈,之前那里的停車場里主要就是各種共享汽車,尤其是長安出行和GoFun最多,我時不時也會掃一輛使用。但是在2020年疫情期間,我就收到了長安出行的消息,在重慶暫停車輛運營。再后來,雖然看到過長安出行恢復運營的消息,但我基本沒再看到過長安出行的共享汽車,GoFun的車也明顯少了。”曾是共享汽車用戶的劉瑞告訴鋅刻度。
共享汽車并非僅在西南地區消失,在其他不少城市,也越來越難尋覓到那些統一logo的身影。
據瀟湘晨報此前報道,曾投放于昆明的共享汽車也先后消失:從今年4月15日0點起,盼達用車App停止服務,盡管在昆明街頭還能偶爾見到幾輛盼達用車的車輛,然而昆明用戶再也無法使用這些車輛;此外,從今年2月18日起,EVCARD就逐漸開始撤銷昆明的網點,直到4月16日,“EVCARD昆明”共享汽車官方微信發布了最新一條公告,將昆明的網點全部下線;在僅剩的幾家還能使用的共享汽車App中,也出現了網點縮減及可供使用車輛大幅減少的情況。
在貴陽也出現了相似的情況,據貴州日報報道,“最近一段時間,市民向記者反映,他們使用的共享汽車APP似乎已沒用了,要么顯示無共享汽車可用,要么車輛非常少,要么車況不容樂觀,共享汽車在這個城市仿佛一夜之間按下了暫停鍵。”
那么,消失的共享汽車都去哪兒了呢?
鋅刻度發現,有不少共享汽車出現在二手交易平臺。商品介紹中多提及諸如“杭州共享汽車下線,營轉非”、“特價車,獨家車源”、“共享下線車”等內容……
而據此前媒體報道,還有諸多地方出現了“共享汽車墳場”。其中,重慶北碚蔡家鎮的向家崗,離軌道六號線向家崗站不到一公里的地方,有一片“汽車墳場”, “一座巨大的停車場,場中停滿了密密麻麻有牌照的的小轎車,大約有幾百輛,車身上都寫著幾個大字:盼達用車”;在距離上海120公里之外的浙江嘉興秀洲區的萬民村,也有一個共享汽車墳場,停放著上千臺被廢棄的共享汽車……
尚存的共享汽車,淪為菜鳥司機練手工具?
大量的共享汽車消失是不爭的事實,而尚存的共享汽車處境也并不理想。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共享汽車在經歷了短暫的高光時刻后,迅速暴露了種種問題,時至今日,用戶體驗依然是難點之一。
“共享汽車的出現一方面能將很多閑置的汽車資產盤活,從而提高主機廠、經銷商的效益;另一方面,也能讓消費者低成本擁有一輛車的使用權,實現私密、安全的自駕出行。”GoFun方面曾于2020年如此告訴鋅刻度。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消費者的體驗感并不夠好。
根據《2019年中國消費者共享汽車使用情況調查報告》數據,用戶體驗是阻礙消費者繼續使用汽車分時租賃服務的主要原因。調查報告顯示,受訪消費者對分時租賃服務的前五大顧慮是:交通事故理賠處理(48%)、車內環境臟亂差(43%)、充電樁少(43%)、網點少(41%)和車輛定位不準/找車困難(41%)。
鋅刻度發現,在小紅書、微博等各大社交平臺,仍然有大量針對現存共享汽車的吐槽。其中有消費者在一篇名為“GoFun是最爛的共享汽車app”的帖子中指出,GoFun的車輛問題較多,“租了幾次車,一次喇叭是壞的一次遠光燈是壞的,一次空調調節按鈕是壞的……反正就是沒有哪一次沒出現問題。”還有不少“避雷貼”中指出交通理賠困難、客服人員不專業、維修人員無法及時到場等等問題。
而在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上,鋅刻度搜索“共享汽車”,共有近7000條投訴與共享汽車相關,問題集中于退費難、車況、亂扣費等。
種種問題,讓不少曾經試圖借共享汽車代步的消費者開始“繞道”,目前市面上的共享汽車更多成為了新手司機的練手工具。
鋅刻度發現,在諸多社交平臺和二手交易平臺,甚至就此衍生出了“共享汽車陪練”的新行業。其中有人發布信息稱,“對于一些考了駕照沒有車的,想開車的話可以試試共享汽車,不敢上路我陪你……共享汽車費用自理。”、“本人剛開始也是開共享汽車練手的,陪練新手上路不緊張”……
從短期來看,這或許能提升共享汽車的使用率,但實際上潛在的隱患也更大,車況損耗和交通事故的概率都會有所增加,這不僅將增加共享汽車運營的成本,也會影響用戶的體驗感。
“說實話,雖然我之前也是抱著新手練車的想法經常掃共享汽車,但是試了幾次后就發現,很多共享汽車車況不好,其實對新手來說也不是個很好的選擇,容易出事兒。尤其是當共享汽車的主要用戶都是新手的話,可想而知車的損耗都會比較明顯,新手都不是很敢開了。這其實就是個惡性循環。”23歲的林語此前曾在節假日使用共享汽車練手,但幾次嘗試后,她就放棄了這一練車方式。
或許也是意識到時租業務不好做,目前尚存的大部分共享汽車品牌主營業務已經變為短租或者長租業務。
以長安出行為例,盡管目前其在泉州、南京、合肥和重慶四地的時租共享汽車數均為0,但仍在重慶、合肥、杭州、寧波、廈門等7地提供短租或長租服務。
被成本困于生死邊緣線
當然,用戶熱情的冷卻只是共享汽車走向末路的原因之一。更深層次的困局還在于盈利之難,運維成本之高。
鋅刻度曾在此前的《共享汽車開啟下半場:硝煙之后,還存野望?》一文中提到,一方面,無論是共享單車,還是共享汽車,和其他商業模型不一樣,他們本質上提供的是無差別服務,且用戶體驗不會因規模越大而越變得越好。
另一方面,盈利之難,成為了共享汽車規模化首要的難題。
在盈利模式單一的情況下,譚奕曾表示,目前全國擁有超過300家注冊的共享汽車企業,但沒有一家企業實現整體盈利。EZZY創始人付強則曾無奈地說道,EZZY每做一單都要賠錢,過高的運營成本和狹窄的盈利通道最終拖垮公司。
EVCARD、盼達用車在內的共享汽車運營企業也都曾經在公開場合多次表示,共享汽車是一個資產非常重的行業,短期內無法盈利,這為其未來發展增加了難度。
而掣肘其盈利的主要原因,包括過低的車輛周轉率和過高的丟失率、損壞率,以及居高不下的成本。
共享汽車的成本為何居高不下?僅是人力成本就是一大痛點。據曾在一共享汽車公司工作過的業內人士透露,“以1:20的人車比為例,一座1000車輛的城市需要一個50人的運維團隊,以完成車輛的清潔、充電、加油等工作“。
而除此之外,共享汽車成本投入還主要包括車輛購置、運營網點建設、車輛保險投入的固定成本,以及車輛折損、停車費用、技術開發維護費用、車輛管理費用、用戶端營銷費用等運營成本,而收入卻幾乎全部來自于車輛租金。
雖然困難重重,但也尚存希望。畢竟,消費者的需求其實是存在的。
據羅蘭貝格戰略咨詢公司分析預測,2025年中國的分時租賃汽車將達到60萬輛;未來中國共享出行將達到每天3700萬人次,對應的市場容量高達每年3800億元,而潛在需求帶來的關聯市場容量有望達到1.8萬億元。
只不過,想要啃下這塊潛在蛋糕的關鍵在于,如今滿身瘡痍的共享汽車玩家們,還能否真正達到消費者的要求?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