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設為書簽 Ctrl+D將本頁面保存為書簽,全面了解最新資訊,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載桌面快捷方式。點擊下載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頁 | 新浪導航

物流行業真的只有價格戰一條出路么?

2021-05-28 18:34:52    創事記 微博 作者: 深響   
視頻加載中,請稍候...

  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李新笛 

  來源:深響(ID:deep-echo)

  人們為什么越來越關心物流?因為高效的物流不僅關乎個人便利,更關乎公共福祉。

  很多人忘記了最初2012年 “雙11”出現時,當年剁手黨在零點掐著時間搶購商品后,隨之而來的是漫長的等待。井噴的需求導致快遞倉庫“爆倉”,而當年雙11不過7800余萬件快遞。

  但如今,一家快遞每天都可以處理5000多萬件包裹,“爆倉”卻早已成歷史。快遞公司的大型分撥中心分布城市各處,自動化的物流分撥設備取代人力。此外,在算法預判下,“雙11”期間消費者可能單還沒下,貨就已經在離當地最近的倉庫準備出發。

  將目光從國內移向海外,物流效率的提升不僅能夠改善個體消費者購物體驗,在普惠服務上同樣意義重大。

  2021年4月6日晚,中國援助的科興新冠疫苗運抵薩爾瓦多國際機場。這本是一趟艱辛的旅程,因為即使完全不考慮大批量運輸疫苗的難度,單純從北京去到薩爾瓦多也頗為折騰——需要從北京起飛先飛往法蘭克福,然后再到邁阿密轉機,整趟旅程一共需要32小時。

  但這次,這批新冠疫苗只在北美轉機一次,隔天早晨便抵達了圣薩爾瓦多,全程僅用19小時。而強大運力的背后,離不開一個關鍵詞——菜鳥。

  做快遞公司做不了的事

  關于菜鳥,外界的討論時常會集中在“菜鳥是什么”的問題上——菜鳥是連接者?還是技術服務商?又或者是快遞公司?

  這些其實都不準確。回到菜鳥誕生的起點,從一開始,菜鳥就明確下來“做別人做不了和不愿做的事”的思路,而之所以會有如此戰略思路,跟菜鳥所在的行業環境緊密相關。

  2013年,菜鳥成立,彼時電商發展如火如荼,快遞單量高速增長,但當時的快遞行業卻沒有相應的需求承接能力,爆倉、丟件等問題頻頻發生。對此,傳統快遞企業的應對方式無非是堆積人力,但這又是一條很難走通的路。

  相比美國7%、日本5%的社會化物流成本,中國這項數據直到2014年還是17%,物流成本既侵蝕企業利潤,也影響消費體驗。不過如果光靠增加人力來迎接需求,一方面是人力成本會持續上升,另一方面也會帶來額外的管理成本。招人越多,相應的邊際成本也越多,長此以往,賬只會越來越算不過來。

  因此,科技加持才是真正改變中國快遞企業低附加值的核心要素。這也是菜鳥決定不做快遞,而是幫助快遞公司降本增效,將自己定位為科技公司的出發點。推出電子面單、不斷投入于倉配供應鏈,都是菜鳥戰略思路的集中體現。

  2014年5月,菜鳥推出電子面單。電子面單既打破了快遞企業之間的藩籬,使行業內的協同得以實現,同時也是物流行業數字化的重要基礎。電子面單將非標的地址表述轉化成標準化的代碼(三段碼),在面單生成時,物流鏈路便得以建立,包裹的數字化從而得到實現,“丟件”從此成為歷史。

  這成為了行業數字信息化、從而實現大規模自動化的基礎。

  技術之外,為了助力物流行業的降本增效落到實處,菜鳥在倉配供應鏈方面做了不少重投入。在菜鳥方面看來, 扎扎實實的技術投入,和實實在在的倉儲和物流運營投入,缺一不可。

  據菜鳥官網顯示,菜鳥目前擁有7個全國倉配樞紐,倉儲數量230余個,倉儲面積超過3000萬平方米。菜鳥在國內的配送覆蓋區縣已達到2700余個,其中當次日達覆蓋區縣達1600余個。在海外供應鏈方面,菜鳥共有跨境倉數量231個,保稅倉面積數百萬平米,倉配平均時效2.1天,海陸空航線1500余條。

  擴大倉儲規模的同時,菜鳥也在大力投入研發,通過智慧供應鏈服務好商家。比如用數字化手段提高分倉效率,降低倉配成本,從而推動倉配服務體系化、普惠化。過去,不少小型電商、制造業企業僅有單一、分散的倉庫,難以形成全國布局。有了菜鳥智慧供應鏈,更多中小商家的運行效率得以提高。

  “我們深刻地認識到,菜鳥干不了快遞公司干的事。我們做了8年了,還是要做自己擅長的事,做不同的事。”一位菜鳥內部人士深有感觸。

  回顧過往,聚焦當下,八年來,菜鳥一直行駛在自己的道路上,其之于行業的本質價值在于:作為“第四方”,菜鳥的入局并不加劇行業競爭和內耗,而是和合作伙伴一起挖掘更多增量價值。

  聚焦增量 創造價值

  包裹數字化、智慧供應鏈是菜鳥為行業做的從無到有的“補充”。同樣的,菜鳥一直發力的也是增量市場:社區服務新場景、跨境物流創新和產業互聯。

  社區服務新場景即離C端最近的社區場景,菜鳥在該場景的重要業務布局是“菜鳥驛站”。隨著近場零售、近場商業的發展,目前菜鳥驛站既提供社區物流服務,也承擔著探索末端新場景,抓住新業態可能性的重任。

  先說社區物流服務,當前,快遞單量在不斷增加,但在快遞員人數有限及送件數量要求高、消費者不在家等現實原因的制約下,快遞送貨上門服務變得越來越困難。大量快遞積壓,爭議也由此產生,但在行業“價格戰”持續的背景下,光靠快遞企業的力量很難解決問題,而菜鳥則再次發揮了“補充”的作用。

  今年4月,菜鳥宣布聯合淘寶推出按需送貨上門服務,其通過補貼各個菜鳥驛站,推動菜鳥驛站完成最后100米的送貨上門服務,消費者可自行選擇是否需要由菜鳥驛站送貨上門。接下來,該業務將在全國主要大中城市上線。

  除了社區物流,菜鳥驛站在新階段的新定位是“數字社區生活中心”。新定位背后,菜鳥驛站試圖以物流終端切入社區經濟,打造社區新業態。

  具體而言,通過深入了解居民的生活需求,菜鳥驛站將面向社區商業、家庭消費等場景,打造多樣化、可復制的生活服務,例如團購、洗衣、回收等。在社區商業業態多元化、服務集成化的趨勢,菜鳥顯然是又一次往增量市場發起沖擊。

  和社區經濟同樣矚目的增量市場,還有跨境進出口市場。去年以來,在疫情嚴重沖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背景下,國內產業鏈顯示出了明顯優勢。海關統計數據顯示,從去年6月份起,我國外貿進出口已連續11個月實現正增長,與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前4個月的進出口增速高達21.8%。

  與此同時,疫情也加速了全球商業的線上化進程,而當跨境電商蓬勃發展,需求的井噴也將給跨境物流帶來新的壓力。菜鳥此前大舉投入建設的全球數字貿易樞紐eHub、數字化秒級通關技術、海外倉、保稅倉網絡等一系列基礎設施,在跨境物流的創新適逢其會。

  菜鳥的eHub(數字貿易中樞)包含了多種物流業務模式運作,包括進口、出口, B2B、B2C,以及國際貿易的中轉業務,跨境電商和大貿業務也會在這里實現融合互通。目前,菜鳥已在中國杭州、義烏、香港,以及馬來西亞吉隆坡、比利時列日、莫斯科等地陸續啟動建設eHub,為行業提供國際物流基礎設施。

  在“秒級通關”方面,與海關部門合作,菜鳥關務平臺結合算法和人工智能,可幫助商家實現了智能預歸、智能制單、智能通關準入等標準化、一鍵式的通關解決方案。馬來西亞是最早與菜鳥建立“秒級通關”通道的國家,傳統的線下申報平均需時24-48小時,現在線上操作0-3小時即可清關,其中99.9%的線上申報包裹獲得秒級通關。

  2020年7月,菜鳥和速賣通聯合推出“5美元10日達”的跨境包裹服務,該項服務目前已覆蓋西班牙、法國、荷蘭、比利時等歐洲國家,預計今年將覆蓋全球18個國家。

  在數據算法的支持下,菜鳥成功降低了跨境物流成本,使價格比行業價格低30%左右,速賣通上的中小商家因而得以用較低的成本接入高質量的物流服務,過去70日才能到達的跨境包裹如今10日即可到達,丟件率、損毀率大大降低。

  社區服務和跨境市場都是顯而易見的藍海,相比之下,產業互聯的增量價值則表現得“隱晦”一些。大眾感知最多的其實是消費物流,這一領域在行業諸多參與方的競爭之下,已經很難再有可觀的“價值壓榨”空間。但如果把目光往產業鏈中游、上游延伸會發現,產業端還有更大的降本增效空間未被開墾。

  前瞻產業研究院的分析顯示,2010-2020年工業物流總額占全社會物流總額的89%以上,工業物流在物流行業中占據主導地位。這也就是說,電商物流完成了上半場,以大宗類商品為代表的工業物流則應該是下半場。

  相比于電商物流,工業物流在物流行業中占據更高比重。從原材料采購,到工業品的生產和加工,工業物流的背后是更長的產業鏈。在菜鳥方面看來,工業物流同樣并非簡單的人力疊加,而需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化手段,深入產業的各個環節,提供全鏈條的補充。

  菜鳥日前與海控全球精品(海口)免稅城有限公司達成的戰略合作便是“全鏈條補充”的集中體現。

  在5月7日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菜鳥方面表示,將圍繞海南加大全球物流能力投入,為全球商家提供全鏈路智慧物流服務。據新華社報道,當日,菜鳥與海控全球精品(海口)免稅城有限公司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并完成簽約。菜鳥為全球精品提供全鏈路物流服務,包括港到倉、保稅倉、門店倉和門店-提貨點等。

  社區服務新場景、跨境物流創新和產業互聯,三者共同構成了菜鳥新階段的增量創新之路,相伴而生的收益不僅將作用于菜鳥自身的增長,同時也將為菜鳥的合作伙伴帶來增量價值,尤其是對于深陷內卷泥潭的快遞企業來說。

  菜鳥增長 不靠內卷

  國內快遞行業愛打“價格戰”不是新鮮事,但即使全行業都知道這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玩法,也難以阻擋“價格戰”愈演愈烈的趨勢。

  今年3月,“全國快遞風向標”義烏的快遞價格擊穿1元。在把行業玩家的單票收入拉得越來越低之后,惡性競爭也引來了監管部門的介入,但即便如此,當各家都為市場份額焦頭爛額時,價格仍是影響競爭的關鍵要素。

  事態發展似乎走入了死胡同,但菜鳥的存在提供了另一種可能性,其希望通過扎扎實實的技術投入,和實實在在的物流運營,推動行業的“價值競爭”,而非加劇行業內耗。從利益分配層面看,菜鳥也確實踐行了聚焦增量的思路:

  對于快遞企業,菜鳥提供物流技術支持,如菜鳥面單、智能語音助手等覆蓋全業務的數字化服務,以此幫助提高行業運行效率。但與此同時,菜鳥并不掌握快遞分單的權力,即只提供服務支持,不當利益相關的“裁判”。

  對于物流行業,菜鳥著眼于社區服務、智慧供應鏈、全球物流等藍海市場,其增長來源于增量而非存量。換言之,菜鳥的收入來源于把蛋糕做大后的自然收獲,而不是從同行口袋里掏出來的利潤。

  在行業熱衷于“造概念”、大搞模式之爭的背景下,菜鳥如同一個“異類”。用“輕或重”的商業模式之分、或是“連接者”的定位來看待菜鳥都不合適。無論是做技術、做連接,還是各種倉儲重投入,菜鳥的出發點其實都是增量創新、解決問題。這也是外界容易“看不懂”菜鳥的原因。

  5月13日,阿里巴巴集團發布2021財年第四季度及2021財年業績。該財年,剔除與阿里巴巴集團關聯交易收入后,菜鳥實現收入372.58億元,同比增長68%;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長101%。2021年3月,菜鳥網絡的全球包裹網絡的日均跨境包裹量超過500萬件。

  時隔八年,憑借在社區服務新場景、跨境物流創新、產業互聯等方面的增量創新,菜鳥的增長空間再度被打開。與此同時,物流行業的降本增效進程,也進入了全新的階段。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