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六毛
來源:車東西(ID:chedongxi)
小米確認造車了!
就在剛剛,小米集團發布公告表示,公司董事會已正式批準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立項。具體方案是成立一家負責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的全資子公司。首期投入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投資額達到1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56億元)。小米集團CEO雷軍將兼任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的首席執行官。
此外,小米集團在公告中寫道,“小米希望用高品質的智能電動汽車,讓全球用戶享受無所不在的智能生活。”這句話似乎表明小米的智能電動汽車未來一定會和小米的智能家居構成聯動。
港交所公布該公告后,雷軍緊接著發了一條微博。雷軍說,“關于造車,今晚發布會上我會跟大家說說我們的想法。”相信今晚會有更多消息公布,車東西也將第一時間跟進報道。
自去年起,業內就不時傳出小米要造車的消息,今年開年以來更是頻繁傳出相關消息,不斷挑動著外界神經。在經過多次“狼來了”的緋聞后,這一消息終于塵埃落地。
小米眼下已是全球500強的巨頭企業,并且在智能手機領域擁有很大的話語權,在操作系統、iot、智能化技術上有不少積累,比如相關相關專利就有30多項。
此次確定造車,無疑會給行業帶來巨頭的沖擊和震動。當然,造車也是九死一生的行業,最后能否獲得成功,還得看雷布斯的具體打法與思路。
01. 小米已申請30多項專利 2015年起就開始布局
雖然小米今天才宣布造車,但其實技術布局已久。
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的信息來看,小米在汽車方面的專利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分別是智能座艙方面、行車安全方面和其他一些方面。而通過對專利的分析,我們也在這種專利中找到一些非常有趣的內容,也發現了小米作為跨界玩家的不同思路。
在智能座艙方面,小米申請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專利,名稱為后視鏡調整方法、裝置及終端。目前汽車廠的后視鏡,司機只能通過手動扭動和電按鈕調整,如果在車輛的行駛過程中,無論采用哪種方面都有一定的風險。
小米的專利則徹底的解決了這個問題,車上將會安裝一個攝像頭,能夠直接識別到用戶的虹膜,用戶眼睛發生移動之后,車輛能夠識別出用戶眼睛移動的角度的變化信息,根據該角度的變化信息自動調整后視鏡的位置,進而使得用戶能夠通過后視鏡的反射獲得指定范圍的視野。
換句話說就是,車內的攝像機能夠鎖定用戶的虹膜,用戶在看后視鏡的時候,車輛會根據用戶眼睛偏轉的角度自動調節后視鏡,讓用戶能夠獲得最好的觀看角度,讓后視鏡實現隨眼而動的效果。這一設計不但非常實用,也讓車輛的科幻屬性進一步增強。
此外,小米在座艙方面也進行了很多人性化的設計,一般成年人開車放音樂的時候,可能會采用較高的音量,但并不適用于小朋友。小米的設想的是,在兒童座椅上安裝一個壓力傳感器,在沒有感受到的壓力的時候就代表車內沒有小朋友,音響可以適當的增加,反之,車輛將會自動降低車內音響的聲音,為小朋友提供一個良好的乘坐環境。
在日常的上下班出行中,很多車主都會開啟導航來看路況,這就需要車主每次出發都要搜索一下導航目的地,小米的專利也解決了這種麻煩,通過識別車主身份,然后在上下班的時間段自動為車主提供導航服務,讓車主可以省去搜索的過程。
而車主的雙手都占用無法打開后備箱的時候,通過對身份的識別,車輛也可以自動打開后備箱。
行車安全也是小米的汽車專利中涉及比較多的項目,通過車內的監控設備,車輛會記錄車主的駕駛時間和休息時間,當駕駛時間和休息時間不成比例的時候,車輛會主動項車主發出預警,提醒車主停車休息。
通過壓力傳感器的使用,車輛會根據車身目前的重量來自動的調整車輛的油門的開合度,在車輛負重的時候,也能讓車主感受到正常的油門踩踏程度。
同時,車輛也會對車主的駕駛行為做觀測,當駕駛員沒就位于剎車踏板或者就位于油門踏板,車輛發出預警提示,培養駕駛員腳默認在剎車踏板而非油門踏板的駕駛習慣。
除此之外,小米的汽車專利也考慮到了路上行上的安全。小米的汽車專利顯示,車輛能夠識別車輛前方是汽車還是行人,當檢測結果為行人時,車主鳴笛時,聲音會適度減輕,減少由于鳴笛音量過大給行人帶來的損害。
車輛還會觀測行人的形體信息識別行人的行為目的,提升駕駛的安全性。而在車輛停下的時候,根據周邊的環境,車門的開合度也會有所不同,進一步降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另外,小米還申請了一些汽車零部件的制造專利,以及一些配件如車衣和充電槍的設計專利,進一步深化了自己對于汽車領域的布局。
總的來看,小米在汽車領域也花費了很多的心思,在智能座艙和行車安全方面都有了自己的獨特思考,而一旦確定造車或者將以供應商的身份進入汽車領域,這些有趣的設計也將會出現在汽車上。
02. 結語:小米汽車會是價格屠夫嗎?
小米在2010年左右進入智能手機賽道時候,采用的是高性價比路線,即搭載非常高端的硬件配置,但卻給出了一個明顯低于行業平均水準的價格,從而快速搶占了市場,因此也被業內稱為是價格屠夫。
眼下小米正式進入智能汽車賽道,很有可能會繼續選擇這一打法,用出眾的電驅動性能,比如加速、續航,以及出眾的智能化配置,比如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系統作為核心亮點,最后給出一個驚爆價打開市場。
當然,目前這一切還都是猜測,今天晚上的發布會上,雷軍可能會公布更多,車東西也會繼續報道。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