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設為書簽 Ctrl+D將本頁面保存為書簽,全面了解最新資訊,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載桌面快捷方式。點擊下載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頁 | 新浪導航

GDP從全國第1掉到第6,香港怎么了?

2021-03-21 08:00:00    創事記 微博 作者:   

來源:吳曉波頻道

制造業空心化、高科技缺位,只靠金融、地產支撐的香港經濟,就像在跛腳行走。

香港這幾年吸引大家的目光,似乎很少是因為什么值得高興的事。

就在上個月,香港公布了2020年的GDP數據——2020年香港實現本地生產總值27107.3億港元(大約相當于人民幣2.4萬億元),同比實質下跌了6.1%。

如果把香港和內地城市進行比較,那么它今天的經濟總量不及北上廣深和重慶,排在第6位。排名第7位的蘇州,2020年GDP只落后香港約4000億元,從發展態勢來看,蘇州的GDP要超越香港不會花太久。

數據來源:各地統計局

要知道,上世紀90年代初期,香港的GDP一度接近內地的1/4,人均GDP更是達到內地的50倍。1997年回歸這一年,香港的GDP總量已經達到1770億美元,比北上廣深和重慶加在一起的GDP還要多。

20多年來,“東方之珠”的光芒漸暗,讓人唏噓。

今天香港的支柱產業主要包括金融服務、旅游、貿易和房地產,而在幾十年前,制造業才是香港的根本。上世紀40年代后期起,特別是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后,香港面對的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契機:一是為避戰亂,中國內地的資本和移民大量涌入香港;二是伴隨消費能力和勞動力成本的提升,歐美國家需要轉移制造業產能;三是中國內地遭受西方國家的封鎖。

在這樣的背景下,香港承接了大量來自歐美的制造業,并成為了被封鎖下的中國內地與全球經濟和金融系統溝通的唯一通道,由此迎來了一波強勢崛起。

1960年代的香港風貌

從1960年到1980年的20年間,香港的GDP以年均近9%的速度增長,躋身亞洲四小龍,風光無限。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作為亞洲地區最大的輕工業產品制造基地,出產的紡織品、鐘表、玩具等“香港制造”風靡全球,工業產值最高峰時,香港有近一半的人口從事制造業的工作。

不久前去世的香港實體企業家、“毛紡大王”曹光彪,他的毛紡工廠曾是世界最大的羊毛衫生產商。再如李嘉誠,他的起家,靠的是做塑料花生意。

伴隨經濟增長,香港也和昔日的歐美國家一樣,有轉移制造業的需要。而最大的“接盤俠”就是中國內地市場。

適逢內地改革開放,香港的大量低端制造業向珠三角一帶轉移,以所謂三來一補(指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的方式滲透到了深圳、東莞、佛山等地。與此同時,中國幾乎所有的部委和省市都在香港設立了自己的窗口公司來進行對外貿易。

這樣一進一出,香港實現了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金融貿易服務等服務行業的轉型。到了1988年,香港的人均GDP邁進了1萬美元俱樂部,這一時間比內地早了將近30年。到90年代初,香港已經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和貿易中心之一。

維多利亞港天際線

然而隨著實體經濟的大舉撤出,香港的經濟被金融和房地產業越捆越緊。

1990年代初期,在金融中心地位確立和低利率政策施行的背景下,香港房價高企。市場的投機行為隨即升溫,導致房價進一步飆升,整個香港房地產市場充斥著投機風氣,資產泡沫化問題日益加劇。

從1991年到1997年上半年,香港房價增長近4倍。在1997年6月巔峰時期,香港中檔住宅的價格高達每平方米8萬港元左右,豪宅價格更是達到驚人的每平方米20萬港元。

香港光鮮的外表下,產業危機的魅影已經無限逼近。

香港密布的樓房

時任特首董建華曾試圖做出一些改變。他提出“八萬五計劃”(每年興建房屋單位不少于85000套,10年內解決全港7成家庭居住問題),試圖抑制高漲的房價,解決住房問題。

但這項計劃生不逢時。

1997年,金融危機席卷亞洲,港幣匯率和港股承壓暴跌,引發利率上升、信貸萎縮、失業增加等一連串問題,房價亦扭頭下行。而按計劃建成的房屋打亂了房市供給,加速了房價下滑,眾多家庭無力償還房貸,淪為負資產家庭。

禍不單行,2003年,非典疫情襲來,香港經濟陷入內外交困的境地,股市、樓市幾乎是三級跳般地連年下跌。

在經濟最低迷的時候,恒生指數下跌超過6成,房價下跌將近7成,居民上街抗議,香港滿城風雨。隨后,香港取消“八萬五計劃”,大幅縮減土地供應,供求失衡下,香港房價重啟上漲之路,而這一漲,就漲到了現在。

董提出的另一項轉型計劃是“數碼港”計劃,他希望憑借香港在資本、人才等方面的優勢,來實現在高新技術領域的突破。

結果,命運又和香港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世紀之交,互聯網泡沫破裂,“數碼港”計劃出師未捷,頗為諷刺地淪為了地產項目。

香港轉型的眾多嘗試,要么受到既得利益集團的阻撓,要么在實施過程中遭到現實因素的制約,最后都一一落空了。

連番受挫,香港再不復往日的意氣風發。從數據來看,從1997年到2017年的20年里,香港GDP年均增長率大約只有3%,這個數字就遠遠落后于內地了。

數據來源:Wind數據庫

到今天,香港的產業仍然以金融貿易旅游為主,而高新技術在香港產業中幾乎沒有存在感。

在歷年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中,香港的得分排名最低的一項一直是“創新能力”,2020年綜合排名第五的香港,在創新能力這一項的排名在20名開外,而創新能力的子項目中,香港的研發能力排名最差。2020年,香港的研究支出占比不足GDP的1%。

制造業空心化、高科技缺位,只靠金融、地產支撐的香港經濟,就像在跛腳行走。

2020年,新冠疫情又給了香港當頭一棒,它的各個行業,特別是旅游業、貿易等支柱行業所遭到的打擊是毀滅性的。整個2020年,香港的經濟增速是-6.1%,這個數字比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下的-5.9%和2009年次貸危機時的-2.5%還要糟糕。

另一個雪上加霜的數據是,2020年香港人口數據出現了有記錄以來的第一次年度負增長,香港的出生率甚至已經比以“少子化”而聞名的日本還要低。

如今的香港,在經濟增長上有心無力,要走出目前的困局,恐怕需要很長的時間。

面對眾多棘手的難題,香港的發展前景在哪里?香港在產業經濟層面還有沒有實現突破的可能性?有的,那就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一體化。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規劃要點

在產業的意義上,香港在未來很難繼續扮演窗口或者跳板的作用,它必須融入到大灣區的建設中,重新設定自己的城市和產業定位。

香港要做的是堅持自己的優勢,也就是強化自己作為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和風險管理中心的功能,同時和大灣區內的深圳、廣州、大佛山地區等形成更好的產業協同作用。

在黑暗的隧道里走了現在香港也該看見隧道盡頭的光亮了。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