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Echo
來源:獨角獸早知道(ID:iponews)
近日,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1)》顯示,2020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約為33773億元,同比增長約2.9%;考慮到2021年宏觀經濟可能出現的強勁復蘇,預計今年增速將有較大回升,有望達到10%至15%;未來五年,中國共享經濟年均增速將保持在10%以上。
今年春節就地過年,根據青桔、哈啰等共享單車平臺發布的數據,各大城市的共享單車使用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共享經濟被資本熱捧時,什么都可以拿來“共享”,街頭的公交站、小區門口隨處可見的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商戶里的共享充電寶,還有車站、寫字樓附近的共享雨傘等。
隨著ofo等一批領軍企業陷入困局,共享熱迅速退潮。經過這幾年的沉淀,如今,哪些共享經濟模式已經悄悄走了出來,形成了日漸成熟的商業模式?
共享單車迎來第二春
隨著四年前共享單車領域燒錢大戰的鳴金收兵,共享單車平臺接連倒閉,曾經的業界巨頭如橙(摩拜單車)、黃(ofo)、藍(小鳴單車)已漸漸在街頭巷尾銷聲匿跡,如今已經被綠(青桔單車)、黃(美團單車)、藍(哈啰單車)登上舞臺并占領市場,形成了哈啰、美團和滴滴頭部公司的三足鼎立之勢。
去年4月,青桔單車完成10億美元融資,其中8.5億來自滴滴出行內部,1.5億美元由君聯資本和軟銀提供;美團王興在2019年美團Q3財報會議上明確表示,共享單車是2020年核心的投資領域,年前剛剛傳出哈啰出行即將上市的消息。這是如今街頭巷尾重新生長出來的共享單車,已經悄悄找到盈利模式了嗎?
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資本逐漸抽身共享單車行業之后,為獲得可靠的盈利模式,漲價成為整個行業的主旋律。
打開三家頭部公司的App可發現,如今已經沒有一家平臺預收押金了,取而代之的是單次15分鐘1.5元的收費模式,同時可購買月卡、季卡、年卡、次卡等形式收費。
青桔單車7天暢騎卡10元,包月暢騎卡16.8元,90天暢騎卡為49元;次卡有30天7次4.9元,15天10次6元,30天10次6.8元等,選擇多樣。美團單車7天、30天、90天暢騎卡分別為5.8元、16.8元、55元。
2018年 ,哈啰出行CEO楊磊在出席公開活動時算過一筆賬:哈啰單車每日每臺車運維成本3毛多錢,折舊成本在6毛錢,而單車日均收入已突破1元錢了。因此單車業務盈利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以此計算,每臺共享單車只要每日被騎行一次以上,在提高單次使用收費和推行“暢騎卡“模式的背景下,盈利并非難事。
然而,共享單車是一門需要投放規模的生意,對三大巨頭來說,難點不在運營、資金和產能,而是各地政府分發的合規配額十分有限,投放規模上不去就難以形成盈利。
共享電單車成追逐焦點
在共享單車市場缺乏充足的發力空間,以至于并不賺錢之時,巨頭們又盯上了另一個更垂直的領域——共享電單車。單方面來看,共享電單車以更為便捷的使用性、更為高效的平均周轉率和客單價完勝共享單車,盈利也更為可觀。
有行業內人士曾算過一筆賬:一般來說,電單車騎行時間在15分鐘左右,客單價2元。以一天翻臺率6次計算,一輛電單車營收12元。成本上,一臺電單車為3000元左右,1天的損耗為1.5元,如果以10萬臺電單車計算,一天的凈利潤就有105萬,大約9.5個月就能回本。
看上去如此賺錢的業務,巨頭們無論如何是不會放過的。
哈啰2017年開始投放電單車,是三巨頭中最早的,但當時一二線城市大多明確禁止或不鼓勵發展電單車;滴滴2019年6月成立兩輪車事業部,歸屬于普惠與出行服務事業群,整合自有品牌青桔單車和街兔電單車;美團在2020年3月也開始大力投入電單車,此前曾少量試水。
2019年電動車“新國標”正式執行后各地對電單車的管制逐步解綁,為解決3至10公里中短途出行痛點,技術的更新應用使得共享電單車的潛力空間也得到了進一步釋放,預計2025年共享電單車投放車輛或將超過800萬輛,2019年到2025年的復合增長率或將達到41%。
在一線從業者看來,這個行業的2020年是危機并存但又呈現出巨大轉折機會的一年。巨頭入場、同行競爭、政策監管,這些因素都帶來多重的影響。
相關事實證明,政府加大管控,積極出臺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并進行相關的限額限牌之后,共享電單車這一出行行業才能發揮它最大的價值,為交通體系賦能。
市場對共享電單車是有需求,在未來不斷摸索前景的道路上,共享電單車或許能夠找到適配的商業模式。
共享電單車對于巨頭們而言,在當下更多的是流量維系和流量獲取的來源。無論是阿里、滴滴還是美團,在自己主營領域中的流量基本見頂,為獲取更多流量和留存現有流量,從其他渠道獲取流量是很有必要。如果三者某一方退出廝殺,從中流失的不單只是共享電單車的流量,有重合業務的流量或許也流向別家。
共享充電寶也要上市
在另一領域,早前有媒體報道,軟銀參投的共享充電寶企業怪獸充電計劃在美國進行IPO,目前正與花旗、中金、華興資本及高盛等投行洽商,目標或定于今年上半年上市,募資3億美元。
共享充電寶頭部公司——“三電一獸”即街電、小電、來電、怪獸充電,除了怪獸充電,小電科技也已有上市計劃。
共享充電寶在經歷過幾輪漲價后,目前街電、小電、來電、怪獸充電共享充電寶的價格已經漲到每小時3-4元,且每日封頂價格也從之前的18元、20元漲到了30元。
具體來說,街電前五分鐘充電免費,超出部分按2元/半小時收費;小電為前五分鐘免費,超出部分每小時收費3元;怪獸充電為前三分鐘免費,按1.5元/半小時計算費用;來電的計費規則同樣是1.5元/半小時。
共享充電寶重新受到資本的青睞,還是因為盈利模式更為清晰。隨著行業的發展和成熟,共享充電寶企業商業模式日益清晰,除了收取使用費外,還可通過廣告位招租、用戶回流商戶、開發定制化產品等形式獲取收益,但是充電寶產品租賃仍然是目前共享充電寶行業最核心的商業模式。
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20上半年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發展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共享充電寶用戶已達2.29億人。
業內人士認為,純“燒錢”從來不該是健康的商業模式,一個行業里大部分企業采取這樣的模式,對行業的危害性極大。如今,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開始走出有自身原動力的商業模式,這樣的共享經濟才能健康、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