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量子位
魚羊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剛剛引入國家隊戰略注資,完成超10億元的新一輪融資,最近一年還率先實現了無人駕駛規模化商用……
從創辦之初就自帶明星光環的中國自動駕駛公司馭勢科技,最近又被聚光燈籠罩。
前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吳甘沙領銜創辦,早在2017年CES國際消費電子產品展亮相了完全無人駕駛原型車,驚艷全球,現在又在香港國際機場、上汽通用五菱生產基地等場景中實現真無人商用落地……
這家創辦5年的公司,總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然后開啟新一輪憋大招。
而也就是這種風格,讓馭勢科技在大眾認知中的呈現偏差。
馭勢科技(現在)是一家怎樣的自動駕駛公司?
有人會聯想到2017年白云機場接送乘客的擺渡車,有人則認為馭勢科技側重于物流、貨運……
但實際上,這都不是馭勢科技無人駕駛技術的全貌。
馭勢科技,剛剛創辦滿5周年,現在是這樣一家無人車公司——
商業化:全球最快實現規模化商用的無人駕駛公司
還是先從最新的商業化落地情況說起。
早在2019年12月,馭勢科技和香港機場管理局共同研發的無人駕駛物流車,就已正式投入服務。
真·無人,沒有安全員的那種——每周7天,每天20小時,風雨無阻全天候運營。
而這一項目,也成為了全球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在機場實際操作環境下運行的無人駕駛常態化運營項目。
并且在疫情之后,價值被更進一步放大。
因為在技術上實現了“去安全員”,滿足了防疫期間機場常態化運作的需求,所以從2020年10月開始,這一無人駕駛物流車項目正式擴展服務范圍,每天穿梭在香港國際機場海天客運碼頭及一號客運大樓行李處理大堂。
此前機場等對于這樣的“無人化”會傾向于低調,但同樣因為疫情。
香港國際機場開始明確官宣:海天客運碼頭將在2021年第一季度全面啟用馭勢科技無人駕駛物流車,完全取代傳統人力駕駛拖車,來運送旅客行李。
馭勢科技的技術和方案,由此開始獲得更多機場的青睞。
但馭勢科技的無人駕駛規模化商用,場景不止機場,還有廠區。
2019年9月,馭勢科技攜手上汽通用五菱,共同交付了國內首條無人駕駛物流線路。
在疫情考驗下的2020年,該廠區無人物流項目同樣已經常態化,并實現突破性進展。
截止2021年1月,該項目累計建成20+條無人物流路線,常態化運營的“真無人”無人物流車達到百臺規模,總運行歷程達到30萬+公里,運行總趟數超20萬+次。
△馭勢科技無人駕駛物流車在《新聞聯播》中露臉
這樣的無人物流車運行數量,規模全球第一。
其真無人的自動駕駛運營里程數累積突破45萬公里,并以每月至少5萬公里遞增,甚至超過了國際上自動駕駛標桿企業Waymo對外公布的真無人運營里程。
可以說,在規模化商用落地方面,馭勢科技已經找準場景,走在全球最前列。
反映在業績上,在2020年,馭勢科技累計為各行各業交付了數百套“AI駕駛服務”,年度銷售業績同比增長150%。
技術路線:載貨也載人,打造全棧技術平臺
如果從商用化落地的節奏來看,馭勢科技確實選擇了在物流和貨運上先行一步——這本身是一種務實的態度,先找到落地場景,才能在獲得收入的同時積累大量數據。
但若就此判定馭勢科技是主打貨運,可能就管中窺豹只見一斑。
事實上,最快實現規模化無人駕駛商用落地背后,馭勢科技打造的是全棧技術平臺。
也就是說,單就技術角度而言,要用一套技術既解決載物的問題,也解決載人的問題。
馭勢科技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吳甘沙對此還有過說明,認為載人與載物的差異可以從4個維度來理解:
第一是安全性,無論載人、載物都要安全。
第二是舒適性,載人的舒適性要求會比載物更高。
第三是競爭性,即在車流繁忙的場景中,自動駕駛車輛要積極競爭路權。同樣,在這方面載人比載貨的要求更高。
第四是社會性,就是假設無人車沒有頂上的機關傳感器,外表跟人類駕駛的車一模一樣,在車流中能不能簡單分辨出哪個有人,哪個無人。
載人和載物的場景分別要在這4個維度上做不同的取舍,但本質上,無論是特定場景,還是半開放、開放道路,背后的技術都可以是一樣的。
具體如何落地?
馭勢科技的核心技術路線是,基于自主和可商業化的硬件方案,通過不斷豐富場景來累積AI駕駛技能、運營能力和數據,實現“全場景、真無人、全天候”的自動駕駛技術,全面覆蓋乘用車和商用車市場。
其U-Drive智能駕駛平臺,包含關鍵自動駕駛算法、全功能車規級智能駕駛控制器、云端智能駕駛服務系統三大核心技術模塊,可適配大量主流車型,同時具備系統自我升級能力。
其中馭勢科技自主研發的智能駕駛控制器,能夠為L3-L4級自動駕駛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度集成的智能駕駛系統,可進行環境感知、融合定位、實時決策、車輛控制。
而云端智能駕駛服務系統提供車輛運營管理、智能駕駛仿真、數據管理服務、高精地圖服務等功能,能夠實現無人駕駛汽車及車上傳感器數據的采集、存儲、傳輸及分析,方便無人駕駛應用的管理和監督,進而對無人駕駛的感知、規劃和控制算法提供反饋和優化建議,提高無人駕駛的安全性和用戶體驗。
基于這樣的技術能力,馭勢科技展現出一種“兩條腿走路”的方式,逐步實現碗里的、鍋里的,田里的。
從有場景的貨運物流無人駕駛,到AVP(自主泊車)系統,再到公共道路運營的無人公交,終極目標依然是萬億級體量的Robotaxi市場。
而且連點成線,縱覽回顧馭勢科技這5年,路線和追求,始終沒有過改變。
馭勢科技這五年
馭勢科技(現在)是一家怎樣的無人車公司?
上述展開之后,或許你已經知道,有備受關注的商業化成績,有目標明確的技術發展路徑。
但若想更加全面地了解馭勢科技到底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或許還需要在其5周年節點上,通過回顧其過往點滴,得出更加清晰的總結。
首先,馭勢科技不可謂不“敢為”。
2017年,馭勢科技先后在廣州白云機場、杭州來福士商場試水無人駕駛商業項目,率先在國內開啟無人駕駛技術商業化的場景探索和落地。
2019年,馭勢科技在嘉善測試場完成“去安全員”運營測試,成功挑戰“真無人”的自動駕駛困難模式。并在同年年底開啟了無人物流車的常態化運營。
其次,馭勢科技的崛起不可謂不迅速。
從北京車庫創業,到在全國擁有多個分支機構(北京、上海、浙江等)、400+員工,馭勢科技在5年時間里快速向市場證明了自己的技術實力和生存實力,一汽、上汽、宇通客車等等汽車廠商均已與其展開合作。
還不僅僅是得到市場的認可。
2018年,馭勢科技入選工信部“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示范應用。
2020年1月,入選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單位。
而就在本月,馭勢科技引入國開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戰略注資,完成超10億元人民幣的新一輪融資,躋身“國家隊”。這也是國開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在自動駕駛領域的首筆投資。
最后,馭勢科技證明了真正的光芒總會被看到,只是需要一些時間。
馭勢科技創辦于2016年,正是AI和自動駕駛熱氣沖天之時,但其后5年里,也經歷了新生行業需要經歷的生死淘汰、外界冷暖,以及突如其來的疫情挑戰、風云變幻。
在這過程中,馭勢科技不是一家始終被聚光燈包圍的公司,也不是常以融資節奏和轟動性進展賺足眼球關注度的公司……
但現在,從如今結果而言,可以說馭勢科技是一家久經考驗的自動駕駛公司,是一家率先用商業化成績單為行業正名的公司。
自動駕駛,需要更多這樣的公司。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