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紅杉匯
“后真相”時代,我們的世界充斥著各種錯誤信息、偏見、神話、偽科學、騙局,以及有缺陷的“知識”。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說過:“我們喜歡說外在的世界是真實的,或者我們能夠測量的東西是真實的;如果你思考得再久一點就會發現,所謂唯一真實的不過是你所感覺到的、測量出的和你感知一切的方式;外部世界很容易淪為大腦的幻覺。”
那么,我們該相信什么、懷疑什么?該如何思考、如何決策?
耶魯大學博士、國際知名播客主持人史蒂文·諾韋拉的新書《跨越認知陷阱,建立科學思維》告訴我們,我們的大腦存在“設計缺陷”,最應該首先懷疑的就是自己。書中詳細剖析了30類邏輯謬誤,從批判性思維的4類工具入手,提供了“科學思維工具箱”,來幫助我們看清認知陷阱,掌握批判性思維技巧,成為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從而提高決策水平。
??文末還有送書福利哦
如何獨立思考:
跨越認知陷阱,建立科學思維
史蒂文·諾韋拉/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21年1月
2016 年,“后真相”(post-truth)一詞被牛津詞典選為年度詞匯,該詞典給出的解釋是“比起陳述客觀事實,訴諸情感及個人信仰更能左右社會輿論”。如果說以前是“事實勝于雄辯”,那么現在是“雄辯勝于事實”。更讓人擔心的是,很多“雄辯”喬裝改扮成了“事實”,假消息防不勝防。在這個眾說紛紜的時代,“失實”與“片面”非常常見,偏激驅走了客觀,情緒代替了邏輯。
曾經,人類因無知而無助;如今,我們因深陷信息洪流而無所適從。“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我能相信什么?我又該如何判斷?”正是應了那句話,自由與焦慮、選擇與責任從來都是一個硬幣的兩面。當不用再聽命于他人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更加不知所措;擁有了對信息的選擇權,甄別真偽也就成了無法回避的個人責任。
從如何處理孩子發熱,到投資、買房、規劃人生,搜索引擎只能提供信息,卻無法幫你抉擇。如果你希望做出更明智的選擇,如果你想弄清真相,那么這本書應該能幫上忙。當然,作者并不會告訴你該相信些什么,該懷疑些什么,他們關心的是一個更根本的命題:你要如何判斷該相信什么,該懷疑什么?如果給這本書起一個更容易理解的名字,那會是“萬物評判指南”。
在這個新產品和新理論層出不窮的時代,這種判斷力堪稱一種基本的生存能力,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有廣告寫道:“專業機構研究證明,本品中含有的……可以顯著延緩衰老!”這句話其實埋藏了很多疑點
●??研究中的樣本量有多大?(十幾個人吃了有效不等于對所有人有效。)
●?這個結果是否發表在經同行評議的期刊上,或者是否被其他獨立實驗重復過?(其他專業人士認可嗎?被其他人驗證過嗎?)
●? 衰老延緩的測量指標是什么?(比如,是實驗樣本自覺變年輕了還是關鍵生理指標出現了逆轉?是臉部皺紋減少了還是認知功能改善了?對了,比起認知功能,有人可能更關心前者。)
● 它的適用人群是誰?(所有人都能吃嗎?)
上面這些疑問只是書中“評判問題清單”中的一部分,作者更希望幫助讀者培養“科學懷疑論者”的思維習慣。
科學懷疑論者不是事事質疑的憤世嫉俗者,他們只是用遵循科學、符合邏輯的方式來檢驗那些靠經驗得出來的結論。為了完成這一使命,作者精心準備了一個科學方法論的工具箱,里面擺放了一套解剖迷思的手術工具,而第一個躺在手術臺上的人你再熟悉不過了,那就是你本人。
在人人忙于“認知升級”的時代,我們努力學習和積累各種知識和技能,卻甚少有機會停下來想想這些工具的使用者——我們——的大腦究竟可能會有什么偏差。此書的第一次手術就是從暴露我們大腦的局限性開始的。
我們永遠弄不清楚大腦之外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樣子的,因為我們一直要通過大腦這個“濾鏡”來感受、觀察和理解外部環境。如果不知道這個濾鏡的局限,我們就會做出明明是眼鏡上有土卻去擦窗戶的蠢事。
有個笑話說,如果酒吧里坐在你對面的人不夠美,那可能是因為酒吧還沒有打烊或者你喝得還不夠多。人類的大腦很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我們一生都活在由大腦加工的“后真相”中,或者也可以稱其為“腦真相”。人與人最大的區別不在于“腦真相”的差異,而在于是否質疑過自己的“腦真相”,或是篤信其為唯一真理,將其奉為行動圭臬。“腦真相”的特點是不關心“精確”,只關注“生存”;不注重“客觀”,只看重“驗證”。
比如,你可以試著調查一下周圍家庭中夫妻二人各自承擔了多少份額(百分之幾)的家務,記住一定要對夫妻二人分別問詢,一個很可能的結果是:兩個人的份額相加后會超過 100%。這并不奇怪,因為很多人都認為自己做了更多家務。
我們的大腦一直在為證明某些論點而努力搜集證據,這些論點包括但不限于:“你怎么那么可愛!”(戀愛時。)“你怎么那么可惡!”(結婚后。)“我是對的!”(或你是錯的?。?/font>“你不像我愛你那么愛我!”稍稍留心就會發現,書中所說的這種“確認性偏差”幾乎無處不在,用觀點的篩子篩選證據,最終無論你如何看待這個世界,都能證明自己是對的。我們并不想看到世界的全貌,我們只想通過一面鏡子照見自己的聰明睿智。
上述種種只是書中一隅,作者一遍遍地提醒我們,作為一名科學懷疑論者,最應該首先懷疑的就是自己,我們的認知偏差(軟件)和神經系統(硬件)都會漏洞百出。不過,此書并不只是讓我們反躬自省,作者還提供了眾多有趣的“病案”供我們診斷和解剖,從捉鬼專家到反疫苗運動,還有熱門的轉基因迷思等等。作者像一位充滿幽默感又循循善誘的上級大夫,手把手地帶領讀者用工具箱里的各種手術工具層層剝開表象,讓你在不知不覺中醫術見長。
不過,科學懷疑論并不是攻擊他人的工具,我們不能為了反對而反對,而科學懷疑論者是為了真相而質疑,為了探究而提問。如果說“杠精”是自鳴得意,那么科學懷疑論者則滿懷謙卑:“我并不比你知道更多,我只想和你一起探究真相?!?/p>
面對茫茫宇宙,我們都渺小而無知,唯一的區別只有是否自知,科學懷疑不只是科學的思維方式,更是一種人生態度——承認無知,萬事存疑,尊重異見,永遠好奇。有的真相也許永遠不可知曉,但是對它的探究能給我們短暫的人生以意義;也許宇宙并不關心人類的答案,但是我們樂在其中。
● ● ● ●
怎樣開始培養你的科學懷疑思維呢?我們選出了《如何獨立思考》這本書中的10種邏輯謬誤,不妨從這些邏輯謬誤入手,開始省察自己吧!
1.不當推論:前提和結論之間不存在必然的邏輯聯系。比方說,因為瑞士奶酪是黃顏色的,所以我認為它對健康有好處。
2.訴諸權威:判斷的依據不是事實和邏輯推理,而是某個人的觀點或立場。如:某教授認為 A 是正確的,該教授是這個領域的權威,因此 A 必定是正確的。
3.訴諸后果:顛倒了正常的因果關系,聲稱正是某個事件的最終結果或最終達到的目的才導致了該事件的發生。比如有人聲稱鳥類進化出羽毛是為了能夠飛翔,但實際上,很可能鳥類學會飛行前就已經長有羽毛了。
4.錯誤因果:將兩個事物之間暫時的聯系視為必然的因果關系。比如我感覺不舒服,于是我采用了 A 療法?,F在我感覺恢復了,那么一定是 A 療法起作用了。其實也是不治而愈的。
5.混淆相關與因果:把兩個不過是同時發生的變量視作互為因果。比如有機食品的銷量與診斷患上自閉癥的人數呈現密切關系。但這或許是碰巧相關,并非因果關系。
6.詭辯或特設推理:人們強行在辯論中加入新的變量,使該論證過程勉強算得上合理。只有當需要的時候,人們才有意地炮制出。
7.訴諸偽善:人會因為別人也犯過同樣的錯誤,就給自己的行為尋找推脫的借口。如:“我給不了可靠的證據,你也給不了?!边@類說辭背后的邏輯。
8.訴諸人身:為了駁倒他人的主張或結論,不惜進行針對個人的攻擊,而并非針對論證本身。陰謀論者的觀點常常會帶有人身攻擊(特設推理也是他們所依賴的重要手段)。
9.訴諸無知:認為我們無法否認某個觀點不是真的,那么它應該就是真的?!叭狈ψC據不能成為證據不存在的理由?!睂嶋H上,證據缺失就說明證據可能不存在,只不過并非百分之百能夠證明其不存在罷了。
10.混淆未知與不可知:如果某個現象目前尚未得到很好的解釋,并不意味著它就永遠無法解釋,或許是意味著它不符合自然法則,或只有超自然的神秘理論才能解釋它。即認為我們目前不了解的事物,將來也永遠得不到解釋。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