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量子位
魚羊 編譯整理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5nm才剛嘗上鮮,臺積電的3nm廠房也已竣工,甚至傳出2nm工藝取得突破的消息。
眼看著摩爾定律極限將至,下一步突破,恐怕就要看碳納米管的了。
畢竟,芯片制造工藝達到5nm,就意味著單個晶體管柵極的長度僅為10個原子大小。而碳納米晶體管的直徑僅為1nm。
并且,導電更快、效率更高。
但從1998被提出至今,碳納米管芯片仍存在一系列設計、制造和功能上的問題,比如其在邏輯電路中充當開關時的控制問題。
現在,由臺積電首席科學家黃漢森領導,來自臺積電、斯坦福大學和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新的制造工藝,能更好地控制碳納米管晶體管。
并且,仿真實驗的結果表明,用這一方法制造出的碳納米管元件,與基于CMOS(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的硅元件性能更為接近。
具體詳情,一起來看。
新的柵極電介質工藝
在進入正題之前,不妨先來了解一下柵極電介質。
這是位于柵極(gate)和晶體管溝道區域之間的一層絕緣層。
當晶體管在邏輯電路中充當開關時,柵極上的電壓會在溝道區域產生電場,從而切斷電流的流動,控制下方溝道的導通和關斷。
△CMOS截面圖,圖源:維基百科
最早,這一絕緣層由二氧化硅構成。但隨著硅晶體管尺寸的不斷縮小,絕緣層也不得不變得越來越薄,以便用更少的電壓來控制電流,降低能耗。
這時候,二氧化硅就不再適用了:絕緣層太薄,那么由于量子力學的隧穿效應,實際上任何電荷都能穿透它,造成能量浪費。
于是,半導體領域的研究人員搬出了一種具有較高介電常數(即高k)的介質材料——二氧化鉿。介電常數高,也就意味著更厚的二氧化鉿層,就能實現更薄的二氧化硅層的性能。
碳納米管晶體管上同樣采用了二氧化鉿柵極電介質。但新的問題出現了:
沉積高k電介質的方法是原子層沉積。這一方法需要一個“起始點”,在硅中,就是表面自然形成的薄薄氧化層。
但碳納米管不會自然形成氧化層啊,這就導致它并不能為沉積提供“起始點”。
納米管的瑕疵倒是可以形成沉積點,但這又會限制其導電能力。
那么,怎么才能在不影響其性能的情況下,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呢?
這時候,我們書歸正傳,來看看這項新研究提出的解決方案:
在碳納米管和二氧化鉿之間加入一個中間k介質。
△中間圓形為納米管,上部黑色為柵極
具體而言,根據臺積電Matthias Passtlack和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Andrew Kummel教授的研究,是將二氧化鉿和氧化鋁相結合。
其中,氧化鋁采用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發明的納米霧(nanofog)技術制備。氧化鋁會像水蒸氣凝結成霧一樣,凝結成簇,覆蓋在納米管表面。
以氧化鋁界面為基礎,二氧化鉿原子層沉積的過程就能展開了。
實驗結果
兩種電介質的綜合電特性,使得研究人員能夠在一個直徑只有15nm的柵極下,構造一個厚度小于4nm的柵極電介質裝置。
并且,根據這一方法制備的碳納米管元件,具備與基于CMOS的硅元件形似的開/關電流比特性。
仿真實驗的結果還表明,即使是柵極電介質更薄、尺寸更小的元件,也同樣work。
碳納米管取代硅,還有多遠?
當然,控制問題僅僅只是一方面。
想要讓碳納米管芯片真正具備與硅基芯片一戰的實力,還有許多亟待解決的挑戰。
比如如何制備超高半導體純度、順排、高密度、大面積均勻的碳納米管陣列。比如如何對碳納米管進行摻雜以增加柵極兩側的載流子數量……
不過近年以來,也不斷有好消息傳出。
北京大學彭練矛院士團隊,今年5月份就在Science上發文,發展了一套可以制備排列碳納米管的技術,排列密度達到每微米200-250根。
去年,MIT研究團隊發布全球首款碳納米管通用計算芯片,使用超過14000個晶體管,并且碳納米管產率為100%。也就是說,14000個晶體管每個都有效,沒有一個報廢。
黃漢森就表示:
我們正在一件一件地搬除障礙。
如果我們能把所有解決方案組合在一起,我們就能擊敗硅。
參考鏈接:
https://spectrum.ieee.org/nanoclast/semiconductors/devices/scaleddown-carbon-nanotube-transistors-inch-closer-to-silicon-abilities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