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喬納森·奧卡拉漢(Jonathan O‘Callaghan)
翻譯 | 趙劍琳
在離我們最近的恒星系統半人馬座α星(Alpha Centauri,也就是科幻小說《三體》中三體文明所在的恒星系統)中,是否存在宜居行星?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尋找答案。他們試圖透過該系統的兩顆類太陽恒星——半人馬座α星A和B的炫光,尋找繞行行星的跡象。而該系統的第三顆較小的恒星——比鄰星,已知至少擁有一顆行星。
尋找半人馬座α星中的行星可能會帶來巨大的科學回報。這幾顆恒星離我們只有4光年多一點,在宇宙中只是一步之遙,幾乎就在我們家門口。這個恒星系統中任何行星都可能成為未來研究的重點目標,而其中可能存在生命的類地行星更是重中之重。現在,一些科學家計劃推動一項前所未有的探索計劃——使用私人投資建造的望遠鏡來增進我們對半人馬座α星的認識。“這對我們來說是獨一無二的機會,可以揭示在這個天體系統中是否存在宜居行星。”望遠鏡團隊成員,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奧利維耶·居永(Olivier Guyon)說,“此前沒有人進行過類似的嘗試。”
2021年11月16日,望遠鏡團隊宣布已從澳大利亞政府獲得了超過50萬美元的資金,用來繼續開發相對低成本的望遠鏡Toliman。項目的領導者是悉尼大學的彼得·塔特希爾(Peter Tuthill),他和同事在幾年前首次提出了Toliman的設計概念。這種小型望遠鏡只有鞋盒大小,是為尋找半人馬座α星中的行星,尤其是宜居帶中的行星而特別設計的,它將以一種其他望遠鏡無法做到的方式進行搜索。按照計劃,團隊將在2023年之前完成望遠鏡的建造并將其發射至地球軌道,準備開展在太空的搜索任務。
Toliman望遠鏡主要利用半人馬座α星A和B的雙星性質來探測它們宜居帶中的行星,這兩顆恒星之間的距離略大于天王星到太陽的距離。望遠鏡將使用一種名為“衍射光瞳”(diffractive pupil)的技術。塔特希爾說,這是一種借助了某些光學技巧的革新性方法。這個12厘米寬的望遠鏡不直接拍攝高分辨率的恒星圖像,而是將來自恒星的光分散成數千個像素,生成一個復雜的圖案,從中可以看到代表每顆恒星所在空間位置的“光子指紋”。科學家們希望,能從這些數據中發現恒星位置由行星引力引起的微小變化。相較于單獨的一顆恒星,兩顆恒星的存在會使得這項名為“天體測量”的任務更容易實施,因為兩顆恒星之間的距離可以被更準確地測量出來。“半人馬座α星非常適合用這項技術探測,”塔特希爾說,“它是這項任務的完美目標。”
利用Toliman兩年內的天體測量數據,研究人員應該就能確認半人馬座α星A或B的宜居帶內是否存在行星。通過評估新發現的行星對恒星的引力強度,天文學家還能精確地測量出它們的質量,這是天體測量技術最大的優勢。
Toliman任務預示著系外行星研究會發生一些有趣的變化。其一是,科學家不再僅僅依賴航天局和其他政府機構的支持,而是利用私人資金來推動無法保證成功的太空科學研究。“像這樣高風險的任務很難得到公共基金機構的資助,因為在半人馬座α星系統中也可能沒有行星。”居永說。但此類任務的潛在回報也是巨大的,“一旦我們有所發現,在離我們最近的恒星系統中找到了一顆潛在的宜居行星,就將徹底改變各大機構的研究計劃。”
塔特希爾指出,在探測半人馬座α星之后,Toliman望遠鏡還可以用來探測附近的其他雙星系統,例如距離我們約11光年的天鵝座61(61 Cygni)。但這些恒星系統都不夠近,無法進行足夠精確的測量,因此科學家只能對質量更大、不那么宜居的行星進行探測。塔特希爾希望,在探測其他恒星周圍的行星時,能夠找到質量比地球大一些的,或類似海王星的目標。
本文轉自《環球科學》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