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emo危害大!《科學》:盡快改正,睡覺才能恢復好心情

深夜emo危害大!《科學》:盡快改正,睡覺才能恢復好心情
2022年05月20日 07:30 新浪科技綜合

  每每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有些人躺在床上便開始emo起來了,回顧起白天發生的事情,或讓人焦慮,或讓人抑郁。那么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想太多解決不了問題,而擺脫這些情緒的煩惱最好的辦法就是睡覺。

  俗話說,睡一覺起來沒什么大不了!還別說,這句話可能在科學上是有一定依據的。

  最近《科學》上發表的新研究就支持了這一觀點,瑞士伯爾尼大學的研究者發現大腦可以在睡眠中對情緒進行分類處理,鞏固積極的情緒同時抑制消極的情緒。研究者多次強調,睡眠在心理健康中非常重要。

  處理好不同的情緒,區分危險和安全情緒是動物生存必需的技能。負面情緒一旦過多,很容易導致創傷后應激障礙、焦慮癥等病理狀態。

  而這一情緒處理過程很可能離不開快速眼動(REM)睡眠階段,這一睡眠階段中的夢境會伴隨著許多強烈情緒。伯爾尼大學神經病學系的 Antoine Adamantidis 教授一直感到疑惑,前額葉皮層在白天處理這些情緒時很活躍,但在REM睡眠期間卻異常的安靜。

  這種矛盾的現象說明在REM階段,大腦中發生了一些我們還不了解的事情。

  為了找到答案,研究者選取了一批小鼠并讓它們不斷識別安全和危險相關的聲音,這樣會讓小鼠累積不同的情緒。相應地,兩種刺激帶給大腦神經元的反應也是不一樣的。隨后,它們開始記錄小鼠清醒和睡眠時,神經元活動的變化。

  神經元作為一個復雜的結構,有著接收信息的樹突,整合信息的細胞體,以及輸出信號的軸突。但是在REM階段,前額葉皮層神經元的不同部分工作狀態卻不一樣,此時盡管它們的樹突被激活,細胞體卻保持著沉默狀態。

  Adamantidis 教授解釋道:“這意味著兩個部分的工作已經脫鉤了,樹突是清醒的,但細胞體卻睡著了。”樹突負責處理危險和安全的情緒信息,但是由于細胞體處于靜息狀態,這部分信息在REM睡眠期間不會向外輸出。

  所以大腦此時能夠在神經元樹突部分區分不同的情緒種類,但是抑制了我們對情緒的過度反應,尤其是減少了對負面情緒的反應

  當研究者特異性地抑制了樹突,會使得小鼠在學習行為中失去辨別危險信息的能力。研究指出,這種神經元脫鉤機制有利于讓我們保持身體狀態的穩定,如果睡覺的時候仍然對許多恐懼、焦慮情緒有過度反應,那么很容易患上各種精神疾病。

  因此,如果你覺得白天的壓力過大,大腦處于焦慮、失落感中,務必在晚上給大腦一個休息的機會,讓它停止繼續傳播這些負面情緒信息。當然,除了幫助解決情緒問題,充足的睡眠對多方面的健康都是有益的,一定不要emo到天明!

  參考資料:

  [1] How sleep helps to process emotions。 Retrieved May 16th, 2022 fro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2-05-emotions.html

  [2] Mattia Aime et al, Paradoxical somatodendritic decoupling supports cortical plasticity during REM sleep, Science (2022)。 DOI: 10.1126/science.abk2734

  本文來自藥明康德內容微信團隊

熬夜
新浪科技公眾號
新浪科技公眾號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

創事記

科學探索

科學大家

蘋果匯

眾測

專題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數碼 新浪手機 科學探索 蘋果匯 新浪眾測

公眾號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為你帶來最新鮮的科技資訊

蘋果匯

蘋果匯為你帶來最新鮮的蘋果產品新聞

新浪眾測

新酷產品第一時間免費試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學家新聞,精彩的震撼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