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日落是宇宙中令人驚嘆的奇景之一,能夠觸動每個人類彷徨的心弦。從繪畫到詩歌、再到美麗的攝影作品,暮色四合的場景總能喚醒我們內心藝術的一面。
但如果你有造訪火星的計劃,想在紅色星球上以欣賞一場壯觀的日落作為第一天的收尾,那你一定會大吃一驚的。
2005年,在NASA的勇氣號火星探測車拍攝的一張火星日落的照片中,只見天空中懸掛著一輪呈藍白色的太陽,四周圍繞著一圈藍色的光暈,與地球上日落的場景迥然不同。
地球與火星的天空之間有種奇妙的聯系。地球呈淺藍色,天空也以藍色為主,黎明和日落時分則逐漸變為橘紅色。而巧合的是,火星的天空則呈現橘棕色,在日落時會逐漸過渡為淺藍色。在兩顆行星的天空中閃耀的都是同一輪太陽,為何顏色會如此懸殊呢?
火星上的日落
火星距太陽比地球要遠得多,因此從火星上看去,太陽要顯得小得多、也黯淡得多。
多臺火星漫游車收集的數據顯示,太陽從火星上看,會呈現為淺淺的藍白色。另外在日落時,太陽周圍似乎被一圈藍色的光暈籠罩,越往外顏色越淺,逐漸與灰紅色的火星天空融為一體。
但這種現象究竟是由什么引起的呢?奧秘就隱藏在火星大氣層中。
大氣是如何影響太陽光線的?
太陽釋放出的電磁輻射呈譜狀分布,范圍從高頻的伽馬射線一直到低頻射電波。其中有一部分可以被肉眼探測到,因此名叫可見光譜段。我們一般將這部分光線叫做“白光”,但它們其實可以被進一步分解為七種不同波長的光線,即“赤橙黃綠青藍紫”。
簡單來說,同樣的電磁輻射到達不同行星時的強度固然有所不同,但每顆行星上天空和太陽的顏色更是迥然相異。這是因為,除了陽光本身之外,我們所見的顏色還取決于另一個因素:光線穿越的介質。
光線與不同顆粒會發生不同的相互作用。遇到一個顆粒時,光線可能被吸收、也可能被反射、或者被散射出去。這些現象發生的程度取決于與光線發生相互作用的顆粒的性質。有些顆粒更容易使波長更長的紅色光發生散射,有些則更容易使波長較短的藍色光發生散射。因此,有些波長的光會在光線傳播的過程中被剔除出去,剩下的光線便決定了我們看到的是何種顏色。例如,外太空中沒有顆粒物可以散射或吸收光線,因此太陽在我們看來就是白色的。
為什么地球上的日落呈紅色呢?這與一種名叫瑞利散射的現象有關。當顆粒物尺寸與光線波長相比很小時,就會發生這種現象。地球大氣中微小的氮氣與氧氣分子會使藍光發生散射,等到光線進入我們眼中時,就只剩紅光了。
因此要想弄懂火星上的日落為何呈藍色,我們首先要弄清火星大氣的組成。
火星大氣
火星大氣密度只有地球的80分之一。在稀薄的火星大氣中,約95%的成分為二氧化碳,3%為氮氣,1.6%為氬氣,還有不到1%為氧氣。但火星大氣中還遍布著塵埃顆粒?;鹦潜砻姹环惺⒊噼F、橄欖石、以及磁鐵石顆粒所覆蓋,這些是導致火星上藍色日落的主要原因。
如前文所述,光線的散射取決于顆粒大小。地球大氣中的顆粒物體積較小,因此更容易發生瑞利散射。但火星則不然,其大氣中懸浮的塵埃顆粒直徑介于400至700納米之間,幾乎與可見光波長相當,因此這些顆粒無法發生瑞利散射,而是會產生另一種光學現象——米氏散射。
米氏散射
米氏散射是大顆粒的主要散射形式。不同于瑞利散射,米氏散射與波長之間的關系并不大,而是更大程度上取決于光線方向。向前散射發生的概率比向側面或向后散射要大。
一般來說,各個波長的光線發生米氏散射的概率是均等的,但取決于顆粒大小和入射光方向,發生散射的波長也會有所不同。例如,火星大氣中的塵埃顆粒使紅光發生散射的概率就比藍光要大。再加上火星大氣中含有大量紅色的氧化鐵,火星的天空自然就呈現為紅色了。
藍色日落背后的科學原理
我們在分析火星日落時會注意到兩項特征,一是太陽本身呈藍白色,二是太陽周圍環繞著一圈淺藍色光暈。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為何太陽呈藍色?
太陽在火星上看之所以呈藍色,是因為火星大氣會將偏紅的光線過濾掉?;鹦谴髿庵械膲m埃顆粒大小正適合使紅光發生散射,因此相比于藍光,更多的紅光會被這些顆粒散射出去。
由于太陽光在日出和日落時傳播的距離最長,等到光線傳播至地表時,紅光幾乎已經消除殆盡,只剩下波長更短的藍光。這種現象名叫波長選擇性消光,也正是太陽呈現藍色的原因。
簡單來說,可以將大氣層想象為一塊陽光“濾鏡”。地球大氣更容易濾除藍光、留下紅光,火星大氣則更容易濾除紅光、留下藍光。
太陽周圍的藍色光暈是如何形成的?
太陽周圍的藍色光暈無法簡單地用波長選擇性消光來解釋。散射規律在這里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如前文所述,米氏散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光線的方向,并且更容易向前散射。
因此當光線穿越火星大氣時,大多數光線都會以較小的偏斜角向前散射。所以我們見到的不是藍光沿著地平線均勻散布,而是一圈面積較小、較為集中的藍色光暈籠罩在太陽周圍。
此外,不同顏色光線的散射規律也有所差異。在前進方向上,藍光的強度幾乎高達紅光的六倍,因此在我們看來,離太陽越近、藍光就越明亮。藍光的強度在散射角為10°時達到最大值,隨著散射角增加,藍色波長的主導地位也會隨之下降。當散射角超過28°,紅光的強度就會更占主導地位,這圈光暈就這樣逐漸融入了暗紅色的火星天空中。
簡而言之,太陽的藍色由波長選擇性消光現象所致,藍色光暈則是太陽光線在米氏散射作用下發生角散射的結果。
我們能在地球上見到藍色的日落嗎?
可別以為只有在火星上才能見到藍色日落,事實上,地球上偶爾也能一窺這樣的景象。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發后,當地人就報告稱該地區的太陽和月亮變成了藍色,時間持續了一個多月。
同一時期,夏威夷的塞雷諾主教還報告稱,他看到太陽周圍有一圈藍瑩瑩的光暈,被一圈棕褐色的光環包圍著。這種現象也因此被稱作“主教的戒指”。
除了火山爆發外,藍色日落在沙塵暴頻發的阿拉比亞沙漠中也偶有報道。另外,森林大火有時也會創造出紅色的天空和藍色的日落。
結論
除了以上各項因素之外,火星日落的顏色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于我們的雙眼。只有等人類親自目睹之后,我們才能描述出火星日落的真正顏色。在此之前,我們只能依賴火星漫游車傳回的照片、或者等著看地球上偶爾一見的藍色日落。(葉子)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