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立信也扛不住了?

愛立信也扛不住了?
2021年10月26日 22:58 AI財經社

  撰文/ 康嘉林 編輯/ 趙艷秋

  愛立信南京研發中心裁員又有新動向。根據愛立信的安排,從2021年11月1日起,愛立信南京研發中心將把630名員工的勞動關系轉移至其全球長期伙伴TietoEVRY(疊拓),后者是一家工程服務公司。據AI財經社了解,這涵蓋了愛立信南京研發中心的大部分人員,他們主要以3G/4G業務為主。

  在今年8月底,一封內部郵件首次披露,愛立信南京研發中心將被剝離給疊拓。內部信稱,此舉為“愛立信優化全球研發以提高效率”。除了南京研發中心外,愛立信在中國還有北京、上海、廣州和成都研發中心,覆蓋完整的無線基站系統研發。

  一位受影響的員工在社交平臺上補充了這次轉崗的賠款細節,愛立信給出的補償條件是,如果不想轉崗去疊拓,選擇離職的員工將收到N+1的賠償;愿意留下的員工,根據工作年限將獲得3到6個月不等的簽字費補償。

  作為一家成立了145年的通信企業,愛立信曾歷經和見證了全球通信市場太多的商業重要時刻和節點變遷,而且其在中國市場也有百年歷史。在5G規模部署的大熱周期下,這家百年老店遇到了新的課題。

  就在10月19日,愛立信總裁兼CEO鮑毅康在業績發布會上透露,愛立信在三季度來自中國市場的收入暴跌74%,計劃從四季度開始重組在華業務。

  “我準備去疊拓。”愛立信南京研發中心的唐梓告訴AI財經社。唐梓認為這次轉崗到外包公司在外資企業中是很常見的,考慮到自己的年紀和實際情況最終只能選擇落定,但亦有不少同仁認為公司就是在“變相裁員”。

圖/視覺中國圖/視覺中國

  外包編外人的彷徨

  一位人力資源專家向AI財經社解釋稱,外包,一直是企業節約人力成本的有效方式。具體到操作層面,員工原本簽約為A公司,然后調崗去B公司,在B公司重新簽訂勞動合同,然后B公司再裁員和發放少許補助,A公司便可節約賠償金。

  這似乎與愛立信此次計劃如出一轍,但這位專家評價這次的頂層設計“更為周全”。正如一位愛立信員工直言,如此操作可使愛立信當前3G/4G業務得以延續,疊拓也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一支一流的研發團隊,為后續業務做好準備。兩家公司此過程中節省大量原本應該支付的裁員、招聘等成本,無論是不是“變相裁員”,都穩賺不賠。

  但不少老員工則為此叫苦不迭,唐梓給自己算了一筆賬,如果賣身給疊拓,月工資不變看起來是平移,但五險一金變少,加之原本的月工資就少于同行,且沒有提及年終獎和其他福利待遇,平移等同于降薪。

  AI財經社了解到,與正式工不同,外包員工沒有花名,沒有正式員工牌,無法進入業務核心群,五險一金都是按最低標準繳納,作為編外人,更要備嘗冷眼。而在互聯網大廠屢屢出現負面新聞之時,被推到大眾面前的“背鍋俠”似乎永遠是外包員工。

  更為重要的是,疊拓被愛立信HR宣揚得極其誘人和富有前瞻性,但直到現在,所有計劃都活躍在PPT中。公開資料顯示,疊拓總部位于芬蘭,為電子OEM與半導體等行業提供解決方案,是愛立信的長期供應商之一,其他業務量甚少。

  如果放棄賣身,所拿到的補償則杯水車薪,令不少員工看不到出路。一位通信行業獵頭告訴AI財經社,在郵件發布當晚,市面上便出現了不少擁有愛立信研發經驗的簡歷。也是在那一晚,上海諾基亞貝爾放出相關職位,但坑位只有20個。

  從外資正式工走向外包工,心理、經濟、出路上的多重落差令“唐梓們”彷徨,歷經一番清洗動作,前路漫漫,一地雞毛。

  愛立信需要中國市場調教

圖/視覺中國圖/視覺中國

  在業績發布會上,鮑毅康并未粉飾太平,針對“愛立信南京研發中心集體解散”一事,他直接回應,南京研發中心主要是做2G/3G/4G的研發工作,裁撤主要是為了優化研發結構,將研發力量集中在5G上。

  但業界關注的焦點依然在愛立信那份不怎么亮眼的財報上,畢竟在2020年,中國市場還是愛立信的第二大收入來源,但今年二季度已經下滑至該公司第四大收入來源,愛立信5G設備業務持續低迷引發側目。

  細看這份財報,盡管三季度愛立信在美洲和歐洲銷售額均有10%左右的增長,但依然掩蓋不了中國區暴跌帶來的影響。“由于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持續下滑,從第四季度開始,我們必須調整在中國的銷售和交付團隊規模。短期來說,我們需要盡可能將成本結構調整到合適的規模。”鮑毅康如此說道。

  這也從側面印證著,中國依舊是全球5G經濟的“黃金地帶”。通信企業Viavi Solutions Inc今年6月發布的一項新研究結果顯示,擁有5G覆蓋城市最多的前三個國家是中國(376 個)、美國(284 個)和菲律賓(95 個)。

  一位接近愛立信的內部人士告訴AI財經社,如果僅考慮單臺設備的毛利率,歐洲市場訂單的含金量較大,這也是愛立信能夠保持利潤上漲的緣由。但中國廣袤的市場規模,則是歐洲市場無法比擬的。他以4G基站舉例稱,德國的運營數量僅在萬級水平,而這一數字在中國則漲了50倍,5G基站數量更不在同一數量級。

  這也意味著中國市場使用場景復雜,對電信設備要求極高,而華為和中興無論在支撐、運維、產品力,抑或是響應速度上均得到了運營商的認可。反觀愛立信本土化拓展則遇到瓶頸,內部人員經常反映的流程重、響應慢、技術缺乏靈活性始終無法得到緩解。電信分析師馬繼華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直接指出,愛立信技術和設備的競爭力下降就是主因。

  顯然,自負且充滿傲氣的愛立信團隊拒絕承認這一點,這從鮑毅康的發言中也可管中窺豹,他將業績下滑的邏輯指向行業普遍性的芯片缺貨潮和其他因素,并表示這讓產業鏈各方供應無法及時應對。

  而在今年8月,中國電信執行董事兼執行副總裁劉桂清在中期業績會上表示,芯片供貨的緊張對部分設備供應產生一定影響,是上半年(5G基站)建設進度滯后的一個原因。不過他重申,從全年看,不會影響整體的工程建設任務和5G建設目標。

  也正是基于中國5G的重要性,盡管業績下滑、裁員新聞頻出,但愛立信并不會放棄中國市場。來自愛立信射頻供應商的員工劉強向AI財經社分析稱,愛立信官方對于中國區的供應鏈已經提前預期和準備,一些未落的訂單,出貨地改為越南和墨西哥。

  原因顯而易見,不是簡單的財務收入,而是由于中國市場的意義,沒有中國客戶挑戰性的磨練,從一定程度上設備水平會直線下滑,愛立信在歐美陣營不再有優勢,在其身后方還有諾基亞、三星甚至思科虎視眈眈。

  換言之,愛立信需要中國市場的調教。

  激進5G投資后的自救

  雖然愛立信面臨挑戰,但正如華為人在知乎上的評價,愛立信是個可敬的競爭對手。

  一方面,多年全球化的運維實戰讓這家通信老店極具經驗,雖然在分布式基站、無線設備共享等新技術上存在明顯短板,但在諸如敏捷開發和管理等環節上,愛立信始終踏著自己的節奏,不被他人的戰略所左右,更不會被無謂內耗拖垮。

  而在硬幣的另一面,百年的積淀和沉浮令其具備足夠的韌性。走過2000年全球經濟萎靡帶來的通信業急剎車,挺過華為和中興全面興起的4G時代,愛立信在今天依然能佇立在5G設備商頭部陣營,除了關鍵的供應鏈穩定、新技術投入和知名企業文化外,一次次自救戲碼功不可沒。

  在全球諸多電信企業均受到嚴重沖擊的千禧危機時刻,愛立信面對虧損率,先選擇降低運營成本,出售非核心業務,以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其倡導的“瘦身理念”,我們在今天依然能從中國聯通等企業的混改戰略上看到縮影。

  不過,這次愛立信能否再次自救成功?

  2013年,愛立信在中國通信市場營業額首次被反超,其后,愛立信網絡多位干將,如思文凱、衛斯翰和鮑毅康,同時決定在5G上進行高額激進的投入。

圖/視覺中國圖/視覺中國

  一位就職于設備商的人士向AI財經社透露,我們看到頭部玩家在5G初期都砸下了重金,不少企業的研發和維護部門都曾經為了巨額工作量加班、招人,加之有大量新入網且不成熟的第一代設備需要維護和優化,往往初期的團隊是龐大的。無奈的是,高投入在當前的全球市場并未換取超額的回報,這與5G產業節奏息息相關。從目前的應用進程來看,初期大力鼓吹VR、5G醫療、無人駕駛等殺手級落地艱難,行業企業紛紛進入企業數字化領域試水,但業務進展不如初期預想得快。

  隨著建設放緩,裁員就在所難免。而愛立信在5G上的激進是肉眼可見的,這當然有利于全球化的業務拓展,但步子邁大牽扯出的新問題卻無法及時疏解。毫無疑問,愛立信這艘百年巨輪還要繼續航行,但等待它的,是再一次成功自救嗎?

  (本文唐梓、劉強為化名)

愛立信南京市AI
新浪科技公眾號
新浪科技公眾號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

創事記

科學探索

科學大家

蘋果匯

眾測

專題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數碼 新浪手機 科學探索 蘋果匯 新浪眾測

公眾號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為你帶來最新鮮的科技資訊

蘋果匯

蘋果匯為你帶來最新鮮的蘋果產品新聞

新浪眾測

新酷產品第一時間免費試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學家新聞,精彩的震撼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