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各種商家營銷套路侵害權益?買到的商品出故障投訴無門? 黑貓投訴平臺全天候幫您解決消費難題【消費遇糾紛,就上黑貓投訴】
來源:法治日報
聽音樂猜歌名真能賺到錢嗎
記者調查“提現軟件圈套”
● 大部分提現軟件都存在虛假宣傳、夸張宣傳的問題,引流盈利才是軟件公司的真正目的,大量用戶根本無法提現,花費大量時間卻得不到任何獎勵
● 一些提現軟件在使用過程中還會誘導用戶分享,或通過一些頁面設計“伎倆”,讓用戶無意識地下載插件或跳轉頁面
● 如果提現軟件宣傳的提現條件引發用戶誤解從而引導其下載,而這款軟件在實際使用時卻無法實現提現功能,則可能涉嫌虛假宣傳或者虛假廣告
□ 本報記者 韓丹東
□ 本報實習生 楊蕙嘉
北京市朝陽區的劉女士是一名家庭主婦,平時經常上網刷短視頻。今年4月,她無意間看到一條“聽歌猜劇,輕松賺錢”的短視頻廣告。出于好奇,她下載了這款名為“點點猜歌”的軟件,完成任務后成功提現0.9元,后來她每天花2個小時在軟件中答題,等完成任務準備提現時卻發現,提現要求突然提高至“猜對5000首歌”。
自己是不是被騙了?劉女士在網上提出了疑問,隨后發現很多人都有類似經歷,一些人稱之為“提現軟件圈套”——看似答題越多賺錢越多,但任務難度越做越高,且始終無法提現。
《法治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像“點點猜歌”這類號稱“答題賺錢”“猜歌賺錢”的軟件還有不少,它們往往打出“輕輕松松賺錢”“新人下載即可獲得大額紅包”“不看廣告也能賺到錢”“提現到賬無門檻”等廣告語,吸引人們下載App答題、做任務。不少人花費大量時間在上面,最終根本無法提現或僅能提現幾元錢甚至幾毛錢。一些人大呼:上當。
提現功能夸大其詞
引流盈利才是目的
天津的蔡先生和劉女士有一樣的經歷。他告訴記者,下載“點點猜歌”后,其任務顯示“連續登錄10天,每天猜對80題就可以提現300元”,但等滿10天做完任務準備提現時,“點點猜歌”又提出要“猜對5000首歌”才能提現。蔡先生果斷卸載了該軟件。
那么,“猜對5000首歌”是否就真的可以提現呢?
“根本就不可能提現。”來自北京大興的肖女士說,她費盡千辛萬苦答題做任務,“點點猜歌”答題的任務越來越難,到第4700個左右的猜歌環節時,開始出現泰語等非中文歌曲,還有不少題目沒有正確答案。完成5200首歌時,軟件顯示已達到猜歌數量上限,但仍無法提現。
肖女士告訴記者,她立即聯系“點點猜歌”軟件的客服。客服表示,該軟件后續版本還在開發中,目前沒有解決辦法。“也就是沒法完成提現,根本就是騙人的,騙取流量,浪費用戶的時間。”
今年國慶假期,記者根據劉女士的指引,在手機應用市場搜索“點點猜歌”軟件,發現該款軟件已經下架。而10月18日記者再次搜索時,發現一款名為“點點猜歌-領現金”的軟件可以下載。劉女士告訴記者,“點點猜歌-領現金”和“點點猜歌”的外觀、圖像都差不多,廣告、玩法也相似。
在“點點猜歌-領現金”的軟件評論中,兩極分化嚴重,有評論說“非常好玩,幾百多塊錢一下子就提現了”“猜歌類游戲鍛煉大腦,一款超好用的軟件,快來下載吧,益智健腦”,這些評論均打了5星;也有評論說“不行的,建議別下載,永遠只能提0.3元,根本提不了多的”“太差了,說好5天做好任務就可以領到300塊錢,我做任務做完了沒領到”,這些評論均打了1星。1500多條評論,平均分為2.5分。
實際上,類似的做任務、答題提現軟件還有不少。記者在某短視頻平臺中看到不少“看小說提現”“聽歌提現”的廣告以及博主推薦視頻,大多配文“賺零花錢了,操作簡單,快去試試吧”。
在手機應用市場,記者搜到多款猜歌提現軟件,如“猜歌達人秀”“猜歌大神”等。這些軟件的評分多在1至2分左右,評論區中充斥著“無法提現”“騙子軟件”的差評。
記者調查發現,手機提現軟件主要有兩大類:
第一類是軟件本身為用戶提供實質性服務,提現作為引流的附屬功能,吸引用戶下載使用軟件,這類軟件通常是較為知名公司的產品,可以提現,但是金額較少,與其廣告宣傳并不相符。例如“番茄小說”以提供免費小說閱讀為主要服務內容,有用戶表示在看了700多個小時后僅提現15元。
“雖然提現的金額與廣告相差甚遠,但是自己使用的初衷是看小說,因此沒有覺得被欺騙,使用體驗還是可以的。”一位用戶說。但也有用戶因提現金額與預期相差較大而感到不滿。
第二類是軟件僅以提現為目的吸引用戶,用戶通過不斷地做任務、游戲和觀看廣告完成時長來賺取提現金額,積累到應用規定金額時再提現。但用戶普遍反映無法成功提現:完成一項任務后,這類軟件會不斷提高提現要求。
據記者觀察,大部分提現軟件都存在虛假宣傳、夸張宣傳的問題,引流盈利才是軟件公司的真正目的,大量用戶根本無法提現,花費大量時間卻得不到任何獎勵。
明星代言真偽難辨
虛假宣傳誘導廣告
據了解,一些提現軟件在使用過程中還會誘導用戶分享,或通過一些頁面設計“伎倆”,讓用戶無意識地下載插件或跳轉頁面。
一位使用過多款提現軟件的網友“深藏blue”說,提現軟件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會充斥大量廣告,且有很多誘導廣告,例如在屏幕上出現虛假的關閉頁面選項,用戶一旦觸碰就會自動下載廣告中的軟件。
“深藏blue”說,其最初相信提現真實性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有的軟件剛開始確實可以提現,比如提現0.3元;二是界面上方會不斷地出現“×××(用戶昵稱)提現500元成功”的彈幕。“現在想想,這都是軟件企業的套路,其盜用用戶微信頭像做虛假宣傳。”
在“知乎”相關問題下方的評論中,記者發現,有很多用戶都在完成1000至2000首歌曲猜題或一定量的任務后發現不能提現,評論中沒有成功提現較大金額的情況。
記者在調查中注意到,一些提現軟件不乏由明星代言,但代言的真偽有待考證。
天津的王先生告訴記者,他本來是不太相信提現軟件的,“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但看到明星代言后,覺得有一定的可信度。他下載了一個看視頻廣告的提現軟件,不停地做任務,任務要求也不斷提高,后來要求看9.8萬個視頻廣告才能提現,這讓他幡然醒悟:自己永遠吃不到這份“免費午餐”了。
多位受訪者說,一些不良軟件開發者打著“休閑賺錢”的名義,利用用戶渴望輕松賺錢的心理,用夸張的宣傳語或誘導式的廣告引人下載軟件,騙取下載量和流量,希望廣大網友擦亮雙眼,切勿上當受騙。
行政部門監管處罰
情節嚴重或構犯罪
8月30日,新浪黑貓消費者服務平臺官方微博“黑貓投訴”發布信息顯示,平臺上與“提現”相關的投訴有近20萬單。
北京韜安律師事務所律師段英子直言:“如果提現軟件宣傳的提現條件引發用戶誤解從而引導其下載,而這款軟件在實際使用時卻無法實現提現功能,則可能涉嫌虛假宣傳或者虛假廣告。”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法律系主任鄭寧指出,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經營者不得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違反者,由監督檢查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并處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吊銷營業執照。屬于發布虛假廣告的,依照廣告法的規定處罰。
“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誘導分享、誘導下載以及虛假宣傳等作為商家的營銷手段,如果是隱瞞真實情況,欺騙消費者,或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權益受損的,可向服務者要求賠償。”鄭寧說。
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亞太網絡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劉德良分析說,從廣告法角度來講,一些提現軟件提供所謂的產品服務是虛假的,違反廣告法規定,構成虛假宣傳,工商主管部門可以對其進行監管,進行相應處罰;從合同法來講,虛假宣傳的內容若構成合同條款,且商家不以履行合同而以欺詐為目的,則可能構成合同欺詐,消費者既可以主張其承擔違約責任,也可以要求解除合同,賠償損失;從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上來講,虛假宣傳欺詐構成侵犯消費者知情權,部分可能構成侵犯消費者的選擇權,消費者可以起訴;從刑法角度來講,若構成合同欺詐,其中不以履行合同為目的,單純誘騙消費者的情況,嚴重者可能構成刑法上的合同詐騙,可追究刑事責任。
針對手機應用市場中一些軟件以“提現”為噱頭,欺騙消費者,為軟件引流的現象,鄭寧分析,主要原因之一是該類違法情形眾多,相關部門執法力度不夠;二是該類違法行為成本低、收益高,利益驅動使得這種現象難以管制杜絕。
采訪中,不少用戶提出疑問:對于這類提現軟件,手機應用市場平臺難道沒有監管責任嗎?
對此,劉德良表示,從法律上來講,通常情況下平臺沒有主動監管的義務,但是針對屢遭投訴的提現軟件,平臺應采取相應措施,查證屬實則可采取要求被投訴軟件下架、限制被投訴軟件進入應用市場等措施。若針對屢遭用戶投訴的軟件,平臺拒不履職,則需承擔相應責任。
同時,劉德良說,從機構監管層面來看,無論是工商監管、廣告執法機關監管還是平臺內部監管,面對提現軟件換“馬甲”反復上架的情況,都存在監管難度較大的問題。若想根除這種現象,刑法介入是有必要的。盡管對于單個用戶來講,提現軟件涉嫌詐騙的金額不多,但涉嫌詐騙的人數眾多,也可能構成合同法上的詐騙。一旦構成詐騙,公安機關介入,將其作為刑事案件處理,追究相關人員的刑事責任,可能是最有震懾作用和最終的手段。
鄭寧提醒,在魚目混珠的手機應用市場中,針對提現軟件虛假宣傳、誘導下載的現象,在有關部門加強規范整治的同時,廣大消費者也應擦亮雙眼。要規避“天上掉餡餅”的心理,面對誘惑冷靜分析,謹防掉入虛假宣傳的陷阱,以免浪費時間為不良軟件貢獻流量。遇到侵權行為時,消費者應該勇敢地通過12315等平臺積極維權。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