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土地增量?
當無數國人將目光瞄準廣袤的鹽堿地時,好消息也接連不斷地傳出來。
10月18日,在東營黃河三角洲千分之三的鹽堿地上,山東省農科院作物所育成的“齊黃34”表現出色,“實打驗收,畝產302.6公斤”的數據,標志著大豆在鹽堿地上的單產新突破。
一周之內,這是科技日報記者現場見證的大豆第二次單產突破。
七天之前的10月11日,由中科院遺傳發育所邀請專家對中科院重點部署項目“大豆高產穩產分子基礎與品種培育”進行測產,結果顯示:在黃河三角洲地區土壤含鹽量為千分之五的鹽堿地里,種植的耐鹽大豆材料TZX-1736、TZX-805畝產可達264.8公斤、263.3公斤,這創造了耐鹽堿大豆新品種的畝產紀錄。
相對之下,無論是山東省農科院的新品種,還是中國科學院的新材料,均已超越了2020年的我國大豆平均畝產(132.4公斤)。
38歲的年輕城市
向世界性難題發起挑戰
黃河三角洲,是黃河入海口攜帶泥沙在渤海凹陷處沉積形成的沖積平原。由此,其中心城市、建市只有38年的東營市成為中國唯一一個土地不斷增長的地級市,年輕而有魄力。
但這座年輕的城市在誕生之初便面臨著一個世界性難題——鹽堿地治理。
鹽堿地被稱為土地的“絕癥”,重度鹽堿地幾乎是一片不毛之地,讓生長于斯的農民辛勞一年,顆粒無收,望地興嘆。
怎么辦?這句話,何其經典:土地資源是很寶貴的,抗鹽堿作物發展起來對提高土地增量是很有意義的,對中國糧倉、中國飯碗也能起到積極的保障作用。
長久以來,中國科學家的目光始終錨定廣袤的鹽堿地。根據粗略統計,我國有鹽堿地5.5億畝,其中至少有約2億畝具有改造潛力。研發新品種、新技術,成為他們光榮而艱巨的使命。
幾乎每周,賈曦都要從濟南到東營來一個460公里的往返。作為山東省農科院黃三角試驗示范基地管委會主任,他經歷了住集裝箱、頓頓吃方便面的艱苦,和同事們一道在“不毛之地”上建成了信息化、標準化的現代農業試驗田。
賈曦并非孤軍奮戰,他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山東省農科院有三四十支創新團隊常年活躍在黃河三角洲鹽堿地上,將論文扎扎實實地寫在大地上。
改造鹽堿地
需要“良種+良法”配套
在含鹽量為千分之四的土地上,平均畝產3528.6公斤,創鹽堿地優質鮮食甘薯單產紀錄!這一數據,讓東營義和慧海家庭農場經理李慧非常興奮:“這可真是鹽堿地上長出了‘金蛋蛋’!這連小麥玉米都不長的鹽堿地,地瓜畝產居然超過了7000斤。”
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甘薯栽培與生理實驗室主任、山東省農科院副院長張立明向科技日報記者表示,創造記錄的“濟薯26”之所以能在鹽堿地創出高產:一是品種高產、優質、抗病、耐鹽堿;二是采用滴灌、地膜覆蓋等系列配套栽培措施,通過良種良法配套,實現了優質高效。
在鹽堿地里創造高產不容易,這背后是長期的奔波忙碌,日日夜夜的付出,左右求索的攻關,不為人知的辛勞……
改造鹽堿地,需要“良種+良法”配套。
“通過測產,利用微生物技術改良鹽堿地的棉花平均畝產達到323.8公斤,增產17.8%,與非項目區相比增產效果顯著!”10月15日,當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董合忠宣布這一結果時,四家承擔單位無疑是欣慰的,這意味著大量的付出,最終得到了回報。
鹽堿地“根際微域改良”土壤修復菌劑開發應用項目,是由山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土肥部、山東大學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山東農業大學資環學院、山東億安生物公司聯合承擔的山東省科技廳重大科技創新工程,該團隊采用國際領先的基因編輯技術Red/ET DNA重組工程技術進行攻關,經過了試驗和示范驗證,最終成功。
如今,黃河三角洲鹽堿地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頂尖農業科研力量,耐鹽堿糧食作物涵蓋小麥、水稻、玉米、高粱、甘薯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大豆等,此外,各種耐鹽堿蔬菜在當地也有種植。
科研人員在此一茬接一茬地系統解決鹽堿地治理和綠色開發、現代農業生產中的全要素效率提升、提質豐產增效、環境健康友好等重大問題,實現從單一技術實施到成套技術捆綁,形成工程化技術推進機制,促進項目成果的可復制、可推廣。
(來源:“科技日報”微信公眾號,作者:王延斌)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