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肝細胞癌是最常見的一種肝癌形式,但肝細胞癌患者的存活率只有8%,其已經成為全球癌癥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這種癌癥不僅難治,更棘手的是它們在早期幾乎很難被檢測出來。而等到確診,手術或者化療基本已經難以派上用場。
目前,在肝細胞癌篩查中使用最廣泛的標志物便是甲胎蛋白。但實際上,肝細胞癌有非常多的亞型,光憑一種標志物,醫生很可能無法及時發現肝細胞癌的存在。
當下,我們亟需一種能夠區分不同肝細胞癌亞型的診斷工具,這樣才能夠提前發現肝癌的存在,再搭配合適的治療手段來延長患者的壽命。
而根據美國南卡羅萊納醫科大學的研究團隊的新研究,糖結構有望成為未來的檢測標志物。我們身體中60%的蛋白質都會含有糖結構,而之所以它們有潛力成為檢測標志,是因為類似于N-多聚糖的結構在癌癥環境中會發生變化。
你可以將多聚糖想象成平時穿的衣服,正常情況下,我們會根據環境的溫度決定穿的是短袖還是棉襖。但在腫瘤環境下,多聚糖亂套了,它們會棉襖和短袖混穿,這時候科學家就能夠很容易地進行區分。
這就是Anand Mehta博士想要鎖定的東西,他想根據糖結構來區分肝細胞癌的亞型。為此,他和同事使用了一種脂質組學的成像技術對不同的肝細胞癌樣本的糖結構進行了成像。
根據成像數據,研究者發現一些糖結構的差異能夠指示不同的肝細胞癌類型。與正常的組織相比,侵襲性很強的肝細胞癌亞型1樣本的N-糖基化過程已經失調,這也使得它的多聚糖結構變得混亂。
盡管,研究并沒有確定多聚糖和肝細胞癌一一對應的關系,但他們發現了一些特殊的聯系。比如一種名為巖藻糖的六碳糖就與肝細胞癌亞型1有密切聯系,提示巖藻糖能夠成為預測該類型肝細胞癌的標志物。
當然,根據目前的方法,想要利用多聚糖來診斷肝癌,可能會需要從個體身上獲取組織樣本。研究團隊正嘗試將該研究擴展到血液樣本中,Mehta想看看是否能夠利用血液中的糖來區分肝細胞癌亞型。
血糖水平的變化要比組織樣本更容易解讀,因此也將是更便捷和風險更小的檢測方法。“我們的目標是分析出血液和癌癥組織中糖的變化,”Mehta博士表示,“這也是走向臨床應用前需要完成的下一步研究方向。”
參考資料:
[1]Unique sugar structures could identify early-stage liver cancer。 Retrieved Sep 22, 2021 fro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1-09-unique-sugar-early-stage-liver-cancer.html
[2]Andrew DelaCourt et al, N-Glycosylation Patterns Correlate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Genetic Subtypes, Molecular Cancer Research (2021)。 DOI: 10.1158/1541-7786.MCR-21-0348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