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命時報
除了精彩的賽事,東京奧運會參賽選手們喝水的保溫杯也成了網友津津樂道的話題。
在馬龍vs樊振東,以及陳夢vs孫穎莎的乒乓球比賽中,喝熱水的人都得了冠軍,“保溫杯”成了實力與好運的代名詞。
你可以永遠相信保溫(win)杯,因為水是從“贏”水機里接的。
——@就愛睡覺
以后每場考試只喝這個水杯,保“穩”。
——@豬包蘸醬
中國人為什么愛喝熱水,連奧運冠軍也不例外?怎么喝水能幫運動員取得更好的成績?《生命時報》采訪專家告訴你,并教你一份運動前中后的喝水法則。
受訪專家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 劉娟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人體科學學院副教授 蘇浩
深圳市健康教育與促進中心主任、體醫融合及運動處方專家 韓鐵光
中國人為啥愛喝熱水?
中國的機場、火車站、高鐵……隨處可見開水供應處;不論是外出旅行,還是在日常工作中,保溫杯更是中國人必不可少的生活裝備之一。
中國人為什么這么愛喝熱水?
古代
熱水是貴族飲品
考古學者發現,萬年前的陶器底部有煙熏火燎的痕跡,陶器內部可以看到殘留的水垢,表明中國人自古就開始喝熱水了。
不過,燒熱水需要耗費一定燃料,因此只有上層社會的家庭中才能時常喝到熱水,底層民眾通常只能喝涼水。
民國時期
認識到熱水可殺菌
到了民國時期,西方的細菌學說傳入國內,使得喝熱水具有了科學理論根據。水在加熱沸騰的過程中,能夠殺死其中的多數病菌,相較于直接喝生水,喝熱水更加有益于人體健康。
在此基礎上,當時的政府也倡導民眾喝熱水,以減少腸胃疾病發生。
20世紀30年代
政府號召
1932年,全國大范圍爆發了嚴重的霍亂疫情,此次疫情傳播速度快,死亡率高,包括上海在內的東南沿海地區疫情較為嚴重,而飲用水是霍亂傳播的主要途徑。
當時我國的經濟能力無法建造像西方那樣的直飲水系統,因此政府大力提倡民眾將水燒開后飲用,不失為一種經濟且易于操作的防疫措施。
20世紀30年代,國民政府開展了旨在從各方面革除陋習,提高國民素質的“新生活運動”,其中也特別指出,生水中含有大量細菌,是引發疾病的主要原因,因此號召民眾“水不沸不喝”。
新中國愛國衛生運動
讓“喝熱水”深入人心
真正讓喝熱水扎根于普通民眾意識中是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全國開展了以防治重要傳染病為主要目標的愛國衛生運動。
1952年,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為了“粉碎敵人的細菌戰爭”,全民開展衛生大掃除工作,如“除四害”、清理垃圾、污水等。
在個人衛生方面,號召廣大群眾要喝白開水、喝熱水,不要喝生水、不吃冷食,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群眾的健康水平,一些諸如瘧疾、霍亂等疾病,也得到了較為明顯地遏制。
50年代
喝熱水從娃娃抓起
上世紀50年代,喝熱水的倡議甚至深入到幼兒園,老師們要保證每天喂孩子三次熱水,以幫助孩子們從小養成喝熱水的習慣。久而久之,喝熱水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習慣,這種習慣使得暖水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年輕人結婚時必備的物件。
在這種特殊社會環境的影響和塑造下,喝熱水逐漸成為中國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傳承下來,成為中國人獨特的生活方式。
3步喝水法提升運動狀態
運動時及時、科學補水,能避免因脫水現象導致運動能力下降等問題,讓身體保持較好的運動狀態。
運動前
充分補水
運動前不要出現口渴狀態,為了保證身體內的液體平衡。
運動開始前兩個小時,需要提前補充500毫升左右的水(白開水或礦泉水)。
運動前15分鐘左右再飲約300毫升的水。
注意補水不要一次飲完,分2~3次補充。運動前補水可以提高身體的熱調節能力,降低運動中的心率等。
運動中
少量多次補水
一般來說,運動15~20分鐘補充一次,一次補充50~100毫升的水,分5~6次喝完。如果持續超過一小時的運動,可把白開水換成運動飲料,這樣能更好地給運動中的身體補給能量。
運動后
立刻喝水
運動完喝多少水和體重相關,原則上,體重每減輕0.5公斤,水的攝入量就要增加2~3杯,約500~700毫升。
若運動持續時間不超過一小時,則無需補充運動飲料;若持續運動超過一小時,需要補充運動飲料或者含糖含鹽的水,來維持血糖濃度,延緩運動后的疲勞發生。
值得注意的是,運動飲料的含糖量應控制在4%~8%,過多的糖反而不利健康。
· 最佳水溫 ·
無論是運動前、運動中、還是運動結束后都不要喝過冷的水,國家體育總局運動營養研究中心副主任方子龍介紹,水溫可在37℃~39℃較好,以免對腸道進行過分的刺激。
不要一次性大量喝水,這樣容易使血液稀釋和血量突然增加,從而增加心臟負擔,誘發心血管疾病,所以不管運動前、運動中還是運動后的補水一定要記住四個字“少量多次”。
本期編輯:張杰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