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政策的目標極為清晰,阻止無序擴張的資本進一步壟斷、異化教育產業。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中發現,伴隨政策的密集發布,中國校外培訓產業已被顛覆,業內企業不得不謀求自救——或轉型、或剝離、或徹底退出市場。
記者/俞立嚴 編輯/郭成林
曾幾何時,在各路資本加持、推動下,線下線上教育培訓類公司狂飆突進,亂象頻仍,擾亂了教育行業。如今,霹靂手段呼嘯而至,行業亂象終于迎來重拳整飭。
隨著“雙減”政策具體意見的落地,中國校外培訓業在這個夏天遭遇極寒。
7月26日,A股教育板塊大幅低開,學大教育、昂立教育、中公教育等昔日明星教育股均以跌停收盤;港股教育板塊亦集體跳水,新東方收盤大跌47.02%;美股教育股上周末已經先行崩盤,好未來(學而思)、新東方等較股價高點已跌去九成。
一直以來,監管政策的目標極為清晰,阻止無序擴張的資本進一步壟斷、異化教育產業。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中發現,伴隨政策的密集發布,中國校外培訓產業已被顛覆,業內企業不得不謀求自救——或轉型、或剝離、或徹底退出市場。
超預期的“雙減”組合拳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政策),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雙減”政策可謂條條重磅。尤為重要的是,對于學科類培訓機構經營資質、營業時間、資本化運作等各方面進行了明確限制。有學科類培訓機構人士對記者感嘆行業面臨“組合拳”的重擊。
包括美股上市公司好未來、高途(跟誰學),港股上市公司新東方、思考樂教育等在短期內經歷股價暴跌。
“‘雙減’政策比之前市場預計的來得更猛烈。”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對記者分析,“雙減”政策是此前中央提出的“雙減”意見的具體細化,有關要求未來如果逐條落實,對已上市的校外培訓機構將產生巨大的影響。“這些機構要么選擇退市或轉型,要么要在上市資產中剝離學科類培訓機構,而正準備上市的學科類培訓機構的上市通道已經關閉。”
教育負擔沉重之殤
2021年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意見)。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就“雙減”意見表示,現在中國義務教育最突出的問題之一還是中小學生負擔太重,短視化、功利性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我們一年給兒子補課的錢有七八萬元。”一位來自上海市閔行區的公辦初中生家長告訴記者,自己給孩子報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課程已經覆蓋了孩子的各門主課,而這樣的花費在孩子的班級同學中也是很普遍的。
“我女兒周末補課全滿。”上海市徐匯區一位民辦小學學生家長說,他孩子所在的民辦小學雙語班一年學費已近10萬元,而班上孩子的家長們仍然對校外培訓趨之若鶩,算上各種在線網課,每年單孩子的學習支出就接近20萬元。有家長感言,工資相當部分被拿去“雞娃”了。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目前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課程在上海等城市一般一次課200多元起,按照課程難度和課堂學生人數等指標逐階提升價格,精銳等校外培訓機構一對一輔導的價格更高,有些可以達到千元一次課,如果報了幾門主課輔導,一學年下來,家庭補課等課外學習支出就接近10萬元水平。
“養育孩子實在太累,成為現在一些年輕人丁克的理由之一,一娃的夫妻也缺乏動力生育二孩。”上海社科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周海旺對記者表示,家庭教育成本居高不下,部分家庭甚至占掉了收入的一半,家長在子女教育上付出的財力和精力居高不下,直接影響到社會生育意愿,需要為家庭教育投入減負。
中國教育學會發布的報告顯示,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參加課外輔導的中小學生,占到在校生總數的70%左右。另有一個對部分上海中小學家長的問卷調查顯示,有84%的孩子參加課外輔導班,其中87%的孩子有數學輔導,69%的孩子有英語輔導。
課外輔導市場的興旺,不僅讓部分補課老師收入大增,更催生了一批大型學科類培訓機構壯大并上市,其中就有高途、好未來、新東方等培訓航母。
從營收情況看,財報顯示,好未來最新一個財年第四季度凈收入高達13.627億美元,同比增長58.9%。
“破100億美元,也許值得我們給自己倒杯酒慶祝一下,然后就讓我們把酒杯扔下,繼續前行吧。”俞敏洪在新東方市值突破百億美元給管理層的信中寫道。
不僅是線下課程起家的好未來和新東方,根據《2020年度中國在線教育投融資數據報告》,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共發生111起融資,總金額達539.3億元,同比增長267.37%,超過了此前4年的融資總和。
當時,投資在線教育的基本邏輯是,中國約有1.8億名中小學生,而在線教育的滲透率不過10%左右。即使在2020年各家企業瘋狂獲客的情況下,吸引的中小學生也不到5000萬。不少行業人士認為,這意味著在線教育還有3倍至4倍的增長空間。
不轉型就沒出路
2020年是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最后的美好時光。
隨著2021年“雙減”意見等一系列新規的出臺和配套措施落實,校外培訓機構上市公司的行情也隨之掉頭向下,截至2021年7月,高途、好未來、新東方等股票價格相對前期高點都已跌去近九成。
“落實嚴禁資本化運作的規定,將徹底改變我國的校外培訓生態。”熊丙奇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對校外培訓機構進行從嚴監管,并不是一刀切禁止校外培訓,而是要求校外培訓機構必須依法依規,在規定的時間與范圍內開展培訓,不得進行超標超前培訓。進行學科培訓的校外培訓機構,在禁止節假日、寒暑假開展培訓后,可以轉型進行非學科培訓,包括素養培訓、成人培訓和技能培訓等。
事實上,頭部公司已悄然開始謀求轉型。好未來旗下教育品牌“勵步英語”日前更名為“勵步”,根據好未來的安排,勵步將推出全新線下學習空間——勵步兒童成長中心,涵蓋英文戲劇、口才、美育、書法、益智、棋道等新產品。新東方也在拓展美術教育領域,部分新東方學校還在探索書法等項目。
在上海的四季教育授課點,工作人員介紹,暑假期間,目前已經新開出了四季橋牌、軍事研學營等非學科類轉型產品供家長們選擇。
另外,新東方日前已在北京市懷柔區注冊了一家新的培訓機構。新校區的業務范圍是中學生學科類培訓,根據新東方的安排,該校區將推出高中課程,但不包括小學課程。新校區的性質是民辦非企業單位,屬于非營利性社會組織,而非營利性的公司。
對于新東方的上述舉動,熊丙奇分析,由于高中教育階段和義務教育階段有不同的特點,對面向普通高中的學科類培訓機構的管理,可能將有別于對面向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培訓機構的管理。各地可能會根據實際情況,允許面向普通高中的學科培訓機構,在節假日、雙休日與寒暑假開展學科培訓。
除了向高中階段探索新業務,還有上市公司向職業教育拓展。7月25日,A股公司科德教育回應“雙減政策”影響的公告稱,目前主要為非義務階段的學生提供職業學歷教育及復讀業務。隨著2021年陸續完成的并購學校項目,職業教育未來將成為公司的主要業務。科德教育2020年度K12課外培訓實現凈利潤占比為1.84%,公司稱將配合“雙減”政策的落地,把這部分業務的影響減至最低。
對于校外培訓機構的自救措施,有業內人士表示,監管反對的是資本無序化,帶動教育行業的內卷并影響學生和家長。教育培訓行業不會死,但是快速擴張的“輝煌時期”已經徹底過去,很多家長對于學科培訓機構開辦的藝術類等培訓并不感冒。
新東方7月26日公告稱,公司現正考慮采取適當的合規措施,預期該等措施將對與中國義務教育制度學科有關的校外輔導服務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公司將遵守“雙減”政策等相關政策并采取配合行動。高途等公司7月26日也公告作出類似表示。
有熟悉政策的研究人士表示,“雙減”政策立意高遠,措施嚴厲,但最終效果如何,還要看政策執行力與監督力,畢竟這一行業捆綁了眾多實力資本,牽涉利益很大。新政這把利劍能否徹底斬斷資本干擾、壟斷教育行業之手,將考驗執行層面的智慧與改革的定力。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