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刺客"增多?銀行理財繼續下調業績基準!業內人士:基準設置應避免重收益、忽視風險

"理財刺客"增多?銀行理財繼續下調業績基準!業內人士:基準設置應避免重收益、忽視風險
2022年10月10日 12:51 券商中國

  近期市場大幅波動,不少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難及預期,選擇繼續下調業績比較基準。

  近日,券商中國記者梳理發現,包括招銀理財、光大理財、交銀理財等多家銀行理財公司發布公告,繼續下調部分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下調幅度在10到60個基點左右。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之前,凈值型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走勢較為平穩,但在4月份之后至今整體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實際上,隨著近期市場的大幅波動,不少銀行理財產品到期后對比業績基準未能“達標”,甚至被外界稱為“理財刺客”。數據顯示,近日理財公司到期的開放式固收類產品,多數的平均收益率落后于平均業績比較基準。

  不過,對于理財公司紛紛下調部分理財產品業績基準,有業內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目前產品基準下調符合預期。對于基準設置的優化方向,該人士指出,業績基準的設置應以投資者保護的角度出發考慮其適用性,避免造成“重產品收益,忽視產品風險”的情況。

  理財公司連續下調產品業績基準

  近期,包括招銀理財、光大理財、交銀理財等在內的多家銀行理財公司紛紛就部分理財產品的業績基準發布下調公告,一些產品的業績基準下限下調幅度甚至達到60個基點,亦有不少產品業績基準已經是年內的第二次調整,上一次調整集中在今年的4月份。

  10月9日,券商中國記者在招商銀行官網看到,該行正在代銷的多款理財產品陸續下調了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區間數值。以招銀理財“招睿青葵系列兩年定開012號固收類產品”為例,該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從原來的“4.30%至4.70%”調整為“3.80%-4.80%”,自10月19日開始生效。該產品業績基準下限調低了50個基點,而基準上限上調了10個基點。

  無獨有偶,10月9日,交銀理財“穩享固收精選6個月定開2021006”也發布公告稱,對其新一輪投資周期的業績比較基準調整為“2.40%-4.00%”,而這也是該產品業績基準在今年的第二次調整,調整幅度最大的是該產品的比較下限,比上一次下調了60個基點,較今年年初的基準下限更是降低了110個基點。

  事實上,9月以來,越來越多的銀行及旗下理財公司調整新一輪投資周期的業績比較基準。根據普益標準10月8日發布的數據,在售理財產品中,理財公司產品的業績基準已經連續三周下降;而全市場開放式理財產品方面,權益類理財產品業績基準較上周環比下跌0.51個百分點;固收類平均業績基準環比下跌0.01個百分點。

  中信證券最新研報指出,9月新發行的混合類產品的平均業績比較基準較8月下降了0.16個百分點。其中,3年以上期限產品平均業績比較基準較8月明顯下降,達0.24個百分點,其他期限產品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相對穩定。

  對于各類理財產品基準的下調,有投資經理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此輪理財產品的業績下調,符合預期。他指出,目前超90%的理財為固收類產品,超80%的資產配置在債權類資產中,而今年以來,利率債、10年國債持續下行,一些中短期票據也同步下行,信用利差進一步收縮。所以從資產收益率的角度,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下行符合金融學原理。

  產品凈值下行、發行放緩,機構費率優惠加大

  事實上,近2個月來在債權市場利差收窄、權益類市場進一步下跌的背景下,理財產品的凈值水平也進一步下降,而不少理財公司進一步加大對理財產品的費率優惠力度。

  券商中國記者根據中國理財網數據梳理,截至10月9日,市場上披露凈值的存續的理財公司產品共9994只,其中累計凈值低于1的產品為851只,占比為8.5%,雖較此前有所增加,但較整體產品數量而言,比例并不高,凈值水平高于1的產品遠遠多于前者。

  另一方面,在權益類理財產品方面,目前存續的由理財公司發行的21只產品中,截至10月9日,累計凈值水平低于1的共13只,占比超六成;而近八成銀行權益類理財在今年的收益率為負數,約一半的產品凈值較年初下跌幅度超10%。不過,整體而言,權益類產品的規模僅不到整體市場規模的0.3%,占比較低。

  此外,9月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節奏也明顯放緩。中信證券研報顯示,9月理財產品發行數量為2649只,環比下降4.4%;較去年同期減少超1000只,同比降幅達28.2%。

  理財產品近期表現不甚理想,發行節奏放緩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機構也在進一步降低產品的手續費。記者注意到,多數銀行理財公司分別針對不同產品發布了一些費率優惠公告,將原來收取的固定管理費由0.05%降至0%,而其他的托管費率也進一步降至0.01%,越來越多的產品對托管費以外的各項手續費進行免除。

  有理財公司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下調理財產品的費率在行業內較為普遍,也是為了進一步向投資者讓利。這也是降低產品業績波動對投資者的影響,加大理財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盡管近期理財產品表現不甚理想,但總體而言,絕大多數理財產品到期后能達到業績比較基準之上,不符合業績基準,甚至虧損的產品仍屬極少數。業內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對待銀行理財的凈值波動,投資者應保持理性。

  普益標準數據顯示,有12380只封閉式產品披露了2022年上半年到期的業績比較基準情況。其中,到期收益未達業績比較基準線的為1200只,占比為9.42%。也就是說,超過九成以上的銀行理財產品是能夠達到業績比較基準的。

  對比其他資管產品,以公募基金為例,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9日,披露今年初至今業績回報數據的10019只公募基金中,6898只基金在今年初至今的收益率告負,占比約68.8%;債券型基金中,也約有兩成的基金在年初至今區間內實現虧損。

  理財業績基準優化仍需持續探索

  今年是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后的第一年,從數據而言,銀行理財產品至今的表現,仍好于大多數資管產品。

  盡管理財公司通過下調業績基準,進一步降低投資者預期,調整其對投資的風險偏好,但目前理財產品能否達到業績基準仍是考核和銷售的重要依據。

  此前,有理財公司負責人表示,相較于其他資管機構,銀行理財公司的考核更偏重于業績比較基準是否達成,更多是將客戶資產的保值增值放在首要位置,博取穩健、可持續的收益,不會過分追求短期業績排名,防止投資風險積累或造成客戶長期收益損失。

  而對于業績比較基準本身,業內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業內更好地進行業績基準展示也仍在討論和探索中,優化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持續性探索的過程。

  記者了解到,理財公司制定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一個很重要的前置工作,是要是綜合分析投資范圍內各個資產的收益率水平、投資比例、市場情況并進行靜態測算。

  “這(設定業績比較基準)其實是一個需要綜合考慮很多因素的事情,簡單來說就是要看你的產品性質、投資策略、過往經驗、未來市場預判。根據產品投資范圍、資產配置比例和投資策略,比如你如果是主投固收,適配點權益,那么大概就是就參照本產品發行時的市場利率水平、中債綜合指數收益率和滬深300指數收益率的市場表現綜合測算。”有投資經理告訴記者。

  對此,有業內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業績基準的設置,必須以投資者保護的角度出發考慮業績基準選取的適用性。既要向投資者描繪和展示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也要力求避免投資者單一關注某一個絕對數值的基準,造成“重產品收益,忽視產品風險”、甚至誤以為“保本保收益”的情況。

  上述人士認為,在業績比較基準之外,還可以考慮通過不同維度,更加細化和完整地展示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例如:可以多時間段維度展示產品的歷史收益率,側重展示產品中長期業績情況,幫助投資者多維度、動態地了解理財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和運作情況。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余坤航

理財產品 理財 基準 券商
人氣榜
跟牛人買牛股 入群討論
今日熱度
問股榜
立即問股
今日診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0-11 中榮股份 301223 26.28
  • 10-10 邦基科技 603151 17.95
  • 10-10 夜光明 873527 10.99
  • 10-10 永信至誠 688244 49.19
  • 10-10 三柏碩 001300 11.17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