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國際原油“破百”、歐亞燃氣緊缺、國內動力煤價格中樞再攀千元大關……經歷了2021年全球能源荒,2022年伊始,能源問題依舊牽動人心,蟬聯資本市場熱詞榜。
然而,在國際能源價格持續高漲的呼聲中,國內保障民生、增產穩價的消息也不絕于耳。2022年經濟穩增長的大方向下,我國能源市場面對多變的國際形勢,階段性供需關系依然復雜。
新一年國內外能源市場將面臨哪些需要關注的問題?我國能源穩價的政策效力能否最終顯現?在“雙碳”背景下,國內能源結構調整的進展和市場影響又是如何?
近日,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實探一線煤礦、石化企業,并多方溝通行業上市公司與專業分析機構,以期提前洞悉市場格局,把脈能源價格動向。
2020年國際油價跌至負值的消息“言猶在耳”,然而農歷虎年春節過后,伴隨又一輪持續上行,國際油價當前已直逼每桶百元的近年高點。與此同時,近一個月以來,國內液化天然氣(LNG)市場價格也幾乎實現翻番。
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稟賦,決定了當前國內石油、天然氣能源依然大量依賴進口。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近日實地探訪石化企業,采訪行業權威分析人士了解到,在我國加大對油氣能源保供的系列舉措下,過去一年國內能源價格整體維持平穩。但在國際地緣政治風險等事件影響下,能源供應端不確定因素仍存,短期全球范圍“能源荒”或難緩解。
國際原油價格迎來近年高點
位于北京市西南部的房山區,有著馳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遺產——北京猿人遺址(周口店鎮),同時這里也有著一座充滿現代氣息的綠色石化城。1970年,燕山石化在這里正式成立,成為我國第一個石油化工聯合企業。
從北京東三環附近驅車1個半小時左右,便來到了北京市房山區貓耳山腳下的燕山石化所在地。公司首席專家宋以常告訴記者,作為中國石化旗下唯一在京煉化企業,目前燕山石化原油加工量1000萬噸/年,年產京標汽油約270萬噸,約占北京市場需求量的70%;擁有300萬噸/年航煤生產能力,年產航煤最多超過190萬噸,主要供應首都機場,在首都油品保供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近年來油價大幅起落,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無不影響深遠。
經歷了2020年的“負油價”,2021年國際原油價格一路高歌猛進,震蕩上漲,創下近年新高。2021年WTI年度總體漲幅達55.39%,布倫特原油漲幅在50.65%。而受地緣政治因素推動,2021年農歷春節前后,國際原油價格再度出現顯著上行,刷新2014年以來高點。2月22日,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更是沖高至每桶97美元以上。而據普氏能源資訊(S&P Global Platts)的數據,2月16日即期布倫特原油現貨價格(Dated Brent)已觸及每桶100.8美元。
中國石油國家高端智庫研究中心專職副主任呂建中在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采訪時表示,供需關系是決定國際油價走勢的基本面和主要因素。隨著全球疫情防控形勢的逐漸好轉,世界經濟開啟復蘇模式,石油、天然氣等剛性能源需求快速增長。但是,近年來全球原油生產受OPEC+產量政策等因素的影響,部分資源出口國規模性控減投資和產能,甚至人為制造市場稀缺,造成原油供應階段性短缺,能源生產跟不上能源消費,從而推高了市場價格。多年來,在大多數情況下,全球原油市場供需關系都是處于脆弱平衡狀態。
“在全球能源綠色轉型過程中,油氣領域投資嚴重下滑,這種結構性問題也可以視為全球發展新能源過程經歷的一種陣痛。應當看到,原油在全球能源結構中仍然起著壓艙石的作用。此外,疫情之后,歐美國家在金融領域的寬松政策,導致多國貨幣大放水,必然出現通貨膨脹,從而催生大宗商品原油價格上行。最后,不確定性地緣政治風險也會影響原油市場價格預期,甚至導致市場恐慌。”呂建中進一步分析稱。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也對e公司記者表示,近期原油價格上漲主要受短期因素影響,美、歐等經濟體遭遇極寒天氣推動能源需求,國際地緣局勢升溫引發市場對能源供給擔憂,OPEC+增產動力也偏溫和。另外,傳統能源資本開支不理想,以及市場預期疫情對全球需求抑制減弱等也對原油價格構成影響。
春節后國內LNG價格暴漲
“每公斤氣超過6元貨車就要賠錢了,年前氣價最高都要到12元,你說虧不虧。”談及自家貨車的成本問題,河南司機師傅孫興稱,把燃油車改成燃氣車,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燃氣成本更低,但天然氣價格近幾年波動太頻繁,高位時并沒有燃油車劃算。春節過后LNG價格上行,加之地方相關政策要求,他已經好長時間沒開工了。
安徽一家涉及重卡生產的上市公司也表示,天然氣價格上漲后,目前燃氣和燃油車的運行能源成本價格差距不大,所以近期天然氣車輛銷售很少。
2021年,“氣荒”席卷歐亞多國,在歐洲氣價暴漲的局勢下,我國液化天然氣(LNG)價格整體呈現了平穩走勢。不過虎年春節過后,國內天然氣市場卻出現異常價格上行。
生意社分析師佟賀介紹,據監測,2月21日國內液化天然氣均價為7500元/噸,多地突破8千元關口,較上周一均價5383.33元/噸價格上漲2116元/噸,漲幅為39.32%,較節前均價3866.67元/噸已近乎翻番,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158.62%。
卓創分析師國建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春節過后全國多地再度迎來冷空氣侵襲,氣溫低于預期,造成城燃補庫需求提升,同時節后下游復工積極,工業用氣也有增長,良相疊加下,部分地區出現了供應緊張的情況。雖然近期國內LNG價格較此前有了明顯上漲,但在冬季旺季,這一價格對比前幾年并不算高位。“2021年由于市場供應環境不錯,往年冬天天然氣包括‘壓非保民’等舉措均未出現。這波LNG漲勢主要是短時間內資源調配的問題。當前本身就處于冬季末端,估計高價維持不會太久。”他說。
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副院長陳占明曾發表過多篇能源經濟領域的學術著作。他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稱,春節過后,國際天然氣價格并沒有反映出相同的趨勢,國內液化天然氣大漲反映的是春節因素導致國內市場的供需變化,主要是春節期間液化天然氣廠停工導致的供應減少和春節過后企業的用氣補氣需求增加。
他還告訴記者,中國是世界第一大天然氣進口國,2021年國內天然氣消費量達3670億立方米,而國內天然氣產量只有2060億立方米,進口依存度達到約44%。
“雖然近年我國國內天然氣產量保持穩定增長,但消費量增長更為迅速,國內供需失衡持續擴大,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持續上升。海外天然氣的緊張必然對我國天然氣的保供產生不利的影響。例如我國居民天然氣是屬于優先保障供應的,但其價格不能根據進口天然氣的價格來調整,因此在海外天然氣價格高企的時候會導致企業虧損供氣,從而降低供應積極性。”陳占明說。
藍焰控股作為國內煤層氣行業龍頭企業,在行業具有一定代表性。日前,全國人大代表,藍焰控股總經理田永東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我國雖然是天然氣進口大國,氣的對外依存度較高,但得益于國家一系列正確有效的措施,國內市場價格尤其是居民用氣價格保持基本穩定,盡管天然氣價格有所上調,但上調幅度有限,海外天然氣市場急劇變化并未影響我國天然氣市場的穩定運行。
能源成本高企下游成本承壓
被稱為大宗商品之王原油,是化工行業的重要上游材料。原油、天然氣等能源價格近年來的大幅波動,無疑顯著影響下游化工等商品價格走勢和企業盈利水平。
據生意社數據,2021年在天然氣等成本帶動下,國內尿素價格達到3108.33元/噸,創近十年來新高,年內最大振幅達69.55%。而受到原油成本助推及行業自身減產影響,2021年國內PTA現貨市場也呈現上行態勢,年內最高價達到5543元/噸,較年初3592元/噸的低點漲幅超54%。
2022年農歷春節前后,國際原油價格再度大幅上行,下游相關產品價格也走出階段性波動行情。
由于原油成本上行刺激市場看好2022年需求前景,MTBE價格年初一度大漲,生意社數據顯示,在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1月7日間,MTBE自5716元/噸大幅上漲至6270元/噸,周內價格漲幅9.69%,同比上漲44.69%。
同樣受春節假期原油價格沖高影響,甲醇期貨主力一度漲至近3000元/噸關口,并通過基差及區域套利帶動港口紙現貨和內地現貨,同時,國內PTA市場也迎來了“開門紅”行情。
“苯、丙烯等少部分產品上游涉及原油,確實近一年來成本高企,但商品價格也上漲明顯,基本可以覆蓋掉成本漲幅,目前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企業盈利情況還不錯。”華魯恒升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
近年來受原油價格大幅波動影響,下游化工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也經歷高低起伏。2020年3月后,國際原油價格一度暴跌,國內乙二醇價格跌至不足3000元/噸,創下近十年新低。彼時華魯恒升上述人士就坦言,乙二醇國際上都是以石油法為主,原油價格低位時,國內煤制乙二醇企業產品價格處于劣勢,生產虧損情況十分明顯。“原油價格上漲拉動了化工大宗商品價格,對企業來說也算是好事。”他說。
不過,銀河證券研報分析,原油成本占石油化工行業企業營業成本的40%-70%左右,因此油價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盈利能力。在高油價水平下,下游石油化工行業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很多產品無法實現成本的向下轉移,企業盈利能力承壓。
“如果今年大宗商品價格繼續高漲,那么能源高價對下游利潤的擠壓可能還是會加劇。”對于原油等能源漲價對下游企業的影響,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程小勇認為,2022年1月份的社融數據雖然增長非常快,但中長期貸款占比不高,增長不明顯,這說明企業在虧損情況下,擴大投資再生產方面可能還是有疑慮的。
從行業角度看,能源價格上漲是把雙刃劍,但整體弊大于利成為業內共識。
陳占明認為,油價大漲有利于上游資源勘探開發,對國產原油產量和儲量發現有利。但我國原油資源自給率低,油價大漲對產業鏈下游的煉油造成的沖擊將更加大,對國營煉廠主要會造成煉油虧損,而對私營煉廠的話,很有可能導致其開工率下降,從而減少我國成品油供應。
而天然氣價格大幅波動下,下游行業也不免面臨沖擊。“居民家庭消費和集中采暖在不出現嚴重氣荒的情況下,通常不受上游天然氣價格波動的影響,而天然氣發電企業、交通運輸企業、化工及其他制造業等在天然氣價格上漲過程中其利潤都會受到較大沖擊。”陳占明說。
周茂華也認為,原油價格走高將提升部分行業生產成本,過高油價導致物價與生活成本上升,可能推動物價進一走高,拖累需求表現。受高油價影響較為直接的行業包括化肥、化纖、涂料等化工行業;此外交通運輸行業成本壓力將明顯增大,這些行業能源成本占據大頭,能源價格上漲可能導致虧損,資產負債表轉弱等。
油氣行業“增產上儲”確保供應
面對近期國際油價再創新高以及市場供應緊張的局面,能源“國家隊”在保供上產方面多措并舉發揮關鍵作用。
宋以常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近期國際原油價格高挺,成品油生產成本攀升;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趨于好轉,成品油市場需求增大。在此背景下,燕山石化制定了多條確保北京地區油品供應的舉措。
燕山石化的舉措可以視為中國石化集團在能源保供領域的一個縮影。中國石化方面對記者表示,中國石化堅決扛穩扛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核心職責,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推動頁巖油氣大突破,推進天然氣產供儲銷協同發展,實現油氣大發現、儲量產量全面增長。去年獲十大油氣勘探發現成果,全年新增石油探明儲量1.67億噸、天然氣探明儲量2681億立方米,超額完成七年行動計劃年度目標任務。當前,中國石化正全力打造世界領先潔凈能源化工公司,加快打造“油氣氫電服”綜合加能站,目前已建成加氫站74座、充換電站1295座、分布式光伏發電站點1048座。
而中國海油集團相關人士也回復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稱,2021年中海油成功探獲墾利10-2等4個大中型油氣田,“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也成功投產,油氣供應量創歷史新高,全年國內原油生產同比增長322萬噸,天然氣同比增長27億方,其中原油連續兩年占全國總增量的80%左右,積極組織落實了采暖季268億方保供資源,確保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2022年中海油預計將有13個新項目投產,資本支出將在900-1000億元,實現凈產量目標為600百萬桶-610百萬桶游當量、鉆探海上勘探井227口、13個新項目投產等,為保障國家能源儲量和安全共享出更大的力量。
“基于我國對能源‘保供’的重視,未來會以滿足國內生活生產為核心,實現穩定供應。”卓創分析師趙渤文稱,2022年煤油氣的供應或呈現以穩定和確保供應充足為主,原油和天然氣仍然維持“增產上儲”的目標推進,增加國產油氣的勘探開采和供應。
呂建中告訴記者,目前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在70%以上,作為石油消費和進口大國,受到國際原油市場價格的影響在所難免。同時,我國也是能源生產大國,國內供需平衡調節的能力較強,特別是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海油等能源央企在增儲上產、產運銷儲協調聯動以及穩定能源價格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呂建中看來,近年來,我國能源領域的市場化改革成效顯著,特別是在新能源領域,已有大量社會資本涌入。但是,在能源轉型過程中,相關部門要引導資本有序進入。“因為資本天生具有逐利性,而能源屬于戰略性資源,帶有明顯的公益性,資本的大量無序介入容易引起對市場和政策的誤導。所以,研究制定能源政策不能受資本市場左右,要加強調查研究,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呂建中提醒。
談及我國在油氣市場保供能力方面或將面臨的挑戰,陳占明直言,一是進口依賴程度持續提高,供應穩定性受制于人;二是儲氣調峰能力弱、管道儲運基礎設施建設不足;三是價格體制制約儲氣能力建設及高氣價條件下企業供氣積極性。
他建議,首先應當加強天然氣產供能力建設,包括豐富海外天然氣多主體多元供應、加強國內天然氣開發、擴大天然氣管網和儲氣設施建設力度等。其次是深化天然氣行業的市場化改革,包括繼續穩妥推進天然氣價格的市場化形成機制、完善儲氣調峰輔助服務的價格形成機制、完善天然氣市場監督機制等。最后是要開展天然氣保障供應機制的建設,包括需要構建合理的天然氣供需預警機制和晚上天然氣保供應急管理體系。
全球“能源荒”短期或持續
全球能源荒依然持續的背景下,我國油氣市場將面臨怎樣的挑戰?國內市場價格又將如何波動?
呂建中認為,未來國際原油市場有望延續高位寬幅震蕩的價格走勢。“國際原油市場未來走勢取決于全球能源投資和供給,原油市場的需求側基本上是可以預期的,而供給側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包括石油供給側投資恢復的趨勢,產量是否可以穩定增長等。一般而言,油氣價格上漲會帶來一些油氣生產國的加大投資,但是如果局部地區的地緣政治風險加劇,也會進一步地加大油價的波動。”
“在一般基準情景下,全球宏觀經濟、政策環境的變化,并不支持原油價格進一步大幅走升;隨著短期因素影響減弱,發達經濟體大規模刺激政策逐步退出,全球經濟將逐步回歸長期趨勢;并且,持續走高的油價早已超出實體經濟普遍承受范圍,不可持續。”周茂華則認為,綜合考慮全球疫情影響減弱,發達經濟體大規模刺激政策退出,全球經濟逐步向長期水平回歸,預計原油價格進一步上升空間有限,隨著短期影響減弱,原油價格將逐步回歸基本面。
在陳占明看來,預測上半年油氣市場會保持繼續震蕩上行的態勢,下半年則受到多方產量上升的影響,價格穩定后逐漸回歸。如果俄烏局勢進一步惡化甚至發生戰爭,可能出現短期的快速爬升,而回落的速度取決于局勢的發展。
“與前三次能源危機供應斷裂不同,2021年內出現的全球范圍能源短缺主要原因在于全球的氣候反思引起的相關政策調整,進而導致了投資結構的變化。從宏觀層面看,大宗商品市場2022年將進入一個較為長期的‘磨頂’過程,”趙渤文認為,大宗商品價格將在當前位置持續較長的震蕩,才會出現一個順暢的下行。2022年的價格重心或將較2021年有所下降。但考慮到能源轉型的“陣痛期”遠未結束,風光電等新能源的布局仍不成熟,能源短缺或將成為一個頻繁出現的短期命題。
“據國家發改委數據,2021年全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372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2.7%,近五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年復合增長率為14.2%,高于我國天然氣生產量的上漲速度,天然氣市場將保持較高的需求缺口,且供需兩端的缺口在短期內難以平衡。”田永東認為,天然氣需求在全球范圍內可能繼續上漲,這也將影響著我國天然氣價格。未來幾年,在“雙碳”目標驅動下,國內天然氣企業勢必會進一步加大上游勘探開發力度,提升天然氣產量,彌補我國天然氣需求缺口。
程小勇也認為,2022年國際能源緊缺的情況短期不易緩解。“目前OPEC+產能難以提升,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地緣政治矛盾還在影響原油市場。此外我們擔心,目前整個資本市場對于大宗商品市場投機的風頭仍存,或還會刺激商品價格出現大漲。”他表示,具體到我國來看,由于國內富煤貧油的資源稟賦,煤炭產能整體可控,所以價格在保供政策下有望被維持在合理區間。但我國原油、天然氣對外依存度比較高,價格仍將受國際市場影響較大。
“雙碳”目標下 能源行業迎發展契機
盡管在今年市場供需失衡的背景下,能源行業業績攀升,產品供不應求情況顯現,但在采訪中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感受到,我國推進“雙碳”目標達成的背景下,能源企業綠色生產理念貫穿始終,行業也面臨轉型發展的契機。
距離燕山石化廠區大概3公里處,是生態宜人的燕山石化牛口峪濕地公園,這里空氣清新、水面好似明鏡,尤其是在近期雪后顯得格外美麗,而這也可以視為燕山石化踐行綠色發展的一個縮影。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于1972年投用的牛口峪水庫,占地1.4平方公里,相應匯水面積80萬平方米,水源來自于燕山地區處理達標后的工業和生活廢水。2017年6月,燕山石化對園內約8萬平方米的氧化塘進行全方位改造及修復升級,“公司在北京市率先實踐‘達標排放的工業污水處理+濕地自然生態修復系統’的生態型工業污水綜合凈化方案,為生物提供獨特庇護。在濕地各池塘種植具有高凈化能力,對COD、氨氮等污染物能有效去除的植物。”
在服務保障2022年北京冬奧會方面,燕山石化也是主力軍——冬奧會主火炬及賽場氫能客運車的用氫任務主要由燕山石化攻關完成。
燕山石化首席專家、新能源辦公室主任李軍良對記者表示,作為中國石化與2022年北京冬奧會官方戰略合作項目,燕山石化經過3個月的緊張施工,完成了氫氣新能源裝置建設。該裝置設計規模為2000標準立方米/小時,產出可以滿足燃料電池所用氫氣,純度達99.999%。
而這也成為了燕山石化從傳統石油煉化加工企業向新能源領域轉型的新契機。在公司氫能源產業規劃方面,李軍良透露,未來燕山石化將全力推進氫能產業示范基地建設,開展1萬標立/小時氫氣提純設施建設,持續拓寬氫能示范應用場景;加強綠色低碳技術攻關,完成中國石化開發的兆瓦級PEM電解水試驗設施建設與運行;大力推動烏蘭察布和張家口綠電、綠氫進入燕山石化等,為中國石化打造中國第一氫能公司作出貢獻。
三大傳統能源中,天然氣碳排放量低于煤炭、石油,是低碳清潔能源的代表,也是能源轉型過渡期的重要抓手。煤層氣作為天然氣的戰略補充,對調整優化我國能源結構和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開發煤層氣符合我國“富煤貧油少氣”能源稟賦特征的發展戰略。
“國際天然氣價格的上漲,推動了煤層氣價格的增長,表面顯現的是企業收入和利潤的增長,但深層次上對推動上游煤層氣開發起到了積極作用。”藍焰控股總經理田永東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煤層氣開發投資大、風險高、效益低。隨著價格的增長,企業有了一定的盈利,盈利情況向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項目投資風險,煤層氣開發企業的投資意愿就隨之增強。據相關數據,2021年山西省煤層氣產業完成投資97億元,創歷史新高,煤層氣產量較上年也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
田永東表示,從安全效益上講,開發煤層氣可以有效減少煤層瓦斯含量,對降低煤礦瓦斯事故,促進煤礦安全生產具有重要意義。從環保效益上講,煤層氣的開發利用可減少碳排放。煤層中的瓦斯(甲烷)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1倍,每利用1億立方米的甲烷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150萬噸。截止2021年底,藍焰控股所屬藍焰煤層氣公司已累計抽采煤層氣90多億立方米,碳減排效果顯著。
“我國多數區域的煤層滲透性差,單井產量低,開發難度大,煤層氣開采成本較高、企業盈利能力較差,雖然有政府的補貼,但從整體來看,投入產出仍比較差,進而阻礙我國煤層氣行業的快速發展。”田永東認為,能源結構轉型和“雙碳”目標為煤層氣發展帶來利好優勢。一方面在“雙碳”目標牽引下,政府將釋放更多的政策紅利,支持低碳清潔能源發展,產業政策和營商環境將得到明顯改善。另一方面,碳交易市場作為促進碳減排的金融措施,將在“雙碳”目標的實現中扮演重要作用,有望改變煤層氣行業傳統的盈利模式,提升煤層氣產業的盈利水平。
責任編輯:王涵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