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發布重磅報告,貨幣政策應對、金融市場聯動、人民幣匯率…最新思路都在這

央行發布重磅報告,貨幣政策應對、金融市場聯動、人民幣匯率…最新思路都在這
2021年11月20日 08:53 券商中國

下載新浪財經APP,了解全球實時匯率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11月19日,人民銀行發布2021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對于下一階段主要政策思路,報告指出,要加強國內外經濟形勢邊際變化的研判分析,統籌今明兩年宏觀政策銜接,堅持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貨幣政策穩定性,穩定市場預期,努力完成今年經濟發展主要目標任務。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以我為主,穩字當頭,把握好政策力度和節奏,處理好經濟發展和防范風險的關系,做好跨周期調節,維護經濟大局總體平穩,增強經濟發展韌性。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

  對于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央行表示,下一步,要繼續綜合施策,積極穩妥應對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

  一是穩健的貨幣政策穩字當頭,以我為主,增強自主性,根據國內經濟形勢和物價走勢把握好政策力度和節奏。

  二是深化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加強預期管理,完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市場主體堅持“風險中性”理念,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三是不斷深化金融雙向開放,增強境內人民幣資產吸引力。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

  報告對下一階段主要政策思路進行了展望。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以我為主,穩字當頭,把握好政策力度和節奏,處理好經濟發展和防范風險的關系,做好跨周期調節,維護經濟大局總體平穩,增強經濟發展韌性。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

  密切跟蹤研判物價走勢,穩定社會預期,努力保持物價水平總體穩定。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作用,用好新增3000 億元支小再貸款額度,支持增加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實施好兩項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的延期工作,用好 2000 億元再貸款額度支持區域協調發展,落實好碳減排支持工具,設立 2000 億元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一是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形成中央銀行調節銀行貨幣創造的流動性、資本和利率約束的長效機制,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健全可持續的資本補充機制,多渠道補充商業銀行資本,加大對中小銀行發行永續債等資本補充工具的支持力度,提升銀行服務實體經濟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能力。

  二是繼續落實和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牽引帶動作用。保持再貸款、再貼現政策穩定性,繼續對涉農、小微企業、民營企業提供普惠性、持續性的資金支持。繼續落實兩個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的延期工作。保持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減,更好發揮其穩企業保就業的重要作用。落實好碳減排支持工具,引導金融機構為具有顯著碳減排效應的重點項目提供優惠利率融資,發揮政策示范效應,鼓勵社會資金更多投向綠色低碳領域,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發揮好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作用,著力提升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三是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加大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政策實施力度,大力推廣隨借隨還貸款模式,強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建設,推動形成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配合有關部門統籌有序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鼓勵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基礎上,合理滿足煤電企業應急保供發電融資需求。創新運用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碳中和債券等產品,發揮金融對能源安全保供和綠色低碳轉型的支持作用。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持力度,配合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共同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四是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完善中央銀行政策利率體系,引導市場利率圍繞政策利率波動。持續釋放LPR 改革潛力,充分發揮LPR 改革在優化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以市場化方式促進金融機構將更多的金融資源配置到小微企業,增強小微企業信貸市場競爭性,推動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持續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深化對外貨幣合作,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開展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提高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使用中的便利化程度,穩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五是堅持防風險與促發展并重,持續推動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穩步推動債券市場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及時防范和化解債券市場風險,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壓實各方責任,持續落實違約處置機制建設各項成果,優化統一執法機制,嚴厲打擊債券市場違法違規行為。

  六是建立中國特色現代金融企業制度,不斷完善金融企業公司治理。繼續推進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壓實機構主體責任,一行一策,漸進式、分步驟推進存量業務改革,實現業務分類管理分賬核算,有序提高透明度,強化資本約束,加強風險管理,健全激勵機制,更好發揮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在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國家戰略方面的重要作用。

  七是堅持底線思維,增強系統觀念,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統籌做好重大金融風險防范化解工作。處理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系,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積極穩妥應對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

  近期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開始調整。今年6月以來,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的信號逐漸明朗,歐央行也吹風將放緩購債速度。11 月議息會議決定將于當月開始縮減購債,市場預計可能于 2022 年年中結束購債。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市場反映的2022 年加息預期達2 次。歐央行9 月份表示將于今年四季度放緩抗疫緊急購債計劃(PEPP)下的購債速度。

  報告指出,本輪發達經濟體放松貨幣政策較上一輪節奏更快、強度更大,開始調整后,推動美元指數上漲、美債收益率上升,并可能對新興經濟體產生影響。

  報告分析,本輪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可能將支撐美元升值,推動美債收益率上升,引發國際資本回流美國。雖然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本輪政策調整更注重市場溝通和預期引導,以期緩解對金融市場和其他經濟體的溢出影響,但由于新興經濟體疫苗接種率低于發達經濟體,對疫情抵御能力有限,經濟復蘇面臨更大的沖擊和不確定性,部分經濟基本面較差的新興經濟體可能受影響更大,主要可能表現在資本流出、匯率貶值和金融市場聯動效應。

  同時,報告指出,當前我國面對的內外部環境與上輪相比有明顯不同,發達經濟體政策調整對我國影響有限。我國貨幣政策搞好跨周期設計,能夠更有效地應對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帶來的外部沖擊。

  對于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央行表示,下一步,要繼續綜合施策,積極穩妥應對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一是穩健的貨幣政策穩字當頭,以我為主,增強自主性,根據國內經濟形勢和物價走勢把握好政策力度和節奏。二是深化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加強預期管理,完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市場主體堅持“風險中性”理念,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三是不斷深化金融雙向開放,增強境內人民幣資產吸引力。

  民間部門對外資產明顯增加

  報告指出,近年來我國國際收支運行呈現新特征,需要以全新的視角和邏輯進行分析。

  第一,國際收支自主平衡格局更加穩固,不再是國際收支高順差對應儲備高增長的模式。初步統計,2021 年前三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有所增加,但與GDP 之比為1.6%,依然處于合理均衡區間;資本項下跨境雙向投資保持活躍,資金流出入總體均衡;外匯儲備余額在匯率折算、資產價格、投資收益等因素綜合影響下基本穩定,國際收支實現自主平衡,這也充分體現了匯率較好地發揮了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的自動穩定器功能。

  第二,對外資產持有主體多元化穩步推進,不再是儲備資產高居半壁江山以上的局面。近年來儲備資產在我國對外資產中的比重合理回落,2016 年起降至一半以下,2021 年 6 月末為 37%。我國銀行、企業等民間部門持有的對外資產比重相應提升,目前已成為我國對外資金運用的主體,6 月末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和其他投資形式的資產分別占我國對外資產的27%、11%和24%,這有助于優化我國對外投資及收益的結構,也有助于民間部門提升對外資產負債的匹配度。

  從資金運用看,我國民間部門對外資產明顯增加,官方儲備資產小幅增長。2021 年上半年,我國對外各類投資凈流出4990 億美元,其中,民間部門對外投資凈流出4140 億美元,占比83%;官方儲備資產交易凈增加850 億美元,占比17%。

  報告指出,未來我國將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積極促進內需和外需、進口和出口、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協調發展,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在此背景下,我國國際收支相關的資金來源和運用將繼續實現自主平衡,對外資產負債結構將進一步優化。

  不宜單純根據流動性總量或超儲率判斷流動性松緊

  今年前三個季度末,金融機構超儲率分別為1.5%、1.2%和1.4%,同時貨幣市場利率運行更加平穩。

  近兩年尤其是 2021 年以來,央行通過下調超額準備金利率以及完善流動性管理和短期利率調控框架等措施,進一步降低了金融機構的超額準備金需求,金融機構超儲率進一步下降。

  一是下調超額準備金利率,促使金融機構主動降低備付水平。2020 年4 月,人民銀行將超額準備金利率由0.72%下調至0.35%,與金融機構活期存款基準利率相同,消除金融機構吸收活期存款存放央行的套利空間,金融機構持有超額準備金的意愿隨之下降。

  二是盯住利率精準開展操作,政策目標更加明確清晰。人民銀行通過每日開展公開市場操作連續釋放短期政策利率信號,及時熨平流動性擾動因素,引導貨幣市場利率圍繞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為中樞平穩運行。同時,通過改革完善常備借貸便利(SLF)操作機制,進一步夯實利率走廊上限,約束市場利率波動幅度。

  此外,還通過多種渠道加強政策宣傳,引導市場主體多關注市場利率,避免對流動性和央行操作數量變化過度解讀。

  三是降低貨幣市場利率波動性,減少金融機構預防性資金需求。近兩年來,貨幣市場利率與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的偏離程度明顯收窄。2021 年1-9 月,銀行間市場存款類機構7 天期回購加權平均利率(DR007)的均值為2.18%,與央行7天期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的偏離幅度僅2 個基點,這使得央行維護流動性合理充裕和貨幣市場利率平穩運行的承諾更加可信,金融機構預防性流動性需求也隨之進一步減少。

  四是做好流動性跨周期調節,提前安排、精準操作。報告指出,堅持正常貨幣政策的背景下,我國金融機構超儲率下降既是金融體系不斷發展的結果,也是央行貨幣政策調控機制不斷完善的表現。從國際經驗看,流動性總量高低與市場利率運行的平穩性并不直接相關。當前不宜單純根據流動性總量或超儲率判斷流動性松緊程度,更不能認為超儲率下降就意味著流動性收緊,觀察市場利率才是判斷流動性松緊程度的科學方法。

8.××%理財券,額度有限先購先得,每位用戶限購一次>>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凌辰 SF179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1-23 喜悅智行 301198 --
  • 11-23 潔雅股份 301108 --
  • 11-22 觀想科技 301213 31.5
  • 11-22 芯導科技 688230 134.81
  • 11-22 鼎陽科技 688112 46.6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