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分析師提醒交易者,全球流動性正不斷收緊,風險資產很可能首當其沖,一切都像極了1987年秋天股災“黑色星期一”前的情景......
周一(10月8日)早間,一個月的香港銀行同業人民幣拆息(CNH HIBOR)跳漲79個基點至7.13%,為2017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而3個月的香港銀行同業人民幣拆息也上漲42個基點至6%。摩根士丹利分析師Hans Redeker指出,這正是流動性集中于美國對其他國家影響的體現。
Redeker在最新研報中寫道,隨著各國央行收緊貨幣政策,退出QE,全球流動性雖然目前來看還較為充足,但正在快速收縮,致使融資成本上升。
Redeker提到,摩根士丹利的流動性指標(包括G4央行資產負債表,全球外匯儲備和EMU,日本和中國的經常賬戶余額)都已經下降,這也是近期美債收益率飆升,美債收益率曲線變得更加陡峭的一個重要原因。
國慶長假期間中國央行意外降準,令人民幣承壓,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一度升至6.97。Redeker指出,短期銀行同業拆息的上漲,使做空人民幣的成本更高,有利于穩定人民幣匯率,但同時也強化了投資者對美元走強的預期,有可能造成流動性擠壓。
此外,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觸及2011年來的最高水平;美股面臨拋售壓力,投資者偏好從周期型股票轉向防御型股票;股價下跌的同時金價卻一直停滯不前,這些都是目前資產流動性收緊,融資成本上升的力證。而資本流動性集中又意味著全球流動性收緊,無法涵蓋所有的風險資產。
Redeker警告,所有的這些情景,都像極了1987年秋天的“黑色星期一”股災的情形:
“當時,美聯儲也在加息,態度鷹派。格林斯潘剛剛上任,言論強硬,當時在里根總統稅收計劃支持下,美國經濟表現也超越全球經濟表現。那時人們都認為全球其他地區,特別是歐洲,擁有較大的產出缺口,所以當德意志銀行于1987年9月收緊流動性時,人們感到很意外。”
Redeker提醒,參照歷史教訓,投資者不應該忽略歐洲央行官員Klaas Knot近期“歐央行加息時間可能早于市場預期”的鷹派言論。歷史經驗表明,當歐央行與日本央行采取寬松政策時,有利于美債收益率保持平緩,而目前,這兩個央行都似乎在變得更加鷹派。
Redeker還提到,目前所有投資者都在關注債券波動性指數——MOVE指數,原因在于,雖然外匯和股票波動性的上升可能是兩個孤立事件,但債券市場波動性的上升往往會左右其他波動率指數。因此,在當前流動性集中于美國的背景下,債券波動性的上漲對不同風險資產的波動性表現會有重大影響。投資者需警惕一旦危機來臨,風險資產市場或將首當其沖。(金十數據)
責任編輯:郭明煜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