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紅刊財經
國民零食品牌“三只松鼠”,以及三個松鼠形象“松鼠小酷”“松鼠小美”“松鼠小賤”,在消費者群體中享有較高的知名度。今年“雙十一”,在休閑零食的賽道上,三只松鼠成績亮眼,實現多渠道銷量第一。其王牌單品“每日堅果”占據48%的市場份額,新品“量販堅果”上線11天爆賣22萬桶,“雙十一”期間禮盒市場占據62%的市場份額。
與“雙十一”的火爆有所不同的卻是三只松鼠在二級市場的表現。
2019年7月12日,三只松鼠在創業板上市,備受市場期待,曾一度連拉十個漲停板,股價最高點時曾達91.59元/股,但截至2021年11月23日,三只松鼠收盤價僅為37.1元/股,相比最高價已經“腰斬”。
那么,銷售火爆的三只松鼠,為何不被二級市場看好呢?這或許與其失去增長潛力的業績不無關系?
業績陷入困境
回看近幾年三只松鼠的業績,2018年-2021年前三季度,三只松鼠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0.01億元、101.73億元,97.94億元和70.70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6.05%、45.30%、-3.72%和-2.23%;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04億元、2.39億元、3.01億元和4.42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0.61%、-21.43%、26.21%和67.35%。其中,2018年和2019年,業績表現為“增收不增利”的狀態,2020年和2021年前三季度,業績又變成了“減收增利”的狀態。那么三只松鼠這種增長方式的轉變又說明了什么呢?
圖1:三只松鼠業績情況
一直以來,三只松鼠主要依賴線上銷售渠道,享受著互聯網時代帶來的巨大紅利,但同時也支付著巨額的平臺服務及推廣費。2018年-2020年,三只松鼠銷售費用中的平臺服務及推廣費分別為3.93億元、6.60億元和9.61億元,上漲速度非常快。
或是為了前期IPO的順利推進,上市之前,三只松鼠不斷擴大業務規模投入了大量的推廣費用,其中2019年也就是上市當年尤為明顯,其銷售費用一度達到22.98億元,因此,當年的營業收入也迅猛增長。
但大量銷售費用的投入使得三只松鼠的凈利率一直很低,2019年的凈利率僅為2.35%,因此,其當年收入雖然大幅增加,卻并沒有為其增加多少利潤。
面對“增收不增利”的困局,完成上市的三只松鼠,從2020年開始圍繞聚焦堅果戰略持續縮減SKU(庫存量單位),于是,其營業收入開始有所下滑,但凈利率反而有所提升,其中2020年和2021年前三季度,其凈利率分別為3.08%和6.26%,因此,在收入下滑的情況下,其凈利潤反而實現了增長。
但“減收增利”被市場看作公司失去想象空間的一種表現,于是股東們用腳投票,紛紛發布減持計劃,2021年前三季度,三只松鼠的前十大股東中,有四個減少所持股份,一個退出前十大股東。
圖2:2021年前三季度前十大股東變化情況
面對窘境,三只松鼠表示要把“新電商+線下業務”當作公司業績增長的第二曲線去打造,這意味著,一直奮進在線上的三只松鼠最終還是要回到線下戰場。
三只松鼠的線下渠道包括自己的直營投食店和加盟的聯盟小店,以及商超、便利店等分銷渠道,但線下的市場競爭同樣激烈。
截至2021年上半年,三只松鼠共有直營投食店163家,聯盟小店941家,一共1104家。對比同行業公司,良品鋪子的線下直營門店和加盟門店一共2726家,在數量上是三只松鼠的兩倍多。且良品鋪子從初期開始就均衡線上線下銷售,線上和線下的產品也有所區分,消費者具備一定的線下購物習慣。因此,對于三只松鼠來說,想要在線下市場開辟出一片新天地,充滿著不小的挑戰。
“食品安全”問題依舊是痛點
前路尚不可知,但食品安全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三只松鼠頭頂上的一片“烏云”。
當“雙十一”銷售的產品逐漸到達消費者手中,三只松鼠在享受巨大銷售額帶來的喜悅之時,一條條產品質量問題的投訴也紛至沓來。
11月12日,有網友在微博發文,“在薇婭直播間買的三只松鼠每日堅果變質發霉”;11月13日,又有網友表示在天貓超市購買的三只松鼠手撕面包發霉……多起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再次讓大眾關注起了三只松鼠的品控問題。
新浪旗下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的官網上,關于三只松鼠的投訴量一共有1135條,而同行良品鋪子的投訴量為744條,來伊份的投訴量為181條。大多消費者投訴的內容為產品變質和發霉。
圖3:部分消費者投訴內容
三只松鼠食品安全問題頻發,與其產品的代工模式有很大關系,有網友就曾拿農夫山泉的廣告調侃,“它們不生產零食,只是零食的搬運工”。據三只松鼠2021年半年報披露,公司上游供應商一共有34家,數量較多,三只松鼠整體的采購較為分散。
供應商分散之下,三只松鼠面臨著較高的品控要求,在日常經營過程中,其可能仍存在上游供應商未按有關法規及公司要求進行生產,質量控制制度和標準未嚴格執行,生產和檢測流程操作不當等現象,因此想要完全規避食品質量安全問題難度較高。
前文提到,三只松鼠的王牌單品為“每日堅果”,在這一產品領域,三只松鼠面臨的主要競爭品牌包括洽洽食品、沃隆等。而洽洽食品和沃隆“每日堅果”這一產品的生產商均為自己,降低了品控不足和運輸帶來的產品質量問題。
三只松鼠的發展,離不開堅果。起初它便是靠堅果業務順利打開市場和知名度,后來堅果業務也一直占據著三只松鼠營業收入的半壁江山,2018年-2020年,三只松鼠堅果業務的收入分別為36.96億元、54.43億元和48.48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2.80%、53.51%和49.50%。
截圖4:三只松鼠主營業務構成
前文也曾提到,三只松鼠在持續縮減SKU,聚焦于堅果業務。針對某一品類產品依賴程度較高的情況,堅果的質量變得尤為重要。
并且,當下的休閑零食市場中,各大品牌之間的產品同質化嚴重,產品壁壘較低,后起之秀紛紛參與競爭,搶奪著市場份額。作為食品類企業,食品安全是底線和基石,企業多年努力建立起來的良好口碑稍不注意便會付諸東流,而一旦失去了口碑的支撐,恐怕也就失去了對消費者并不算強的粘性。
食品安全是大眾的敏感地帶,想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像洽洽食品、沃隆等品牌一樣,建立自己的廠房和供應鏈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從三只松鼠目前的資金去向來看,其似乎并沒有這種打算。
相比上市之前的大幅度推廣、積極擴張,完成上市后,三只松鼠將大額的貨幣資金用于購買理財產品。
2021年3月,三只松鼠曾發布公告稱,公司審議通過了《關于使用閑置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的議案》,在保證公司及子公司日常經營資金需求和資金安全的前提下,擬使用不超過人民幣25億元的閑置自有資金購買安全性高、風險較低的理財產品,資金可滾動使用。
數據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三只松鼠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0.29億元。對此,公司在三季報中表示,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較同期變動較大,主要系公司購買理財產品增加所致。顯然,其很多資金被用來投資理財了,并未用于廠房和供應鏈方面。
然而,在其所謂“聯盟工廠”的代工模式下,想要真正解決品控問題,減少消費者投訴,似乎是很困難的,否則,其產品質量的相關投訴量也就不至于遠超同行業了。照此來看,食品安全的“烏云”恐怕還會在三只松鼠頭頂懸浮很久。
責任編輯:彭佳兵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