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周茂華
本次LPR下調5個基點,主要受“加點”部分下調驅動,基于宏觀經濟走勢與內外環境看,預計明年下調MLF利率可能性偏低。
12月20日,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調降5個基點至3.80%,這是時隔20個月再次下調;同時,5年期LPR4.65%,繼續按兵不動。此舉引發市場熱議和輿論高度關注,一時議論紛紛,疑惑重重。
LPR調降并非央行全面降息
不少媒體以“降息”的字眼來分析,實際上從嚴格意義上來說,LPR下調并不等同于人民銀行全面降息。LPR是由18家代表性報價行(商業銀行)對其最優質客戶執行的貸款利率,其他商業銀行以LPR為“參考基準”進行貸款利率定價。LPR以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為基礎“加點”形成的報價方式,即LPR=MLF利率+加點。現行LPR有1年期與5年期兩個品種,1年期LPR主要作為商業銀行給實體經濟貸款利率報價基準,5年期LPR一般是作為長期房地產貸款報價基準。其中,MLF利率是人民銀行中期政策利率,“加點”是商業銀行機構綜合考慮自身負債成本、信貸市場資金供求等因素后自行定價。
可以看出,LPR改革疏通了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傳導渠道。人民銀行通過調整MLF利率就可影響商業銀行貸款報價利率與實體經濟信貸融資成本,進而影響投資、消費和就業等經濟變量。值得注意的是,人民銀行即便保持MLF利率穩定,“加點”變動也可以影響LPR,進而對實體經濟產生影響。
本次LPR下調有何深意
本次LPR下調的推動因素是什么?本次1年期LPR下調5個基點,主要受“加點”部分下調驅動,MLF利率繼續按兵不動。
之所以推動銀行調降“加點”,一方面是因為,國內信貸市場需求偏弱。11月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數據顯示,企業新增中長期貸款連續兩個月少增(放緩),反映企業整體信貸需求偏弱;商業銀行有動力通過適度調降貸款利率,刺激企業信貸需求。另一方面是因為,銀行調降“加點”條件成熟。下半年以來,人民銀行實施兩次全面降準、直達性創新工具,為銀行提供長期限、低成本流動性,有效降低銀行整體負債成本;從銀行財報看,今年以來,銀行業整體經營狀況與資產質量延續改善態勢,銀行有能力也有意愿進一步讓利實體經濟。同時,人民銀行通過降準等工具就是在引導金融機構適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合理讓利實體經濟。
下半年以來,國內穩增長措施頻頻,主要是國內面臨新的經濟下行壓力。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和預期轉弱三重壓力。
一是供給沖擊。下半年以來,海外疫情再度大流行,供應鏈中斷、關鍵零部件短缺、全球航運物流受阻;發達經濟體央行無限量流動性供應,全球商品價格普遍飆漲,對我國工業制造業造成沖擊。
二是需求壓力。海外變異毒株肆虐加大我國防疫壓力,對零售、服務業、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經營活動構成抑制,這加大了國內保市場主體、穩就業和促內需壓力。
三是預期轉弱。主要是海外防疫、經濟復蘇、政策前景不確定性高,全球經濟可上可下;加之下半年以來,我國內需復蘇進展偏緩,房地產投資趨緩,基建投資低迷,部分工業制造業面臨挑戰等,市場對國內經濟預期有所轉弱。
在這種復雜經濟環境下,國內需要適度加大逆周期與跨周期政策,推動內需穩步恢復,確保經濟穩定在合理區間。
市場關心較多的問題是,為何本次5年期LPR繼續按兵不動?一方面,釋放國內房地產調控政策穩字當頭,國內不會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工具。國內樓市調控基調是一貫和連續的,就是讓樓市回歸住的屬性,避免投機炒作,非理性“繁榮”透支區域經濟長期發展潛力,但也要避免樓市短期過冷,損害短期經濟與金融穩定。但需要強調的是,5年期LPR報價基準不動,并不意味著各銀行房貸利率沒有調整空間,實際上,今年10月以來,國內已有部分銀行根據所在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供需情況調整了房貸利率。
另一方面,國內金融監管部門及時對部分金融機構房貸政策執行糾偏,穩定市場預期,效果明顯,房企貸款與個人住房貸款連續兩個月同比多增,房地產股債市場情緒回暖,房地產市場情緒回暖,也就是國內樓市短期逐步回歸“三穩”,銀行短期大幅調降5年期LPR的意愿不強。
接下來房地產調控政策仍將圍繞“三穩”任務,各地房地產市場根據供需情況,供需兩端發力,因城施策,確保樓市平穩運行;同時,適度加快長租房市場發展,推進保障房建設。
LPR下調影響有限
從國內宏觀經濟、政策基調及外圍環境看,本次LPR下調對市場影響整體有限。
對股市影響偏正面。1年期LPR下調,有助于引導銀行降低實體經濟貸款利率成本,提振實體經濟信貸需求,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助力保市場主體,穩就業與促內需,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因此,LPR調降有助于宏觀經濟與企業經營前景改善,利好市場風險偏好。
對債市影響有限。LPR調降并未改變貨幣政策穩健基調,目前國內經濟面臨復雜環境,需要多部門政策有機配合,精準支持,提升政策效率,過度寬松貨幣環境可能滋生潛在風險;從趨勢看,國內延續穩健貨幣政策,在確保流動性合理充裕情況下,更多倚重結構性工具支持實體經濟,債市更多受宏觀基本面與供求關系影響。
對匯率市場影響有限。本次LPR下調并非人民銀行政策利率下調,也不是中美政策分化,由于中美經濟所處周期不同,人民銀行是正常貨幣政策下預調微調,而美聯儲政策處于擺脫超寬松非常政策階段,中美維持寬利差;國內通過LPR下調,激發微觀主體活力,確保經濟平穩運行;加之國際收支基本保持均衡等,人民幣有望運行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雙向波動常態化。
對房地產市場影響有限。國內LPR調降意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同時,本次5年期LPR繼續保持不變,釋放國內房地產宏觀調控穩字當頭。
明年會不會調降MLF利率
明年人民銀行是否調降MLF利率,進而帶動LPR和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進一步下調,主要取決于明年國內宏觀經濟走勢或者內需恢復情況。基于宏觀經濟走勢與內外環境看,預計明年下調MLF利率可能性偏低。
一是國內經濟韌性足。國內防疫形勢向好,居民高儲蓄及就業整體穩定,國內服務消費延續恢復態勢;房地產重返正軌將一定程度提振裝潢、家電等耐用品需求,以及汽車芯片短缺延續邊際改善態勢,預計明年國內汽車銷售有望擺脫4年下滑格局,國內消費動能有望進一步恢復。
二是經濟疑難雜癥。目前,全球疫情尚未完全受控,尤其奧密克戎變異毒株讓全球防疫與經濟復蘇前景蒙陰。這意味著,我國面臨的防疫壓力仍然很大,疫情影響消退、供應鏈修復,航運物流暢通都需要一段時間。這就需要多部門政策配合,政策需要精準有效,不撒胡椒面。但不排除明年人民銀行再度動用降準工具可能。
三是對海外政策外溢及通脹壓力保持警惕。受海外疫情及其衍生影響,美國、歐洲、部分新興經濟體等通脹分別創幾十年新高,綜合考慮這些經濟體防疫、供應鏈修復、勞動力市場扭曲等,通脹壓力短期難以消除,美聯儲政策正常化明顯較上一輪快,可能對明年全球金融環境構成一定緊縮效應;同時,國內仍需要防范輸入型通脹壓力,從國內豬肉價格、基數效應及需求回暖看,明年我國消費者物價中樞將在今年基礎上進一步抬升。
(文自《中國銀行保險報》,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本文作者介紹:任職于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擅長宏觀經濟、政策和市場研究,也有多年利率衍生品及外幣債券交易經驗 目前是多家專業媒體撰稿人和評論員。)
責任編輯:張玫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