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資管新規三年過渡期收官在即 28萬億元銀行理財市場已重塑
來源:上海證券報
資管新規三年過渡期收官在即
28萬億元銀行理財市場已重塑
“無異于一場脫胎換骨。”2021年歲尾,一家城商行資管部負責人向上海證券報記者如是總結道。
今年是資管新規3年過渡期收官之年。回望這3年,從監管層面看,從現金管理產品新規、估值法切換、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到理財產品流動性風險管理,配套政策環環緊扣,引導理財市場進一步回歸本源;從行業層面看,理財子公司隊伍穩步擴圍,產品走向真凈值,一切朝著規范化有序運行。
過渡期結束在即,意味著占據資管市場規模最大的銀行理財市場(約為28萬億元),揮別過去運行10多年的規則,市場完全重塑――行業打破“剛兌”,產品真凈值化,徹底回歸資管業務本源;監管標準統一,行業藩籬得以拆除,銀行理財子公司與其他資管機構同臺競技。大資管角逐暗流涌動。
監管:政策迭出補齊長效型制度短板
雖然過渡期收官在即,但監管部門未有放松之意,規范性文件迭出,旨在補齊長效性制度短板,使銀行理財逐步公募化,徹底回歸資管業務本源。
6月17日,在公開征求意見一年半之后,銀保監會發布《關于規范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對銀行現金管理類產品的投資范圍、集中度管理、流動性管理、杠桿率、偏離度等方面都提出不同程度的收緊要求,與貨幣市場基金等同類監管標準保持一致。
這意味著,高達7萬億元規模的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面臨整改。受此影響,在預期收益率和規模下降的情況下,銀行資管和理財公司既要滿足要求,還得尋求新產品承接需求。
10天之后,《理財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實施,理財產品銷售層面也有了新“規矩”;8月末,監管部門為進一步推進理財產品凈值化,劍指“偽”凈值產品,窗口指導銀行新增的理財產品,要采用公允價值法計量市值,并對存量做出整改。也就是說,過去為了平滑凈值波動的資產計量方法攤余成本法,須改為市值法計量,以真實反映凈值波動。消息一出,引起市場軒然大波。
12月17日,銀保監會又發布《理財公司理財產品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明確了理財產品流動性管控重點和規范細則,意在使理財公司提高資金兌付能力,防范被動變現資產降低產品凈值。在市場人士看來,至此,補齊銀行理財業務長效性制度短板的階段性任務已完成。
產品:估值法切換走向真凈值
監管政策迭出背后,核心要義是推進理財產品真凈值化。特別是前述資產估值法切換,使得銀行理財產品徹底告別偽凈值。
銀行理財客戶的風險特征,一般偏好短期投資、又追求穩健收益,對虧損容忍度很低。因此,為平滑收益曲線,銀行理財過去會通過攤余成本法計量資產,人為地“調節”收益率。這般操作之下,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就無法真實反映收益率和風險,反而強化了理財投資者“剛兌”預期,與資管新規相悖。
這也是監管部門“出手”規范的主因。今年9月,6家大行及理財公司新增理財產品被要求以市值法估值,同時存量也需要整改。華泰證券張繼強團隊當時分析表示,從微觀調研的情況看,某些股份制銀行和國有大行的攤余成本法產品占比較高,比例在15%至20%之間。據估算,通過攤余成本法估值的產品(不包括現金管理理財產品)在4萬億元左右。
估值法的調整,反映在產品端,主要表現為收益率波動明顯增加。記者觀察發現,大約從9月底開始,部分銀行理財出現短期收益曲線大幅跳升,或跌破前一日產品凈值的情況。也就是說,這些銀行已經開始動手切換資產估值方式。
從全市場來看,銀行理財凈值化轉型成效明顯,凈值型產品規模較去年同期提升了26.08%。銀行理財登記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達27.95萬億元,同比增長9.27%,凈值化比例超86%。市場人士預計,按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過渡期結束后,凈值化率達到90%應無懸念。
市場:資管機構同臺競技
監管標準逐步統一,行業藩籬進一步拆除,資管業“群雄并起”時代已然開啟。對于銀行理財子公司而言,已無形中被推向了多方競爭的前臺。
未來如何直面與券商、基金、信托、保險、合資理財公司等各路資管機構的競爭?多數銀行理財子公司負責人的答案是:明年重點聚焦投研、資產配置等能力建設的提升,豐富產品貨架,適應投資者需求。
交通銀行業務總監、交銀理財董事長涂宏近日表示,面臨新挑戰,理財子公司需要不斷錘煉在IT、運營、風控、產品研發、投研、渠道和交易等領域的核心能力,提升高質量發展能力。
建信理財總裁謝國旺也表示,未來需要加快落地三大能力,包括金融科技能力、投研能力、大類資產配置能力。
對于尚無理財子公司的中小銀行而言,則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據記者了解,部分中小銀行的理財業務開展受到限制,可能演變為單一的代銷渠道。這一方面有監管因素,另一方面則是部分小型銀行的主動選擇,這類銀行的理財規模本身就不大,營收貢獻較小,相比投入而言,退出或許是明智之舉。
對于中型銀行來說,則處于進退兩難的局面。例如,有的城商行,盡管兩年前就已申請設立理財子公司,但到目前尚未獲批。一家城商行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明年的工作重點先放在解決非標不良和現金管理類產品整改上,等拿到批文后,再去考慮新的理財業務戰略。
責任編輯:潘翹楚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