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別人剁手你賺錢,飛天茅臺等你拿!更有七大投資工具限時低價優(yōu)惠,不容錯過,[點擊進入活動頁面]
近年來,在國產替代機遇下,半導體行業(yè)蓬勃發(fā)展,產業(yè)鏈相關公司也加快了上市步伐。
11月25日,紹興中芯集成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芯集成”)首發(fā)通過上交所科創(chuàng)板上市委會議。此次IPO的保薦人為海通證券,擬募資12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芯集成成立于2018年,至今不過四年多時間,但成立后,公司的業(yè)績年年虧損,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對此,公司表示,這主要是由于公司生產線建設及擴產過程中無法及時形成規(guī)模效應,在短期內面臨較高的折舊壓力,且研發(fā)投入不斷增大。
不過,公司此前在回復交易所問詢函時曾表示,在公司不進行其他資本性投入增加生產線的前提下,預計公司2026年可實現盈利。
與中芯國際聯(lián)系緊密
中芯集成是國內少數提供車規(guī)級芯片的晶圓代工企業(yè)之一,在MEMS領域,公司擁有國內規(guī)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MEMS晶圓代工廠。
目前,公司第一大股東為紹興市越城區(qū)集成電路產業(yè)基金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第二大股東為中芯國際。
據招股書介紹,公司前身為中芯集成電路制造(紹興)有限公司,由越城基金、中芯控股和盛洋電器于2018年3月共同出資設立。
中芯控股為中芯國際全資子公司,越城基金的執(zhí)行事務合伙人及基金管理人為中芯科技,中芯國際為其間接控股股東。成立初期,越城基金、中芯控股對中芯有限的持股比例分別為68.03%、23.47%。
基于此,中芯集成與中芯國際的業(yè)務往來十分密切。公司最近回復交易所提問時提到,中芯國際曾向公司轉讓了MEMS及功率器件業(yè)務相關的固定資產,并授權了知識產權使用許可,原中芯國際體系內從事相關業(yè)務的人員轉移至公司。
公司分別于2018年3月21日、2021年3月21日與中芯國際上海、中芯國際北京、中芯國際天津簽署了《知識產權許可協(xié)議》《知識產權許可協(xié)議之補充協(xié)議》,中芯國際授權許可公司使用微機電及功率器件相關的573項專利及31項非專利技術從事微機電及功率器件的研發(fā)、生產和經營業(yè)務,許可期限長期有效。
與此同時,為保證公司順利承接并持續(xù)經營相關業(yè)務,自2021年3月21日起三年內,中芯國際在中國境內的所有控股子公司及其他實際控制的子公司不使用上述相關知識產權開展微機電及功率器件業(yè)務。
但在2024年3月20日后,中芯國際將不再對限制競爭期限進行續(xù)期,屆時存在與公司從事相同、相似業(yè)務的可能。
不過,公司認為,目前龐大的市場需求以及迫切的國產替代等機遇下,國內廠商更多聚焦于如何實現海外廠商產品的國產化替代,中芯國際不會與發(fā)行人產生惡性競爭。此外,中芯控股已承諾避免與發(fā)行人之間出現不正當同業(yè)競爭,即不會與發(fā)行人進行利益輸送、相互或者單方讓渡商業(yè)機會,亦不會對發(fā)行人的獨立性產生不利影響。
此外,公司的采購也有不少來自中芯國際。數據顯示,中芯集成2019年、2020年向中芯國際上海和中芯國際深圳合計采購占比分別為55.76%、30.48%。中芯集成解釋稱,主要系公司自有生產線尚處于建設期,為快速提高業(yè)務規(guī)模,公司委托中芯國際上海和中芯國際深圳進行晶圓部分工序加工制造,向其采購半成品晶圓、光罩等所致。
預計2026年可實現盈利
中芯集成成立于2018年,成立后公司業(yè)績一直處于虧損狀態(tài)。
招股書顯示,中芯集成在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1-6月,營收分別為2.70億元、7.40億元、20.24億元、20.31億元,晶圓代工是公司主營業(yè)務收入的主要來源,報告期內占主營業(yè)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2.11%、86.07%、92.09%及91.66%。
但對應報告期的凈利潤分別虧損7.72億元、13.66億元、12.36億元、5.73億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未分配利潤為-15.68億元。
公司表示,由于公司生產線建設及擴產過程中無法及時形成規(guī)模效應,在短期內面臨較高的折舊壓力,公司產品結構尚待優(yōu)化、成本尚需進一步管控,且研發(fā)投入不斷增大,公司在未來短期內可能無法盈利。
公司晶圓生產線按照較高規(guī)格建設,固定資產投資金額較高,需要產品結構和價格達到一定目標值才能實現盈利。公司設立時間較短,中高端產品需要較長驗證周期,導致目前產品價格尚未達到目標水平,公司實現盈虧平衡的時間相對較長。
公司現有一期晶圓制造項目生產線包括一條8英寸晶圓生產線和一條封裝測試產線,公司正在建設二期晶圓制造項目。據公司測算,一期晶圓制造項目整體收入實現4.65億元/月、晶圓銷量達到10萬片/月、封裝測試達到1.36億只(塊)/月的情況下,在2023年10月首次實現月度盈虧平衡。二期晶圓制造項目收入實現2.66億元/月、晶圓銷量達到7萬片/月的情況下,于2025年10月首次月度實現盈虧平衡。
在不進行其他資本性投入增加生產線的前提下,公司預計2026年可實現盈利。
據公司介紹,一期晶圓制造項目投產以來產能利用率不斷提升,于2022年4月晶圓生產線的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100%。二期晶圓制造項目建設完成后將新增7萬片/月晶圓產能,目前正在按照計劃建設并于2022年10月已經開始量產。假設該項目建設和產能釋放按照計劃實現,預計二期晶圓制造項目將于2023年3月達到滿產且持續(xù)處于滿產狀態(tài)。
背后投資機構陣容豪華
中芯集成成立四年后便取得上市資格,背后的投資機構無疑是主要受益者之一。
據天眼查顯示,中芯集成成立經歷了三輪融資,背后的投資方包括興橙資本、中芯聚源、中芯國際、艾想投資、富德創(chuàng)投、上海納米創(chuàng)投、TCL創(chuàng)投、軟銀中國資本、胡楊林資本、深創(chuàng)投、盈科資本、同創(chuàng)偉業(yè)、盈富泰克、海通開元、謝諾金融、招銀國際、銀潤資本、賽睿基金等,陣容可謂華麗。
軟銀中國資本投資中芯集成的時間相對較晚,其主要通過旗下私募股權基金青島軟芯和軟銀欣創(chuàng)參與其中。據公司招股書顯示,2020年12月14日,越城基金與寧波東鵬、青島盈科、天津源峰、招銀成長、廈門國貿、青島同創(chuàng)、盈富泰克、尚融創(chuàng)新、蘇州胡楊林、青島軟芯、廣州辰途、寧波萬芯及中芯有限共同簽署《股權轉讓協(xié)議》,越城基金將其持有的中芯有限19.35%股權以2.00元/股的價格轉讓給寧波東鵬等12名受讓方。
同日,青島聚源芯越二期、青島聚源芯越、Masterwell、深創(chuàng)投、上海泓成、青島盈科、寧波東鵬、天津源峰及蘇州和基與越城基金、中芯控股、硅芯銳、日芯銳、共青城橙海、共青城秋實、共青城橙芯、寧波振芯、寧波芯拓、青島聚源銀芯、寧波芯宏及中芯有限共同簽署了《增資協(xié)議》,同意中芯有限增加注冊資本至70.50億元,新增注冊資本由青島聚源芯越二期等9名股東以貨幣認繳,增資價格為2.00元/注冊資本。
上述股權轉讓、增資完成后,興橙資本旗下私募股權基金共青城橙海、共青城秋實、共青城橙芯分別持有中芯有限3.01%、3.01%、2.48%股權。軟銀中國旗下私募股權基金青島軟芯持股占比1.42%。深創(chuàng)投、廈門國貿、招銀成長、青島同創(chuàng)、盈富泰克等多家機構的持股比例也是1.42%。
責任編輯:凌辰 SF179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