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除了在醫藥股略顯謹慎外,內地公募旗下新基金在港股已迅速開始抄底建倉。
節后上市的多只港股ETF基金披露,在新基金成立數日后即已迅速抄底港股,部分新基金四天時間即建倉近三成,更有新基金在短短八個交易日就接近買滿港股倉位。與此對應的是,在港股的醫療行業,相關的主題類ETF建倉略顯躊躇,在相當時間內接近零倉位。
八天“滿倉”,新基金閃電建倉港股龍頭
2月14日,招商中證香港科技ETF基金將在深交所上市交易,該基金披露了它在香港市場的建倉情況。
招商中證香港科技ETF基金披露的上市交易信息顯示,截至2022年2月7日,該基金持有的港股資產為8741萬元人民幣,占該基金資產凈值比例為28.85%。招商中證香港科技基金是在2022年1月26日成立的,也就是說,在短短四個交易日內,這只港股基金就開始迅速建倉至接近30%的股票倉位。
上述港股新基金在建倉期內的大膽策略并非偶然,其他港股新基金的建倉策略,也大致如此。
銀華恒生港股通中國科技ETF基金披露的信息也顯示,截至2022年1月26日,該基金持有的港股股票約2.27億元人民幣,占基金總資產比例高達78.32%。
上述基金是在2022年1月17日成立的,而在1月26日該基金的港股倉位就達到78.32%,也即在八個交易日內,該基金已完成基金合同要求的大部分建倉倉位。
值得關注的是,上述基金在迅速建倉后,建倉的港股對象主要包括了信息技術、電信服務、非必須消費品、金融等。不過,截至基金建倉倉位已78.32%,該基金仍未建倉港股的醫療行業。這一信息顯示出,基金公司對港股市場股票機會的把握重點集中在互聯網公司與硬科技領域,而對醫療行業稍顯謹慎。
“0”倉位顯露真實意圖
2月11日在上交所上市交易的華南某大型公募旗下港股通醫藥衛生ETF基金,在其披露的上市交易信息中就隱含了基金公司對醫藥板塊的看法。
該基金節后發布的公告顯示,截至1月28日該基金持有的港股資產約為88萬元人民幣,占基金總資產比例僅為0.38%,而該基金同期持有的銀行存款和結算備付金合計2.33億元人民幣,占基金總資產比例高達99.62%。
該港股通醫藥衛生ETF基金成立于2022年1月19日,也就是說在成立后的八個交易日內,該基金基本上是按兵不動,持續觀察港股醫藥市場的變化。這與其他科技基金在成立數日后,即開始大規模建倉完全不同。
不過,按照去年初開始施行的指數基金相關規定,指數基金應在上市前完成建倉,使基金的投資組合比例符合有關法律法規、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的規定和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的約定,體現指數基金跟蹤指數的基本特征。
這也意味著,盡管這只中證港股通醫藥衛生ETF基金截至1月28日,在港股市場幾乎接近零倉位,但按照相關規定,該基金在2月11日上市交易,即要求它在上市前須完成建倉,數據也顯示該基金截至2月11日的基金凈值為0.9485元。
這一信息意味著,若不考慮指數基金上市不可零倉位的最新要求,0.38%的股票倉位實際上表露出基金經理在醫藥行業的真實建倉意圖,而因新規要求在上市前完成建倉后,0.9485元的基金凈值也說明了基金最初為何只買了0.38%。
港股主題基金逐步走紅
公募新基金在香港市場上迅速抄底科技股,同時對醫藥股稍顯謹慎回避的策略,也反映在許多老牌港股主題基金的業績上。
在A股各大賽道基金輪番走跌之際,港股主題基金尤其是非醫療類港股基金,表現驚艷。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張坤管理的易方達亞洲精選基金開年以來已取得8.47%的正收益,在全部非資源類QDII基金中業績暫居第一。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張坤所管的易方達亞洲精選基金采取了重倉港股的消費、科技與金融,同時回避醫療保健品種的策略,這在該港股主題基金去年初、去年末的行業持倉中,存在明顯的倉位變化。在去年初,易方達亞洲精選基金截至去年第一季度末,持有港股的醫療保健倉位占基金總資產比例為6.65%,為該基金持倉的第四大行業。但在去年第四季度末,易方達亞洲精選所持有的醫療保健倉位僅為0.78%,醫療保健對該基金幾乎已無實質性的凈值影響。
緊隨其后的是南方香港優選基金,該基金2022年開年以來的正收益為7.46%,雖然基金持倉醫療保健約9個點,但這較去年三季度末已有明顯的調減,且該基金持倉較為分散,醫療保健行業未能進入該基金的四大行業中,而在截至去年四季度末的前十大重倉股名單中,醫療保健品種也未入列。與此類似的是,另一只主打港股的國投瑞銀中國價值發現基金,在其持倉行業中也淡化了醫療保健,在短短一個季度內調減醫療保健行業四個點的持倉。
針對港股市場的投資機會,諾德基金經理謝屹認為,港股指數層面今年以來已經顯著走贏全球主流市場,其性價比較高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中國經濟回升預期使得港股基本面相對美股更加強勁。A股方面其基本面與港股基本一樣,都跟隨中國的經濟,唯一不同的是港股經歷了2021年全年去泡沫,估值相對更低。
“市場底部最后的安全邊際是資產,只要市場上優質公司的資產長期價值沒有永久性損傷,估值將有望隨著宏觀環境的改善得到修復。”南方香港優選基金經理畢凱表示,在政策優先級發生明顯調整的環境下,對2022年的港股市場保持信心,重點關注地產基建產業鏈盈利估值雙擊的機會以及互聯網板塊優質公司估值修復的機會。
這位港股基金經理強調,港股的整體估值觸及到了2020 年 3 月疫情高峰期以來的最低水平,很多中資股的估值要比當時更低,從積極的角度來看,如果經濟隨著政策的轉向邊際回暖,市場悲觀情緒修復,港股2022年估值修復的空間是較高的。
責編:戰術恒
責任編輯:陳悠然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