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美股大幅度波動,A股為什么也跟著遭殃?
雪山小狐
來自微信公號:俠客島
比黑色星期五更可怕的是什么?大概是經歷一個周末的醞釀之后,更加黑色的星期一。
最知道個中滋味的,無疑是走過了9年牛市的美股市場。美國時間上周五,美股出現了罕見的暴跌,其中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暴跌666點,跌幅2.54%。
到這周,暴風雨更猛烈了些。美國時間這周一,美股的三大指數道瓊斯、標準普爾500、納斯達克,跌幅分別達到4.6%、4.1%、3.78%;其中道指盤中一度跌了近1600點,創下史上最大盤中點數跌幅;標普則創下了7年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美股震蕩收盤后,全球股市也進入暴跌行列。時差過后開盤的日本、香港、歐洲股市,單日跌幅均為歷年罕見;同樣未能幸免的還有A股,2月6日,中國A股三大指數全部低開,上證綜指報3370.65點,跌3.35%;深證成指報10377.61點,跌4.23%;創業板指報1598.12點,跌5.34%。
驚魂一日,全球市場難免彌漫了恐慌。在白宮罕見地回應了股市暴跌后,稍微好一點的消息是,北京時間昨天夜里開盤的美股重新翻紅,迎來了一波上漲;不過,在美股翻紅的同時,今天亞洲股市普遍高開低走,香港恒生指數繼續下跌達0.89%,韓國股市和日經指數分別下跌逾2%和4%,A股滬指跌幅擴大至1.8%。
月有陰晴圓缺,股市有漲有跌,這都是很正常的現象。不過,美股的突然暴跌,其中還是有值得分析的成分;更值得分析的是,為什么大洋彼岸金融市場的風吹草動,會迅速地影響到中國的股市?
美股市場為啥會然暴跌?
在白宮罕見的回應中(盡管這一回應有些答非所問),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在聲明中說:“總統關注的是長期經濟基本面,我們的基本面依然非常強勁,美國的經濟增長轉強,失業率處于歷史低點,勞工薪資增加。”他還強調,“減稅政策和監管改革將進一步增強美國經濟,繼續為美國人民帶來繁榮”。
但在不少專家看來,正是這些“強勁的經濟基本面”引發的加息預期,成為美股劇烈震蕩的直接導火索。
大家都知道,美聯儲作為美國的中央銀行,是穩定經濟的重要職能部門。簡單來說,如果經濟過熱(發展過快),美聯儲通常會加息,以防通貨膨脹;如果經濟過冷,美聯儲通常會減息,以刺激經濟發展。
那么,美國經濟發展得怎么樣呢?誠如桑德斯所說的,從數據上來看,非常強勁。事實上,如果大家留心,就知道特朗普曾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炫耀,美國經濟迎來了金融危機以來最好的時候。在此經濟環境下,資本市場很大規模上已有比較明確的加息預期。而上周五,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則更像是“最后一根稻草”。數據顯示,美國1月份的勞工工資漲幅創下近9年來的新高,遠遠超出市場預期。
這還不是終極原因。事實上,早在去年11月,島叔、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胡志浩就曾經撰文,預測“美國股市的不穩定因素劇增”。
胡志浩分析稱,“盡管美國股市走強具有一定的基本面支撐,但是這一支撐并非建立在堅實的復蘇基礎之上,股市的金融助推特征愈發明顯”——說白了,美國這一輪的經濟復蘇不是建立在實體經濟高速發展之上的,更多地還是得益于金融業的發展。
數據顯示,從2001年以來,8年半時間里,美國標普500指數漲幅已經達到了243%,其中可選消費、信息技術、金融增長三大板塊尤其強勁,分別達到419%、374%和324%;同期,能源增速僅為55%,電訊增速68%,工業事業增速110%,都大幅低于美股的整體增速。
換句話說,過去一年來,雖然美國股市指數屢刷新高,但實體經濟卻未必跟得上這一步伐。盛極必衰,長達9年的美國牛市,在這樣的經濟形態下迎來調整,是非常正常的市場現象。
美股的震蕩對中國意味著什么?A股的下調,跟美股暴跌有關系嗎?
一定程度上,金融市場的情緒傳導效應是難以避免的。這不難理解,在經濟全球化、資本流動愈發自由的背景下,恐慌情緒通常都是會發散的,所謂“金錢永不眠”。更何況,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同時擁有世界上最強勢的貨幣——美元,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不可小覷。
事實已經證明,作為全球股市的風向標,美股這波暴跌已經帶來了多米諾骨牌效應。反應最激烈的是日本股市,昨天跌幅超過5%;同日,港股也暴跌超4%;韓國、新加坡股市分別暴跌3%——亞洲市場的跌幅,均為這些市場近年來罕見。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下調中的情緒。在美股暴跌之時,普遍被認為是市場上最能衡量市場恐慌的指標VIX(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單日內暴漲115.6%。而在A股波動后,國內也有人稱,“這次波動跟2015年的股災很相似”。
Really?
昨天島妹聯系到的內部人士表示,短期內,中國股市可能會受美國股市恐慌情緒的影響出現波動,但從中期來看,影響不會持續。并且,相較于日本、香港,這一影響會更小。
該人士分析,中美兩國股市背后的經濟環境有所不同。美國已經走牛8年多,出現波動、擠水分是必然的,而A股還在改革調整期;從市盈率上來看,美股在暴跌前的估值水平,納斯達克市盈率60倍,道瓊斯指數市盈率21.7倍;而上證50的市盈率才11.5倍,而滬深300的市盈率才14倍,經過前期的消化,中國藍籌股的抗風險能力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更為重要的是,從整個大的經濟環境上看,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沒有改變,各項改革穩步推進,從中長期來看,股市不存在持續下跌的基礎。
當然,要分析這輪波動的原因,我們得綜合來看,不能想當然地認為都是外部市場影響所致,A股本身沒有任何問題。
針對這次A股市場的“暴跌”,北京一家私募就拋出了這樣一個觀點:這次A股的盤變是個意料之外的“大插曲” :“跌得有點早,本來以為會到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這話就有意思了。言外之意,美股的暴跌只是導致此次A股波動的一個觸發因子,下跌背后可能還有其他原因?
眾所周知,在敏感的資本市場,投資者的預期和投資者信心都是極其重要的。如果投資者覺得當下或者未來的市場環境有不確定性,那就很難理性地進行投資判斷,更別提更高水平的價值投資了。
一些趨嚴的監管政策,在實施的初期階段,就可能會帶來這樣的副作用。
比如,去年11月17日,人民銀行曾聯合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局出臺一份《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稿長達10000字,分29條,信息量巨大。
這份意見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其中規定的要約束53萬億元證券業資產管理產品,要求不再做放貸通道或自行放貸,對股權質押將有進一步監管、打破剛性兌付等,都戳到了很多金融界從業人員的痛點,出臺之后,將直接影響到一些現有的操作手法、投資結構和邏輯。
這份意見的出臺有著迫切的現實需求。近期,有關獐子島(扇貝去哪兒)、保千里、樂視這類公司的信息披露,給資本市場帶來了極壞的影響;銀行界的多起天價罰單,同樣反映出行業的亂象。在整治資本市場亂象、防范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上,以資管新規為代表的各類監管政策,未來都將發揮重要的“頂層設計”作用。
但與此同時,截至目前,對這份意見的具體“尺度”和實施時間,資本市場普遍沒有明確預期。此前,監管部門曾表示,這一新規有望在今年全國“兩會”前出臺,甚至有望提速到春節前,但這一消息依然沒有得到官方證實。這就給行業發展帶來了一定不確定性,反映到資本市場上,就是投資的遲疑、回撤、提早退出止損等一系列不穩定現象,反映在股市上就是一定程度的調整。因此,監管當局應當考慮節奏,更多給予投資者以明確的信號和預期。
市場人士同時建議,被監管單位和管理方之間目前存在的人員“旋轉門”的現象應當得到遏制。
改革轉型期出現“陣痛”是可以理解的。在胡志浩看來, 資本市場的改革就像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過程必然痛苦,但這是必經的過程。去杠桿的過程會影響到一些資產和公司,尤其是那些不產生現金流、不知道自己盈虧如何的沒有價值的公司。以前投資者可能熱衷的炒概念、炒小票的做法,未來也會遇到交易量清淡的困境。但那些真正代表技術趨勢、市場發展的成長股,還是有很大的潛力和空間。
胡志浩表示,只要掙短錢、掙快錢的機會還在,價值投資就是空談。但從今年信息披露新規后這么多奇葩企業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對上市制度、信息披露、股權結構等的監管完善,是相當有必要的。無論是中央經濟工作會還是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其大的改革方向和精神,就是要形成一種導向:不能讓所有的企業都去搞金融、搞地產,要引導大家踏實做實業,把現金流做起來,讓金融市場去有效配置;只有如此,市場的信心才能被重新點燃,才能在完善國家信用的前提下,進一步激發市場的活力。
但無論是資產管理者還是個人投資者,必須意識到的一點是,炒概念的時代過去了。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高艷云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