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信息高速路的鋪就,讓如日中天的紙媒迎來了巨大的挑戰;移動互聯網的興起,讓門戶網站逐漸從歷史舞臺上退場;抖音、快手的風靡,讓資訊傳播的載體從圖文時代進化至短視頻時代。如今,虛擬數字人的大量出現,意味著傳媒業再度迎來大進化的關鍵節點。
最近,在粵港澳大灣區舉辦的一場媒體論壇上,各類虛擬主播你方唱罷我登場:會多門外語的新聞主播、能實時準確翻譯的手語主播、和央視記者一較高下的快訊主播……與此同時,業內也傳出了“硬核”技術的新消息。在顯卡巨頭英偉達最新的一場論壇上,亮出一款能夠僅憑語音就在數分鐘內生成虛擬口播形象的Audio2Face軟件,驚艷四座。
著名傳播學學者麥克盧漢曾說過:使用媒介產生的影響,遠比用這個媒介具體做什么更加重要。如果將“數字虛擬人”這類技術置于更為廣闊的時空來看,尤其如此。種種跡象表明,傳媒行業里新的顛覆性技術已然出現。
草蛇灰線,伏脈千里。從早期的PGC(專業者生產內容)到后來的UGC(用戶生產內容)再到未來的AIGC(AI生產內容)。內容生產模式每次變革的背后,科技迭代總是如影隨形。事實上,回顧媒體發展的歷史就會發現,不斷彌合內容生產與消耗之間懸殊的差距,便是媒體形態不斷進步的根本動力。
然而,在一切商業模式中,成本與收益的權衡永遠都是一道待解的謎題。
機械印刷設備的誕生,雖然讓信息傳輸的成本大幅下降,但高昂的器械成本投入依然讓內容生產的能力掌握在少數人手中。這催生了最早一批傳媒行業的內容生產者,這便是最早的PGC時代。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尤其是后來移動互聯網的爆發,讓創作的這支筆,無差別地交到了每一個人的手中。不再有諸如版面大小這樣的物理限制,信息創作與復制傳播成本低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人們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內容產量以指數級增長,大眾的需求在其中得到了暫時的滿足。UGC成為生產的主體,也塑造了如今繁盛的互聯網內容時代。
UGC時代,讓內容生產的固定成本大幅降低,邊際成本也遠低于傳統的PGC模式。但是,隨著內容總量的不斷膨脹,這些微不足道的邊際成本,最終如滾雪球一般,變成了一個足夠猙獰的天文數字。
“內容付費”曾一度被傳媒業視為走出這一困局的救命稻草。然而如今放眼全球,付費閱讀的模式實施多年,但真正能憑此實現營收平衡的傳媒公司寥寥無幾。曾有一位專家直言:任何時候,付費用戶的比例都很難超過5%。
如今,以“數字虛擬人”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或將成為行業新一輪裂變的起點與希望。因為最顯而易見的是,虛擬數字人的引入,讓媒體生產的成本經歷新一輪的下降,而內容產出將出現又一輪指數級上升。
有報道顯示,引入人工智能后,央視春晚在字幕核對方面的人手從16人降到了4人。成本下降的同時,也將解放出來的人力投入到更多創造性工作當中。
當然,技術永遠只是支點,對于媒體業而言,未來注定是一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代。
故步自封,拒絕變革自然錯誤;但一味迎合技術,因“術”廢“道”同樣不可取。回望歷史,無論是早年的報紙,還是如今百花齊放的自媒體視頻,對于媒體行業而言,專業主義永遠有其不可磨滅的光芒。而對于未來更為縱深寬廣的內容生產而言,專業生產者不僅要發揮“壓艙石”的作用,更要發揮“內容杠桿”的效應。通過生產高質量的“元內容”,撬動包括AIGC在內的,更大的內容市場。
或許對于媒體業而言,這將是一場新的、直面星辰大海的遠征。
責任編輯:張書瑗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