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市場整體預計仍以震蕩為主 機構稱風格預計逐步回歸業績大票
|
◎記者 汪友若
2024年外資券商加快了布局中國市場的步伐。今年以來,法巴證券、花旗證券、瑞穗證券等外資券商的新設申請陸續獲得中國證監會的批準或反饋。與此同時,已經在華展業的外資券商或進一步獲得外資股東增持股權,或紛紛補齊業務資質、拓寬展業邊界。
在業內人士看來,外資券商加碼中國,得益于資本市場高水平制度型對外開放的不斷推進,也是中國資本市場吸引力提升的體現。近年來,外資券商持股比例限制逐步放寬直至消除,在華展業的外資機構日漸多元。外資券商進入中國市場,一方面有助于促進證券行業競爭格局差異化,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改善投資者結構,為我國資本市場引入更多長期資金。
提升持股比例
外資股東持續看好中國市場
2024年12月16日,星展證券股權轉讓事項正式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新加坡星展銀行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升至91%,國資股東上海東浩蘭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匯旸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仍分別持股4.5%。
此前,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網站信息顯示,星展證券兩筆股權轉讓項目于11月21日成交,轉讓比例合計40%,交易價格合計8.23億元。本次轉讓的40%股權均來自星展證券的4家國資股東。
對于此次股權轉讓,星展銀行母公司星展集團表示:“自1993年在北京設立代表處以來,星展集團見證并參與了中國對外開放的進程。此次增持星展證券是基于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以及持續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政策信號的信心。星展集團堅定深耕中國、投資中國的長期承諾從未動搖。”
“真金白銀”增持旗下券商股權的還有瑞銀。北京產權交易所日前披露信息顯示,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北京國資”)掛牌所持瑞銀證券33%的股權,轉讓底價為15.37億元。該公告信息披露日期為11月26日至12月23日。
目前,瑞銀證券有兩位股東,分別為瑞士銀行有限公司、北京國資,持股比例分別為67%、33%。這意味著,北京國資此次擬出售所持瑞銀證券全部股權。對此,瑞銀方面回應稱:“瑞銀進一步增持瑞銀證券股權至100%的程序正在進行中。”
2018年11月,瑞銀增持瑞銀證券股權至51%,成為我國首家外資控股券商。而如今,瑞銀證券或將成為我國第5家外商獨資券商。
排隊入場
多家外資機構謀求券商牌照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推進,外資來華展業的諸多限制被取消,還有更多外資金融機構積極申請在華展業券商牌照。
從相關政策看,2018年4月,中國證監會發布《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將境外股東持有證券公司的股權比例放寬至51%。2020年3月,中國證監會宣布自2020年4月1日起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
目前我國資本市場已有摩根大通證券(中國)、高盛(中國)證券、渣打證券、法巴證券等4家外商獨資券商,以及瑞銀證券、瑞信證券、星展證券、大和證券、匯豐前海證券、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摩根士丹利證券(中國)等外資控股券商。不過,由于瑞銀、瑞士信貸于2023年合并,兩家公司在中國市場的證券業務正在重組。相關交易經監管審查和批準后,瑞銀和北京國資將分別持有瑞信證券14.99%和85.01%的股權,屆時瑞信證券也將轉為外資參股券商。
此外,花旗證券、城堡證券、青島意才證券、日本瑞穗證券、日興證券等多家外資券商目前正在爭取在中國境內展業資格。今年2月,花旗證券設立申請獲中國證監會反饋;3月,首家新設外商獨資券商渣打證券正式展業;4月,法國巴黎銀行全額出資的法巴證券獲批設立,7月在上海正式成立;9月,日本瑞穗證券的設立申請獲中國證監會反饋。
在收購瑞信證券的交易擱淺后,美國知名做市商城堡證券正計劃向中國證監會申請設立外商獨資證券公司。據業內人士預計,城堡證券先期會以服務機構客戶為主,并且公司將專注二級市場的交易執行,成為一家特色化、專業化的券商。
補齊業務資質
拓寬在華展業邊界
對于已經展業的外資券商而言,持續完善在華業務體系,補全業務資質,則有望進一步增強自身競爭力。
12月13日,北京證監局發布批復,核準高盛(中國)證券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資格。業內人士認為,公募基金代銷資質的獲批,或是高盛(中國)證券在華財富管理業務發展中的重要一步。
在此之前,上海證監局于今年3月核準摩根士丹利證券(中國)變更業務范圍:一是增加證券投資咨詢業務;二是將“債券(包括政府債券、公司債券)的自營”變更為“證券自營”。今年6月,匯豐前海證券獲中國證監會批準開展融資融券業務。這也是2021年12月以來,時隔兩年半再有外資券商獲批開展兩融業務。
今年以來,外資機構積極在華布局,與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穩步推進息息相關。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明此前在2024年上海證券交易所國際投資者大會上表示,近年來,中國證監會持續推進市場、機構、產品全方位制度型開放,取得一系列新的進展和成效。
李明表示,機構開放方面,外資機構來華展業便利度不斷提升,外資證券基金期貨公司外資股比限制已取消,外資機構在經營范圍和監管要求上實現國民待遇。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富達等25家外資控股或全資證券基金期貨公司相繼獲批,花旗銀行等5家外資銀行在華子行獲得基金托管資格,橋水等35家外商獨資或合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在中國基金業協會備案。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表示,外資機構的加入有助于提升中國資本市場的競爭力和效率,促進市場健康發展。這將促進國內券商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形成良性競爭。同時,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者結構也有望得到改善,為我國資本市場引入更多長期資金。
責任編輯:尉旖涵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