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引領潮流 中國車企紛紛布局人形機器人:能力可高度復用

馬斯克引領潮流 中國車企紛紛布局人形機器人:能力可高度復用
2024年12月28日 08:07 東方財富網

  繼飛行汽車之后,具身智能又成了車企們的“新寵”。

  近日,有內部人士向澎湃新聞記者透露,新能源汽車巨頭比亞迪已經成立具身智能相關實驗室,專供具身智能方向,目前的主要任務是進行技術儲備。

比亞迪也已經開始為此招兵買馬。“比亞迪招聘”官方公眾號日前發布了具身智能研究團隊專場招聘信息,宣布面向機器人領域招聘高級算法工程師、高級結構工程師、高級仿真工程師、高級硬件工程師等崗位。

  積極布局具身智能的車企并不止比亞迪一家。澎湃新聞記者據公開資料統計,國內共有比亞迪、長安、廣汽、奇瑞、小鵬、小米、蔚來、理想等近10家車企已經明確未來將進入具身智能賽道。

  根據高盛的預測,到2035年,人形機器人市場空間有望達到1540億美元,相當于2021年智能手機市場的三分之一。花旗銀行則預測,到205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7萬億美元,全球人形機器人數量將達到6.48億臺。

  當下機構和企業提到的人形機器人都是具身智能的一種。具身智能即具有物理實體的人工智能系統。與傳統機器人相比,其獨特之處在于能以類人感知(如視覺、聽覺、觸覺等)去理解物理世界,并據此行動交互,同時具有學習進化的能力。從產品形態來講,具身智能不限于人形機器人,像輪式、四足等均涵蓋在內。

  得益于具身智能的廣闊前景,以及在研發、生產、應用方面與汽車的天然相似性,具身智能在汽車行業中已經掀起熱潮。

市場前景廣闊,車企紛紛布局

英偉達CEO黃仁勛日前也在演講中提及,未來機器人的種類可能不少,但很可能只有汽車、無人機、人形機器人三種機器人能夠實現大規模量產。

  最先涉足人形機器人的是特斯拉。在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看來,Optimus將成為特斯拉最有價值的部分。

  2021年的特斯拉人工智能日上,馬斯克就發布了人形機器人項目。2022年特斯拉第二屆人工智能日上,Optimus(擎天柱)原型機首次在沒有任何支撐的情況下亮相。

  時至今日,Optimus已經成為特斯拉的重點業務之一。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將致力于大規模量產并降低成本,今后擎天柱的產量將達到數百萬臺,其價格低于特斯拉汽車,預計最終價格不到2萬美元。

  特斯拉方面近期公布的視頻顯示,當前一代Optimus手部的自由度已經達到22個。人類的手通常被認為具有27個自由度,自由度越高,能完成的動作就越復雜和精細。同時Optimus已經可以“蒙住雙眼”在復雜地形行走,像人類一樣保持平衡,整個過程不依靠視覺系統,只依靠傳感器通過神經網絡進行反應。

  按計劃,Optimus今年將在特斯拉工廠執行一系列有用的任務,特斯拉將在2025年底之前對外銷售這些機器人。

  不僅僅是特斯拉,國內車企也已經開始布局。

  傳統車企巨頭方面,12月26日,在2024年中國機器人網年會期間,廣汽集團推出了自主研發的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GoMate。廣汽集團方面介紹,該款人形機器人除了能夠精準地進行動作控制外,還融入了廣汽自研純視覺自動駕駛算法,具備自主導航等諸多亮點。

廣汽集團機器人研發團隊負責人張愛民表示,廣汽集團計劃2025年實現自研零部件批量生產,并率先在廣汽傳祺、埃安等主機廠車間生產線和產業園區開展整機示范應用;2026年實現整機小批量生產,并逐步擴展至大規模量產。

長安汽車、奇瑞汽車等也都先后發布過在具身智能領域的規劃或技術。

  造車新勢力方面,小鵬、小米早已發布過相關具身智能產品。

  2022年8月11日,雷軍在年度演講中發布了全尺寸人形機器人CyberOne,今年6月4日,北京小米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喬遷至北京亦莊小米汽車工廠,并宣布推進旗下人形機器人CyberOne在自家制造產線上的分階段落地。

  2024年11月6日,小鵬發布自主研發的AI人形機器人Iron,小鵬方面稱其有62個全身主動自由度和15個手部可動自由度,其采用自研圖靈AI芯片,算力3000T,融合智能駕駛領域技術,結合端到端大模型和強化學習算法,并已在廣州工廠參與汽車生產流程。

  此外蔚來汽車也已于2023年組建了人形機器人團隊,并主要關注算法、動態感知、大模型等底層技術,同時推動人形機器人在汽車制造領域的應用和推廣;理想汽車CEO李想也公開表示,理想百分之百會做機器人。

車企布局具身智能有底氣:能力高度復用

  可以說,車企造機器人,從研發、生產到應用,都有著天然優勢。

  此前馬斯克評價具身智能的競爭對手說,其他企業的機器人缺乏人工智能能力,甚至沒有大批量生產機器人的能力,特斯拉則兼具這兩種能力,因此該公司在該領域的領先潛力十分顯著。

  這正凸顯了智能車企業造機器人的優勢,也是國內眾多車企紛紛下場與智能機器人企業搶蛋糕的底氣。

  目前業內普遍認為,車企在具身智能領域可以部分復用工業和自動駕駛領域的能力。

  民生證券等機構研報指出,從研發端來看,大模型使人形機器人具備了自然語言和視覺、觸覺的多模態交互能力,以及適應多場景的泛化能力,同時大模型的“通用認知性”將提升人形機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使其擁有感知、認知、決策和行動的全面能力,為具身智能提供落地可能性。

  車企通常具有強大的自主研發體系,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研發經驗和專業的技術人才。例如,小鵬汽車的人形機器人Iron正基于端到端自動駕駛大模型打造。

  從生產制造來看,車企具備極強的工業能力,尤其是頭部車企已經建立了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和強大的生產能力。這些優勢能夠有效降低人形機器人的研發和生產成本,加速其商業化進程。

  例如廣汽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廣汽啟動具身智能機器人研發以來,依托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成熟的產業鏈,通過共用車端芯片、激光雷達等零部件來分攤研發成本。

  從應用端看,全球范圍內,有多家廠商推出過人形機器人產品,但應用場景仍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導致產品升級迭代進展緩慢。車企則擁有大量機器人的應用場景。

  以特斯拉為例,特斯拉Optimus在設計之初便針對工業制造場景,并計劃首先應用于特斯拉超級工廠,自帶機器人工廠應用場景。

  不過對于車企具身智能的進展,某車企研究院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車企“財大氣粗”,往往是抱著先占位的考慮進入新賽道,落地速度未必能趕上機器人企業,“我們也在探討布局的可能性,有了技術儲備,即便未來再收購也更加通暢。”

(文章來源:澎湃新聞)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1-06 惠通科技 301601 --
  • 01-06 思看科技 688583 --
  • 12-30 鈞崴電子 301458 10.4
  • 12-30 賽分科技 688758 4.32
  • 12-24 星圖測控 920116 6.92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