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原料藥行業的新補庫周期似乎已經啟動,但企業亟需擺脫依賴市場周期性波動的困境。
走出去庫存周期,大宗原料藥迎來量價兩升
2024年9月23日,浙江報道,原料藥企業在最新披露的半年報中表現超出預期,43家公司上半年共實現營收591.8億元,歸母凈利潤68.5億元。特別是在2024年第二季度,營收和歸母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1.2%和22.6%,盈利能力顯著提升。
2020Q1-2024Q2原料藥公司收入及同比增速
回顧過去,原料藥行業經歷了價格波動、疫情影響和市場供需變化的周期。2018年,行業因沙坦基因毒性問題而迎來變革,部分公司憑借技術和反應能力實現了飛躍,行業量價齊升。
然而,到了2020年底,隨著龍頭供給恢復和市場競爭加劇,價格下行,景氣度出現拐點。盡管頭部公司的CDMO業務拓展和疫情藥物訂單需求增加對業績提供了支撐,但2022年以來,全球經濟秩序逐漸正常化,下游客戶去庫存和行業產能擴張,行業供需兩頭承壓,板塊毛利率持續低迷。
2023年,特色原料藥各品種價格基本都在低位,收入端基本沒有增長,利潤端甚至還有下滑。如今,隨著存貨走低,新一輪的補庫周期有望開始,庫存周期調整和新一輪專利懸崖帶來需求擴容,行業供需關系有望重塑。
2018-2024Q1年SW原料藥存貸數據及變化趨勢
以維生素為例,新和成和浙江醫藥幾乎占據了全球產能的半壁江山。國外主要競爭對手巴斯夫因工廠爆炸停產斷供,國內廠商迎來一波價市黃金期。根據財報,新和成的營收和凈利潤分別增長了32.7%和48.62%,浙江醫藥同比增長幅度是11.87%和15.82%。
在價格和庫存雙因素提振之下,以維生素為代表的大宗原料藥景氣度還會有所持續。此外,抗生素、維生素等部分大宗原料藥價格明顯提振,而像奧銳特、司太立這樣延伸到制劑業務的原料藥廠商,因為轉型早、制劑業務開始放量,營收和盈利也都在攀升。
中長期來看,2023至2030年總計約2360億美元的藥品面臨專利懸崖,仿制藥放量對應著API需求的加大,展望未來幾年,專利懸崖將為特色原料藥企業帶來機遇。
上半年價市行情出爐,漲跌看板一覽
2023年原料藥行業經歷調整,據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數據,2023年化學原料藥行業營收下降5.9%,利潤下降13.2%,根據國家統計局口徑,2023年我國化學原料藥產量394.9萬噸,同比下降7%。
進入2024年,從上市公司報表來看,庫存指標和存貨周轉天數持續優化,多數原料藥品種價格逐步見底,下游客戶去庫存接近尾聲。國家統計局口徑:2024年M1-5化學原料藥產量145.9萬噸,同比增長5%,增速已回正,可見行業需求逐步回暖,下游補庫存拉升上游產量。
從原料藥PPI指數上看,至2024M5,PPI指數逐漸穩定在96.00水平,化學藥品原料藥制造PPI指數目前呈現出底部企穩的態勢。考慮到下游補庫存因素及我國原料藥在規模、生產工藝、成本等方面仍具備較大的優勢可持續打開市場,部分競爭格局較好的原料藥品種如VD3,甾體類產品,不排除未來2-3個季度內價格可能會出現小幅反彈,會呈現量價齊升的趨勢。
原料藥行業亟需打破周期魔咒,重新思考轉型方向
一方面,踩準賽道和轉型成功的企業繼續保持發展贏面,以企業收入增長來看,24H1諾泰生物(YOY107.5%,多肽原料藥&CDMO高增長)、川寧生物(YOY32.2%,抗生素類產品銷售好)、奧銳特(YOY32.2%,地屈孕酮片放量)、司太立(YOY22.7%,制劑放量)、華海藥業(YOY19.4%,原料藥&制劑雙驅動),收入同比增速均較高。另一方面,一批企業在行業回暖的當下營收仍在持續下滑,需要跳出“周期依賴”,謀求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不能光指著依靠行業回暖賺錢。
雖有部分企業加速出海,但整體出口增長來到“瓶頸期”。2024H1年部分原料藥公司平均國外增速約為7%,與國內增速幾乎一致,平均海外收入占比由2023H1的54.4%提升至55.7%。也有部分公司的業績貢獻大頭轉向了國內市場。比如浙江醫藥,2023年來自于國內的營收比例是71.9%,而十年前大約是五五分。
整體來說,今年上半年原料藥出口額213.4億美元,微增0.1%,說明部分企業海外業務雖然在擴展,但整體出口形勢難言理想。我國原料藥完全可以依托國內健全的基礎產業鏈、豐富的化學合成人才,以及頭部企業多年的技術和體系積淀,加速海外搶仿布局,實現新一輪的市場增長突圍。
原料藥板塊內的相關企業隨著自身成長通常會在原料藥、制劑一體化和CDMO等領域進行拓展,并會適當嘗試向創新藥升級。但如今下游制劑、CDMO本身發展也處于“內卷競爭”狀態,留給原料藥轉型的空間并不大,比如轉型CDMO的九洲藥業,上半年錄得19.71億元相關收入,同比大減兩成。
縱觀轉型成功的原料藥企業,專注特色原料藥的奧銳特歷經25年(1998-2023)才建立自己的企業護城河,步入年收入體量10億的企業行列,布局地屈孕酮首制劑后,雖然銷售快速放量,但相當燒錢,2023年新增銷售費用6000萬左右。
博瑞醫藥不僅布局仿制還試水創新藥,但如果沒有成功商業化艾立布林、奧司他韋、米卡芬津納、阿加曲班、磺達肝葵鈉等6個制劑品種,形成規模效應,并且這些品種都是其掌握原料藥優勢的品種,也無法支撐其制劑業務的盈利。
對于成功拓展CDMO的原料藥企業來說,與下游原生的CDMO巨頭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難以接到TOP藥企和高端專利原料藥訂單,除了個別體量已經做起來的企業如普洛,未來多數也許只能作為補充業務存在。
綜上,原料藥轉型周期長、投入重、更有壓錯項目風險高的屬性,對此行業人士建議:還是要以核心單品為主軸,再去做周邊的拓展,同時特色原料藥企業很有必要抓住專利懸崖期帶來的紅利窗口,進行品種拓展積極布局出海余量市場。對內來說,很多企業現在則更應該考慮如何有效降本提質發展。
(轉自:精化大不同)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