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原標題:網商銀行王志譽:大模型優化產業鏈金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向“新”而行|2024華夏機構投資者年會
12月6日,由華夏時報主辦,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金融交易研究中心、華夏時報金融思想薈和華夏時報金融研究院聯合提供智力支持的2024(第十八屆)華夏機構投資者年會在北京成功召開。本屆年會聚焦新質生產力,以“向‘新’而行,探尋發展之‘質’”為主題,匯聚業內享有盛譽的專家、學者及金融機構高管,凝聚共識,貢獻智慧,推動行業以“質”致遠。
會上,網商銀行供應鏈金融部總經理王志譽表示,通過大模型技術,網商銀行從海量信息中理解數據,形成產業鏈圖譜,再通過多模態數據融合、協同推理等技術識別小微企業的主營業務,將企業精準掛載到相應的產業鏈上。
科技助力小微金融服務精準度提升
“網商銀行累計服務超過5300萬中小微企業。不過,隨著服務覆蓋度的提升,我們意識到在精準度和深度上還有待加強。”王志譽表示。
當前,小微企業面臨的經營壓力有所增大,銀行如何更精準地滿足小微企業的資金用款需求,是大家在不斷努力增強的方向。在這種情況下,網商銀行利用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術,更精準地識別小微企業,了解企業真實經營狀況,以便做出更合理的金融決策。
王志譽介紹了網商銀行的兩只“科技鳥”。其中,“百靈智能交互式風控系統”,通過多模態方式由小微企業自主提交經營數據,以便銀行能夠更完整、準確、實時地掌握企業信息。同時借助產業鏈金融解決方案“大雁系統”,網商銀行對小微企業進行全方位畫像和特征推測。他表示,這一系統并不是直接應用于風控決策,而是與行業金融專家形成互補,提煉出不同產業中小微企業的關鍵特征和畫像。
目前,網商銀行已經通過大模型搭建了包括汽車、醫療、建筑等在內的9條產業方向的產業鏈圖譜,識別超2100萬產業鏈上下游的小微企業,小微信用畫像識別效率提升了10倍。并在此基礎上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支撐。
網商銀行作為國內最早的互聯網銀行之一,致力于服務中長尾小微群體,尤其是那些剛剛成立、營收規模較小的科技型企業。利用大模型技術,網商銀行初步解決了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中的精準識別、認知和決策問題。
大模型助小微理財邁向“專屬定制”
值得注意的是,大模型正在為小微企業流動資金理財帶來新解法。
小微企業經營周期復雜,資金波動不好預測,使得傳統的理財產品難以滿足其特定的理財需求。
如何使理財產品與小微企業的經營周期相匹配?這不僅要求理財產品在期限上具有足夠的靈活性以適應企業資金的波動,還要求產品在收益上保持穩定性,以滿足小微企業對資金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的需求。
今年9月,網商銀行發布首個針對小微企業和商戶的智能普惠理財系統“布谷鳥”。利用大模型,布谷鳥對千行百業的小微進行資金流預測,從而為銀行理財公司提供申贖情況預測,與其聯合定制貼合小微經營周期的銀行理財產品。
具體來說,大模型在布谷鳥系統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兩個關鍵領域。
一方面是資金流預測模型的構建。布谷鳥系統通過其首創的時序編碼器技術,建立了一個專門針對小微企業的資金流預測大模型。這個模型能夠對電商、碼商、經銷商、農戶等多個不同群體的資金流動進行預測,準確率超過95%,以便為小微經營者推薦和定制更為合適的理財產品。
另一方面是產品量價模型的構建。基于對小微企業資金流的預測,布谷鳥系統進一步構建了產品量價模型,預測理財產品未來的申購和贖回金額。據預測結果,銀行理財子公司可提升10%的資金利用效率。
責任編輯:曹睿潼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