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超長期特別國債將啟動發行 市場機構預判降準降息或將落地

萬億超長期特別國債將啟動發行 市場機構預判降準降息或將落地
2024年05月14日 07:29 中新經緯

轉自:21世紀經濟報道

萬億超長期特別國債將啟動發行 市場機構預判降準降息或將落地

  21世紀經濟報道 周瀟梟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5月13日,財政部國庫司召集國債承銷團成員舉行動員會,對外釋放信號:超長期特別國債即將啟動發行。當天,財政部辦公廳對外發布《2024年一般國債、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有關安排》(下文簡稱《發行安排》)的通知,明確了后續國債發行計劃。

  《發行安排》明確,2024年1萬億超長期特別國債有三類期限,分別是20年、30年、50年。從發行頻次來看,30年期特別國債規模預計最多,其次是20年期,最后是50年期。首批超長期特別國債將在5月17日(本周五)發行,為30年期;年內最后一批定于11月15日發行,為30年期,也就是11月中旬前完成今年全部特別國債發行工作。

  4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指出,要及早發行并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加快專項債發行使用進度。此舉旨在推動宏觀政策靠前發力,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30年期特別國債規模最大

  《發行安排》顯示,2024年一般國債的期限有1年、2年、3年、5年、7年、10年、30年、50年。其中1~10年期一般國債的發行均勻地分布在每個月,從1月到12月每個月都有一次發行計劃。一般國債中的“超長期”排期相對較少,30年期年內只有5次發行計劃,分別安排在1月份、2月份、3月份、4月份、12月份(與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錯開);50年期年內只有1次發行計劃,定在3月份。

  超長期特別國債的期限突出了“超長期”的特點,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的期限分別是20年、30年、50年,發行均勻地分布在5~11月份。發行頻次大體與其發行規模相匹配,大致可以判斷出30年期規模最大(年內發行12次,6~10月份每月發行2次,5月份、11月份各發行1次),其次是20年期(年內發行7次,5~11月份每月發行1次),再者是50年期(年內發行3次,分別分布在6月份、8月份、10月份)。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本次動員會主要針對特別國債的發行時間、發行節奏、期限、規模等問題,20年、30年、50年期限的超長期特別國債最早在5月啟動發行,而后在5月—11月之間均衡發行。

  超長期特別國債的使用上凸顯其“特別”用途。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為系統解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進程中一些重大項目建設的資金問題,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

  4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蘇社在發布會上表示,目前發改委會同有關方面已經研究起草了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的行動方案,經過批準同意后即開始組織實施。上述行動方案將堅持分步實施、有序推進,2024年先發行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領域方面,將聚焦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升糧食和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等方面的重點任務。在組織實施方面,堅持“項目跟著規劃走、資金跟著項目走、監管跟著資金走”的原則,特別要盡快建設一批前期工作比較成熟、具備條件的項目。

  有地方發改系統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這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明確用于科技自立自強等六方面領域,國家發改委事先給地方劃定了14個細分領域,要求地方進行項目儲備。

  有地方財政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今年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預計大部分由中央償還,但部分資金會交由地方使用,地方很期待這部分資金的落地。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馬光榮表示,我國政府債務結構中,中央債務占比為42.4%,當前中央債務比重較低、回旋余地大,相比地方財政有更大的舉債空間。此次特別國債是超長期,在今后較長的一段時期內,財政僅需支付利息,還本時間點大幅延后,有助于平滑債務償付壓力,增強財政可持續性。此次特別國債專項將重點投向科技創新、城鄉融合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糧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質量發展等領域建設,以往這些領域因為社會公益性強、市場回報率低,民間投資意愿不強。同時,由于地方效益弱、全國整體效益強,地方政府投資積極性也不高。此次特別國債有利于補足這些領域的短板弱項,發揮政府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通過財政政策牽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需要貨幣政策加以配合

  本周五超長期特別國債將啟動發行,疊加上地方專項債的提速,當前債市是否能有效承接為外界所關注。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長期國債收益率出現下行,比如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年初的2.56%下降至2.29%,30年期國債收益率由年初的2.84%下降至2.46%,分別下行27個和38個基點。4月末,10年期國債收益率回升到2.3%以上,30年期國債收益率回升到2.5%以上。

  明明表示,今年年初以來的一輪“債牛”的主要驅動,在于低利率環境下的高息資產荒,市場對于30年期超長債的追捧也是出于這一因素,因此債市理論上可以較好地承接特別國債的集中發行。從狹義流動性角度來看,當下資金利率穩定在政策利率附近,同業存單利率基本維持在年內低位,政府債供給增加雖然可能引起財政性存款環比漲幅擴大,進而增大流動性缺口,但在資金面相對寬松的環境下,這一部分增量的影響可能相對可控。從廣義流動性的角度來看,4月信貸、社融增速放緩,政府債發行能有效擴充政府融資以帶動社融總量改善。由此可見,政府債發行加速是存在較好條件的。

  中央財經大學財稅學院教授白彥鋒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我國利率水平相對較低。不管是超長期特別國債、還是專項債,選擇在這個時間窗口發行,一是有助于為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品種選擇,同時對民間投資的“擠出效應”較小;二是有助于降低政府融資成本;三是如果能夠實現在上半年發行,有助于財政政策“靠前發力”,更好發揮穩增長、優結構的積極作用,有助于改善預期、增強發展信心。

  馬光榮表示,超長期國債是長期安全資產,金融市場上投資者對長期安全資產存在巨大需求,尤其是保險公司、養老金融機構有動力配置長期安全資產,但我國超長期國債規模偏低。今后超長期國債規模持續擴大,對于補足長期安全資產具有重要意義。國債收益率曲線是利率市場的重要基準,超長期國債的缺乏也使得國債收益率曲線在長期限波段不完善。今后超長期國債規模的持續擴大,有利于完善國債收益率曲線,為全市場金融產品提供更好的定價基礎。

  當前低利率環境有助于承接政府債券的放量,但也需要貨幣政策加以配合。

  白彥鋒表示,從貨幣供求情況來看,政府債券的發行過程具有“回收流動性”的影響,因此需要貨幣政策配合以保證資金供求的總體平穩。當然,未來政府債券投資使用的過程,又具有增加貨幣流動性的影響。考慮到政府債券的規模,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之間的協調配合必不可少。

  明明表示,超長期政府債集中供給可能會引起長端利率的抬升,考慮到降成本目標下貨幣政策有必要維持相對較低的利率環境以促進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改善,后續數量端可能會存在降準或是央行購買國債操作,而價格端可能存在降息操作,且價格端工具或早于數量端工具落地。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4-29 瑞迪智驅 301596 25.92
  • 04-25 歐萊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燦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無錫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