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來銀行“補血”提速,發債規模進一步回升。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1日,銀行當月發行債券規模超過2400億元,明顯高于5月全月發行規模。今年以來,銀行發行債券規模已超1萬億元。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銀行資本補充需求旺盛,加上今年以來穩增長政策發力,信貸需求向好,銀行增厚資本的動力加強,預計下半年銀行債券發行會更加活躍。
● 本報記者 薛瑾 黃一靈
債券發行回暖
銀行債券發行在5月短暫放緩后,6月出現大幅反彈。Wind數據統計,5月商業銀行債券發行15只,規模為658.57億元,較4月的2015億元驟降近七成。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銀行發行債券規模已超過1萬億元,明顯高于去年同期規模。
6月以來,銀行債券發行回暖趨勢明顯。截至6月21日,商業銀行當月債券發行已達到23只,發行規模合計2438億元。其中,單筆發行規模最大的為建設銀行的一筆二級資本債,發行規模為450億元;農業銀行的一筆二級資本債也達到400億元規模。此外,還有百信銀行、漢口銀行等多筆二級資本債已發和待發。除二級資本債外,永續債、小微債、綠色金融債、三農債等也是商業銀行發行較多的種類。
分析人士指出,六七月份是部分商業銀行進行年度分紅的高峰期,為確保分紅后資本充足率仍處于相對合適水平,部分銀行存在“補血”需求。此外,在穩增長政策大幅發力背景下,銀行資本補充動力強勁。
從一季度末銀行資本充足水平來看,目前仍有增長空間。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含外國銀行分行)資本充足率為15.02%,較上季度末下降0.11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2.25%,較上季度末下降0.10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70%,較上季度末下降0.09個百分點。
多途徑補充資本
對于銀行業而言,資本補充是一個持續性話題。
華泰證券研報指出,銀行資本充足率的增長在分子端可以加強內生增長和外生補充,在分母端可以放緩風險資產增速和降低資產風險密度。具體而言,在分子端,內生增長主要依靠銀行加強盈利能力、豐富銀行業務增加非利息收入、調整分紅率等,外生補充主要依靠首次公開募股(IPO)、可轉債、優先股、永續債和二級資本債等資本工具發行。
相比其他資本補充工具,二級資本債和永續債是銀行發行的主力軍,是當前銀行進行資本補充的主要手段。
海通證券分析師姜珮珊指出,永續債是除優先股之外的另一種補充其他一級資本工具,具有審批流程簡潔、發行靈活等優勢,“永續債優勢明顯,我國商業銀行永續債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參與的中小銀行主體較多”。
對于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監管層表現出支持態度。央行在日前發布的2022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表示,在下個階段,要健全可持續的資本補充機制,多渠道補充商業銀行資本,加大對中小銀行發行永續債等資本補充工具的支持力度,提升銀行服務實體經濟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能力。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中小銀行補充資本的需求依然很大。疫情影響下,中小銀行的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補血”需求更加強烈。多位分析人士預計,下半年銀行發債會更加活躍。
責任編輯:張文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