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的印象里,買銀行理財產品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可惜,事實并非如此。
Wind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16日,全市場28822只銀行理財產品(包含銀行發行的和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中,破凈產品已達2003只。
根據《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1年)》公布的內容顯示,截至2021年底,保本理財產品規模已由資管新規發布時的4萬億元壓降至零,基本完成銀行理財業務過渡期整改任務。
也就是說,目前市面上所有關于保本理財的產品已不復存在。
隨著資管新規今年起全面落地實施,銀行理財進入凈值化時代,用戶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需要注意什么?
一圖看懂!
圖片來源:中國證券報
一般來說,收益率越高的產品,其風險等級也就相對越高,出現虧損的概率也更大。投資者應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適合的理財產品。輕信他人建議或盲目購買高收益產品,都是不理智也不明智的做法。
在其他條件都類似的情況下,投資者可盡量選擇購入費率低的產品。一般來說,銀行理財產品可能產生的費用包括:認購/申購費、贖回費、銷售費、托管費、管理費、超額業績報酬(各銀行之間的名稱可能存在些許差異)等。
此外,中銀理財提醒,當產品凈值出現波動時,大家最好先了解波動產生的原因,是市場波動、產品扣費、投資分紅還是投資失誤?短期賬面的浮虧并非意味著產品最終會呈現負收益,應理性看待產品的短期凈值波動,聚焦長期視角。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王婉瑩
投顧排行榜
收起
人氣榜
跟牛人買牛股
入群討論
今日熱度
問股榜
立即問股
今日診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