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用擔保被嚴控 20余萬億隱性債務洗牌大戰
杜麗娟
漸行漸遠的政府信用擔保成為融資平臺的最后一根稻草。從去年的“50號文”“87號文”到本月“23號文”的正式發布,半年多時間,監管頻頻出臺政策打擊違法違規金融活動,確保把政府性債務率控制在合理范圍。
按照“十九大”報告要求,今后3年要重點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三大攻堅戰以防風險為首,首當其沖的則是地方隱性債務風險。
4月4日,中部某省省會城市的二級融資平臺公司政府關系部門相關人士坦言,今年該省制定了政府債務“零增長”或“低增長”的目標,就是要把融資平臺以及由政府擔保來舉債的行為全部停止。“原來有政府信用做擔保的融資平臺在今年要么轉型,要么就沒有業務,面臨被清理的命運。”
《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除了上述省份外,新疆、寧夏、甘肅等省也在積極落實中央降杠桿控風險的舉措。可以預見的是,未來融資平臺在去除政府信用擔保背景下,將迎來一場洗牌大戰。
融資平臺轉型
作為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重要載體——融資平臺面臨巨大轉型壓力。
“其實從去年開始,各融資平臺已經對無法再‘自由’使用政府信用有了一定的認知,23號文的下發對轉型道路上走得較快較準的平臺,不會造成過大的沖擊,但對那些意識層面尚未覺醒、對政策把脈混沌不清的平臺公司會有大的沖擊。” 鵬元資信評估有限公司資深研究員袁荃荃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近日,財政部印發了《關于規范金融企業對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投融資行為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23號文”)。根據23號文要求,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嚴格按照市場化原則審慎合規授信,嚴格按照項目實際而不是政府信用提供融資,嚴禁為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提供各類違規融資,不得要求或接受地方政府出具任何形式明示或暗示承擔償債責任的文件。
北京大岳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永祥認為,以前財政部管理違規舉債和變相舉債的方式主要是以政府主管部門的角度對地方政府進行約束。這次給國有金融機構發文,是擔心金融企業行為不規范,影響對地方債務管控的效果。“對金融機構監管后,對地方政府融資形成了雙向監管,違規融資會受到嚴格控制,同時也對企業的違規融資產生了抑制,可謂是一箭雙雕”。
記者了解到,從融資平臺的發展歷史看,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舉債一般都是由于地方財力無法覆蓋項目投資所致,融資平臺依托政府信用背書形成了大量的隱性債務。
對此,袁荃荃表示,23號文的規定是在進一步強調和細化此前已有的監管要求,目的是要對可能造成政府隱性債務無序擴張的影響因素進行深化排查和逐一約束,并不是要一刀切地打壓平臺的所有融資和經營行為,尤其是在合法合規范圍內的融資和經營行為。
財政部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財政部已經開展了多輪地方政府債務的查處問責,涉及重慶、山東、河南、湖北、貴州、江蘇、江西、四川等8個省市,未來財政部對違規舉債的問責也將陸續公開。
“主要還是希望融資平臺可以用自有經營現金流和項目實際情況進行決策,不要將是否提供融資和政府信用扯上關系,避免再加劇政府債務負擔。”袁荃荃說。
隱性債務率偏高
信用擔保漸行漸遠后,融資平臺面臨自身造血功能差,運作效率較低等多方面挑戰,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地方隱性債務水平處于高位。
“根據我們在不同口徑的測算,目前中國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總規模在20萬億~30萬億元之間,隱性債務總量大體跟顯性債務之間比例大概是1.4到2倍之間。”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閆衍說。
假設按照最低20萬億元計算,再加上顯性債務,那么目前地方政府的債務總量規模在35萬億元左右,以此計算,我國地方政府債務率相對是比較高的。
之所以出現這么高的債務率,更多在于目前對地方隱性債務的管理還存在諸多不完善的地方。
記者了解到,2015年新預算法實施后,地方政府顯性債務納入了預算管理,也就是說顯性債務的賬本相對透明,風險可控。但隱性債務卻快速擴張,而且其中還牽涉違法違規行為,比如財政擔保、名股實債、政府回購、土地儲備出資等。
閆衍分析,2015年~2017年,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規模從19萬億元增加到34萬億元左右,增長率達到27%,比顯性債務增長速度超出20個百分點。
在此背景下,區域性債務風險就需要重點關注。
根據中誠信國際最新的估算,若以顯性債務為衡量,截至2016年底,貴州和云南兩省負債率超過歐盟60%警戒線,寧夏、黑龍江、云南、貴州、遼寧、湖南等11個省份債務率超過100%警戒線。
考慮隱性債務后,負債率超過警戒線的省份由原來的2個增加至12個,貴州省仍高居首位,次之為北京市、青海省、天津市等;從債務率來看,除海南省、西藏自治區債務率在警戒線下外,其余29個省直轄市債務率均超過100%警戒線,其中天津市、湖南省、貴州省、江蘇省等位居前列。
中誠信國際研究院研究員劉心荷認為,未來地方政府要遏制新增隱性債務將會是一個常態化的目標。“要防范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未來必須從完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體制與推動融資平臺轉型兩方面綜合考慮。”
責任編輯:關海豐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