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選局長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8日 00:25 21世紀經濟報道
特約記者 王小東 本報記者 李芃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 說出這番開場白的,不是電視節目主持人,是南京市旅游局副局長金衛東,他正面對南京市民發表競選演說,以角逐南京市旅游局局長的職位。 3月27日上午,南京市電視臺的演播大廳里在舉行一場特殊的現場直播——"南京市公推公選市政府組成人員人選演講答辯會"。會上,16位候選人激烈角逐南京市政府的4個正職局長職位。 這4個職位是: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市藥監局局長、市旅游局局長、市市級機關管理局局長。 作為副省級城市,南京此次公推公選在全國創下三個"第一":第一次拿出多個政府組成部門的正職領導崗位進行競聘;第一次采用民主推薦方式推選候選人;第一次對競聘活動進行現場直播。 創新舉動驚動了正在江蘇調研的中共中央組織部原部務委員、地方局局長楊建生。在省委組織部的邀請下,27日這天,滿頭白發的楊趕來直播現場,被南京市委書記朱善璐請到原來屬于自己的位置上就坐。 "搞得很成功,很順利!" 楊建生在見證了答辯會的全過程后對記者說。 16人的"PK":"如果我當選" 一尺見方的演講臺,成為候選人激揚思緒、暢談理想、展示個性的舞臺。 向正職"寶座"發起沖擊的南京市市級機關管理局副局長高遠航,他的競選口號是"機關食堂的飯菜漲價幅度低于CPI的增長,但是滿意度要超過它。"他的演講辭展現了出人意料的抒情風格:"我要讓機關的天更藍,草更綠,每個機關工作人員都神清氣爽!" 和高遠航競逐同一個職位的市級機關管理局副局長胡寧則承諾,如能當選市級機關管理局局長,"將大力推進部門管理事務市場化"。他說,之所以有此大膽設想,是因為"中央提出領導干部要不怕犯錯不怕爭議大膽改革。" 秦淮區副區長霍慧萍是參加這次競選的三名女性候選人之一,和市級機關管理局的幾位候選人不同,她是跨部門競聘,瞄準的是南京市旅游局局長的職位。 "我是黨的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競選上了不驕傲,競選不上不悲觀",霍慧萍激情四溢的結束語引起迫不及待的掌聲——在此之前,評委們只是在每一位候選人完成全部環節之后才鼓掌致意。 和霍慧萍的激情風格不同,她的競選"對手"、江寧區常務副區長曹永林展示出理性、冷靜的風格。"2007年南京市旅游業的總收入突破了600億,但我覺得還有提升的空間。南京的旅游資源那么豐富,要靠創新把潛力充分挖掘出來。" 候選人的演講口若懸河,臺下的提問也直截了當—— "請問,在當前CPI高速上漲的情況下,要保證養老水平的持續提高,你打算做哪些工作?" 這是本場答辯會的第一個問題,被主持人沈健拋給了第一位演講者、競選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的刁仁昌。 數秒鐘的靜默,刁仁昌思考片刻后答道:"中央已兩次提出要提高養老保障標準,南京市走在前面,已經調整了七次。本著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我們還將繼續領先。"刁仁昌依舊保持演講時的沉穩風格。 "最近市級機關10個部門將要搬到河西辦公,干部職工擔心那里通訊不方便,周邊配套不夠完善,如果當選機關管理局局長,你將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馬上建一個300平方米的場所方便大家看病就醫,聘請社會化的公司管理食堂方便各位就餐,不管打外線還是打內線都會非常暢通,而且內部號碼不收費。"高遠航回答得很具體,看來是事先成竹在胸。 而跨部門競選市藥監局局長的南京市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小斌則遇到比較尖銳的問題。臺下提問:"(你如果當選市藥監局長)如何避免鄭筱萸案的再度發生?" "首先我會以身作則,其次要依靠領導班子建設和民主集中的決策機制。"劉小斌語速極快,與他的演講一樣,沒有絲毫的考慮和口誤。 27日的答辯會,與會人員有市委、市人大、市政協領導,市委委員、候補委員、市人大常委會成員、市府工作部門主要負責人,聘用局領導班子成員,南京市出席中共十七大和全國人大、全國政協的人士,此外還有部分企業代表和市民代表,共200人。 這當中,南京市人大常委會的59名委員悉數到場。這在南京人大歷史上是第一次。 這200人手中各有一票,對演講答辯人選進行打分。其中,演講分50分,兩次答辯分別各為25分,依據打分多少確定排位。經過組織部門綜合統計,"淘汰最后一位"。 本次活動的主持人由公選工作資深專家、南京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沈健擔任。200位參會人士既是考官,可以向競爭人選提問;又是評委,當場填寫測評表,為各位人選排出名次。候選人的出場次序均為抽簽產生,并且進入市委確定的競選人員演講范圍事先并不知道,得到通知是在本周一。 南京的創新舉動吸引了海內外的目光,山東、湖南、廣東……來自全國各地的記者坐滿現場二樓的旁聽席。在入場處,南京市委組織部的工作人員不停地拿出空白的媒體簽到單放到桌子上,一邊連聲說"歡迎"。 李源潮推動 "這次公推公選市政府組成人員人選,是南京市在多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基礎上的延續和深化。"上任剛剛43天的南京市委書記朱善璐說。 "公推公選"的選拔干部制度在江蘇早有傳統。它最早發源于宿遷。 在富有爭議的仇和主政宿遷期間,"公推公選"最早被用來選拔村級"一把手",隨后拓展到鄉鎮黨政正職,接著又到縣級政府組成部門的副職和正職,再到縣、區政府的副職和正職,直到地級市政府組成部門的副職和正職人選。 隨后,這一方式經由江蘇省委調研,在省管干部中試點推行。幾年間,"公選"級別由低到高,公選職位由少到多,由副到正,其模式與程序日漸成熟。 江蘇在干部人事工作中的創新之舉,與現任中組部部長李源潮當年的工作密不可分。自2001年11月調任江蘇,以省委副書記身份兼任南京市委書記以來,李源潮就以一種近乎苛刻的方式,在南京以及江蘇省各機關推行作風改造工作。李源潮認為,要堅持公開,優勝劣汰。讓一切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機會、有舞臺、有地位,讓優秀人才競相涌現。這促成了仇和等一批銳意改革官員的脫穎而出。 李源潮的作為奠定了江蘇干部人事體制改革的格局,也為公選制度在更高級別和更大范圍內推行打下了基礎。南京市委組織部提供的資料表明,此次參加南京市政府"局長公選"的16名官員,當中有近一半的人都參與過江蘇以及南京歷年來的公選。 這使得公選在李源潮離任江蘇后得以繼續推進。在2007年,江蘇省委組織部的一位領導就明確表示,只要有合適的機會和職位空缺,都將以"公選"方式選拔。 到今年2月26日,南京市召開全市領導干部大會,決定采用公推公選的方式產生市政府全部47名組成人員人選,其中包括民主推薦4名區縣委書記人選。 根據首次全額定向推薦和測評的結果,南京市委決定對推薦結果比較集中的市管正職干部,擬繼續提名或根據工作需要平職交流(34個);對同一職位出現幾名市管正職干部得票都比較高的,經市委常委會差額票決,確定擬提名人選(9個);對原空缺或正職擬交流的4個職位,則確定了得票較高的16名市管副職干部,作為競爭人選。 "今天的演講答辯會只是這次公推公選的一個環節。"27日,南京市委組織部官員告訴記者,在此之前,在民主推薦的基礎上,還組織了候選人的書面考試和非領導成員參加的小組討論,以充分保證選拔的公正、民主。 在27日的公選測評中排名前3位的人選,將提交市委常委會、全委會分別進行"3選2"和"2選1"的差額票決。確定人選將在3月30日下午向市人大常委會作擬任職發言,人大還要對他們進行法律知識的考試。最終由市人大常委會對這些人選進行投票表決。 "提問還要更專業些" "我覺得我很幸運,現在還沉浸在興奮中。"27日上午的答辯會結束后,身材高大的南京市衛生局副局長胡萬進在走出會場時告訴記者,3天前,他剛剛得知自己入圍南京市藥監局局長的競爭人選。作為農工民主黨成員、南京市政協委員,他認為自己的參與意味著黨外人士也有機會問鼎市政府組成部門的正職。 2000年,也是通過公推公選,時任衛生局處長的胡萬進獲任浦口區副區長。他把自己稱作南京組織人事制度改革的"受益者":"有了公正的干部選拔制度,大家就可以把精力投入工作,而不是所謂的潛規則。" 來自南京新港開發區管委會的工作人員達龍是此次答辯會的一名市民代表,他告訴記者,他個人最看重的是競選者面對現場提問的臨場反應能力,"因為演講是可以背誦的。" 許多關注這次公選的人士都認為,公選將人大行使重要干部人事任免權職能的關口前移。"人大的人事任免職能不再是走過場了。"江蘇省委黨校教育長桑學成教授說。 臨場觀摩的中共江蘇省委組織部部務委員莊同保答辯會結束后接受記者專訪表示,本次電視直播公開演講是對公推公選制度和程序的成功探索。但他認為,"在提問的設計上,還可以再做改進,更加專業一些。" 而南京市社科院院長葉南客則注意到,16位候選人的發言缺少對先進地區以及國外成功經驗的介紹,"還缺少一些宏觀思維。"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