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窗:25年開放之路 篳路藍縷第一步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04日 17:34 《南風窗》雜志 | |||||||||
□楊繼繩(北京) 在上世紀末發端的中國社會大變革中,把改革和開放并提。改革是制度創新,是建立市場經濟體制;開放是把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融為一體,建立開放型經濟。改革和開放相互聯系、相互推進。開放,引進來的市場經濟的種種規范、制度、行為準則和思維方式,不斷地沖擊著計劃經濟體制的方方面面,加速了它的瓦解。開放是改革的催化劑,開放推動了改
然而,中國開放之路是非常曲折的。 封閉的代價 從50年代中期以后一直到70年代初,中國的大門始終是緊閉著的。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人民日報》還發表了署名“蔡政”(即財政部寫作組)的長文,宣揚我國“既無外債,又無內債”。當時國人為此很是自豪了一陣。多年來,不借外債,特別是不向西方國家借債,就成了一條原則。1978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額為355.1億元,即206.4億美元(按當年匯率折算),占當年工農業總產值的6%,不到世界貿易總額的8‰。(1980年《中國統計摘要》)而這點進出口額,其貿易對象主要是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市場上沒有西方國家的商品,圖書館里沒有西方國家的期刊,工廠里沒有西方國家的新技術……同西方國家基本沒有科技文化交流。除了高級領導人出訪以外,普通人是不能出國的。 封閉使中國和世界的差距拉大了。1955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的4.7%,到1980年,下降到2.5%。1960年中國社會生產總值大體和日本相等,到1980年,只有日本的25%。1959年,中國的出口總值占世界出口總值的1.95%,居12位,1980年下降到0.75%,居第32位。這是封閉的代價。 “四人幫”在“文化大革命”中批判的“洋奴哲學”、“崇洋媚外”,雖然是一種政治斗爭的手段,但在人們中造成了“談洋色變”的心理,這種恐懼心理直到改革之初還沒有消除。 在80年代初,我在天津采訪中得知,一些單位把對外經貿談判當作“一場特殊的國際階級斗爭”,在談判桌上設“前線政委”。這樣的談判成功率當然很低。一些引進國外技術的工廠,把來廠履行合同的外國專家當成“外國資本家的代理人”,用階級斗爭眼光來對待他們。職工不敢單獨接近這些外國專家,怕被人說成“里通外國”。所以,這些單位和外國專家的關系十分緊張,常常影響工程進展。1982年,我到中外合作開發的渤海油田采訪,看到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怪事。例如,在外方工作人員每天上班都要經過的路旁,有一塊寫著“外國人未經許可不得超越”的界牌。為此,外國人每天要繞行10多公里路程。海洋石油局請求有關部門把界牌移動一下,有關部門回答說:“這塊牌子是1953年中央軍委定的,要移動得找中央軍委批準。”石油勘探需要測量人工地震的回波,要在海邊建立電臺,有關部門出面制止,理由是怕外國人搞“特務活動”。 中國還是一個夜郎大國。多數中國人對國外情況知之甚少,直到開放之初,處處都會遇到封閉觀念的掣肘。 《南風窗》封面策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