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新浪財經

通貨膨脹與發展轉型(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5日 13:57 經濟觀察報

  美國次級債危機對中國的影響恐怕還很難確定。第一,美國資產泡沫對世界金融體系的沖擊會達到什么程度,現在還看不清楚。早就有許多分析家預言說,世界金融體系中的泡沫成分已經很大,早晚要破。但什么時候破,破滅時的震動有多大,這是不好預料的。比如,日本20世紀80年代泡沫膨脹了五年后在1990年才爆破,誰也沒料到。就跟地震一樣,地球板塊之間擠撞的壓力過大,就要引發地震,但什么時候震,震的烈度有多大,誰也不知道。這次美國的泡沫破滅不像日本那次突然,經過了幾個回合的救市措施后,是不是已經緩解了?現在還很難做出這樣的判斷。

  第二,它對中國的影響究竟怎樣,也還很難說,F在看,中國金融機構持有的次級債數量不大,所以影響不會太大。也因此有些人說中國情況特殊,不會波及到中國,恐怕也不能這樣認為。次級債危機是整個全球系統的危機。從根源上說,它是這些年來世界金融體系流動性泛濫以及由此產生的資產泡沫引起的。而中國金融體系中的這兩個問題都相當嚴重,我們還是要提高警惕,不能麻痹大意。

  主持人:美國已多次降息,我們的貨幣從緊政策還會持續多長時間?目前存款準備金率已經很高,會不會使一些銀行的正常經營受到影響?

  吳曉靈:世界金融形勢動蕩,美元降息會壓縮中國人民銀行利用利率杠桿調節國內需求的空間。此時,央行會比較多地運用數量工具和匯率機制調控宏觀經濟,對此社會應給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2007年外匯占款增量與基礎貨幣量的差距不是太大,都在25000億上下,這主要是因為中央銀行比較多地運用了存款準備金率的手段來收緊銀行的頭寸,所以顯示出兩者差距減少、基礎貨幣增量增加。中央銀行采取的公開市場操作和調整存款準備金率的措施,只不過是把社會上多出去的那一塊兒基礎貨幣供應收回來。

  有人提出,中央銀行2007年10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和6次加息來調控貨幣,效果很不明顯。但是,我認為,如果中央銀行不是多次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和多次公開市場業務操作,是不會把多出去的基礎貨幣供應收回來的。而且,2007年M2增長16.72%,保持在16%左右,應該說,中央銀行的調控是有效的。但是,必須承認,中央銀行的調控不能解決經濟領域的問題,只能解決貨幣領域的問題。

  主持人:繼續從緊的政策會不會影響經濟發展尤其是中小企業發展?我們從以往宏觀調控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受調控影響最大的都是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如何處理這一矛盾?

  吳曉靈:為了減少從緊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我認為,首先要加快發展直接融資,特別是公司債、企業債的發行;要消除不必要的禁令,由市場主體選擇融資方式與條件。比如,對企業債券的發行要求,剛開始要求必須有銀行擔保,而現在則要求銀行不能對所有的發債擔保。擔保與否是市場主體各自的行為,應該由市場主體自己來選擇。

  目前,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應總量,而不必要控制貨幣結構。按照經濟學的原理,對CPI的調控應放在M2,在控制住M2的情況下,完全可以通過調整M1和M2的結構來調控市場主體的資金需求。目前,我國M2余額約40萬億元,定期存款余額約17萬億元,如果定期存款能夠通過直接融資變成活期存款,其實是有調節余地的。因而我們要加大金融改革力度,發展非銀行金融機構,在嚴格管制存款市場的基礎上放活貸款市場,特別是要正確引導民間融資,讓利率杠桿發揮資源配置的作用。

  這里,我強調一下,居民和企業的資金是充裕的,單2007年企業的定期存款就增加了1萬億元,而A股市場融資額僅為2964億元,如果我們能夠尊重企業資金的自主運用權,它可以直接去放貸的話,那么,這對緩解銀行貨幣緊縮后企業的資金需求是有好處的。因而,我認為不應寄希望于人民銀行放松銀根,應該呼吁監管當局放開資本市場直接融資,讓市場主體自己去選擇融資方式和投資來源。而且,如果大企業能夠向市場去籌措資金,就可以騰出有限的信貸規模為中小企業融資。

  另外,中小企業現在確實面臨困難,但主要還不是貨幣緊縮。不久前的調查顯示,主要是人民幣升值確實對部分出口企業的利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攤薄,尤其是部分紡織企業受影響較為明顯。升值過程中部分企業將被淘汰,這是經濟杠桿的作用,是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新陳代謝的必然現象。匯率的升值,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再加上原材料的變化,會迫使企業升級換代,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和競爭力,這應該是一個好的結果。但同時,當前迫切需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讓破產的企業職工能夠有一個妥善的安排。

  通貨膨脹壓力究竟從何而來

  主持人:有人預計今年人民幣升值幅度將超過7.5%。央行該如何應對人民幣升值越來越快的壓力?為什么人民幣升值和通貨膨脹這一冷一熱會同時出現?

  吳敬璉:現在有一種很流行的說法,以為通貨膨脹是由人民幣升值引起的,或者兩者是伴生的現象。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與其說通貨膨脹是人民幣升值引起的,還不如說它是由低估了的人民幣沒有及時升值而引起。

  1994年外匯改革、人民幣大幅貶值之后,中國的對外貿易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經常賬戶盈余增加很快,外國直接投資也大量涌進,那時,人民幣就開始受到升值壓力。面對這種情況有兩種可選擇的對付辦法。一個辦法是或快或慢放開國家對匯率的控制,讓本國貨幣升值。當匯率達到了供求均衡點,升值壓力就自然不存在了,但這樣做也可能有負面效應,就是使出口成本提高,從而降低出口的短期競爭力。另外一種辦法,就是堅持匯率不動,不讓本幣升值。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維持本幣不升值的辦法是中央銀行入市干預,收購外匯。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 新浪財經吧 】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對話城市》直播中國 ·新浪特許頻道免責公告 ·誠招合作伙伴 ·企業郵箱暢通無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