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經理人短缺成為發展瓶頸 國企改革難解之癢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30日 11:43 上海國資 | |||||||||
陳勇鳴/文 導語:構建職業經理人市場運作機制,是我國國企深化改革的當務之急 開開事件再次暴露出由于缺乏職業經理人隊伍而造成的改革難題。
早在2002年,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開發學院(IMD) 對世界49個國家和地區企業競爭力評價的研究表明,中國企業的管理競爭力排名為第44位,其中企業高級經理人員從市場上得到的容易程度仍為最后一位,即第49位。 時至今日,這一問題并未有效解決,甚至愈發嚴重。 職業經理人短缺是發展瓶頸 目前,中國存在著兩類企業經營者群體,即體制內經營者(國有企業經營者)和體制外經營者(非國有企業經營者),如果用價格改革中的雙軌制,即“體制內價格”(不能調整的計劃價格)和“體制外價格”(市場價格)作一類比,那么經理市場也存在“雙軌制”。 這種經理市場“雙軌制”的存在,造成國有企業經理人才大量外流,這種人力資本損失,給國有企業帶來很大的競爭壓力。同時,這也促使政府加快了對國有企業經營者隊伍進行職業化和市場化改革的進程,促進國有企業職業經理人階層的形成。 在我國,職業經理人的短缺已成為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瓶頸。可以說,現在企業最缺乏的資源不是資本,而是優秀的職業經理人。 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要求職業化經營管理人才必須由企業資源轉為社會資源。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企業管理者與行政官員的身份是可以相互替代的,而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無論是國有資產的產權重組,還是法人治理結構的構建,都必須實現財產所有權和法人財產權的相互分離,即不是由所有者親自經營自己的財產,而將其委托給專門的經營管理者代為經營,從而產生職業化的經理人隊伍。沒有職業化的管理者,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企業制度。 職業經理人不等于企業家 所謂職業經理人,是指在一個所有權、法人財產權和經營權分裂的企業中承擔法人財產的保值增值責任,全面負責企業經營管理,對法人財產擁有經營管理權,由企業在職業經理人市場中聘任,而其自身以獲取薪酬與期股期權等作為回報的職業化企業經營管理專家。 職業經理人與企業家相比有以下區別: 一是在企業活動中承擔的責任不同。企業家要承擔投資風險,而職業經理人是負責從事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負責企業資產的保值增值以及讓股東獲得滿意的利益,而不承擔投資風險和創業風險。職業經理人在企業活動中,只為自己的管理執行承擔公司運作風險。 二是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企業家開創企業并對企業進行經營,直到企業發展到相當規模,其業務、組織結構發生變化,企業家才將企業交給職業經理人管理,自己退到所有者的位置,負責企業的重大決策。而職業經理人一般在企業發展壯大,企業所有權同經營權相分離的時候進入,主要從事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以及重大決策的執行。 三是工作流動性不同。由于企業家往往是企業的締造者,他與企業的財產有密切聯系,一般不會輕易離開企業。而職業經理人往往根據企業所提供的職位、報酬以及自己的興趣等因素,來決定自己的去留。
相關專題: 《上海國資》封面系列文章: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